返回首页

【跨海十四年】以通促融 闽台融合发展

【跨海十四年】以通促融 闽台融合发展
跨海十四年,以通促融,闽台融合发展成绩斐然。福建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不断深化闽台合作交流,增进两岸同胞亲情和福祉,在对台交流合作中取得显著成果,已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重要聚集地、重要的对台贸易口岸、台胞出入大陆的重要通道和两岸交流交往的重要基地,为推动...

u=2409067082,409081924&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

    1979年——大陆方面首先倡导开启两岸交流。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尽快实施通邮通航,同胞直接接触,探亲访友,参观交流。大陆方面的呼吁在岛内产生巨大反响,“我要回家!”无数在台大陆籍老兵喊出心声。

  1987年——割不断的骨肉亲情终于融化了阻隔海峡的坚冰,两岸开启交流,封闭38年之久的两岸往来之门被打开。

  福建抓住两岸交流往来的先机,成为祖国大陆最早对台开放和两岸交流的省份之一,实现了从“对台前线”到“对台交流合作前沿”的转身。

  20世纪80年代——沐浴着改革春风,国务院率先批准在福建设立厦门杏林、海沧及福州马尾三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许多台湾优势产业在福建“落地生根”,累计批准台资项目超过一万个。

  2001年1月2日——福建开辟沿海地区与金门、马祖直接往来,闽台两地率先开通“两门对开、两马先行”,两岸直接往来的序幕由此拉开……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指示福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福建勇于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努力做好“通、惠、情”三篇文章,加快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35年寒来暑往,两岸交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浅入深,由单向到双向,热潮不断,波澜壮阔。

  35年来,福建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不断深化闽台合作交流,增进两岸同胞亲情和福祉,在对台交流合作中取得显著成果,已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重要聚集地、重要的对台贸易口岸、台胞出入大陆的重要通道和两岸交流交往的重要基地,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闽台合作三大主导产业率先报捷


  7月13日拍摄的第十四届海峡论坛大会现场。图源:新华社 记者魏培全摄

  闽台合作的三大主导产业率先报捷。电子信息产业从“填屏补芯”布局阶段升级为“增芯强屏”攻坚阶段;石化产业上下游产业链逐步完善;机械装备业朝智能化、高端化发展,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年产值超10亿元。

  福建积极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在两岸经贸合作中,福建始终处于前沿。自上世纪80年代初大陆首家台资企业(诏正水产)落户福建以来,因距离近、亲缘深,台商在福建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截至目前,福建有台资企业1.1万家,累计引进台资项目2.1万个,实际利用台资超300亿美元,仅次于江苏、广东。

  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已成为闽台经济融合的新热点。在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台企营收超1000亿元人民币。比如,冠捷集团从传统电脑显示向智能数字显示发展,延伸出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等应用场景。厦门联芯、莆田华佳彩等一批闽台合作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助推福建在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产业基本建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

    石化产业——海峡两岸最大石化产业合作项目——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于2021年8月18日建成投产,乙烯等主体生产装置打通全流程,实现一次投料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该项目预计年产值超过260亿元(人民币,下同),可实现年利税40亿元。

  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位于福建漳州,是以生产高端化工产品为主的石化项目。2016年1月,经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该项目由中国石化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和台资企业旭腾投资有限公司各占50%股份合资建设。2016年11月,双方在厦门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上举行揭牌仪式,正式成立福建古雷石化有限公司,2017年12月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机械装备业——

    一是保持闽台经贸合作的热度。今年福建将进一步完善闽台产业合作机制,建好台商投资区、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等涉台经济合作园区,加快推进两地“应通尽通”,积极打造两岸共同市场,推动台商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台湾企业投资兴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2015年7月,福建省政府发布《福建省实施行动计划》,这是全国各省市中第一份促进智能制造加快发展的专项文件。近年来,福建省根据自身实际,陆续制定出台了多项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措施。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智能制造项目实施,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建设。



全国最大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 


  福建是全国最大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

共有台资农业项目2600多个

为全国之最


 拥有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

数量居全国之冠


u=2906766073,819701956&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

图源:福清市政府官网

  福建在对台农业合作交流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闽台农业合作交流是福建农业的一大特色,也是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一个亮点。福建省在全国第一个出台两岸农业合作地方性法规——《福建省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条例》,率先开展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建设、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设立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等,推动对台农业合作交流始终走前头。目前,全省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2854个,合同利用台资43.2亿美元,农业利用台资数量规模保持全国第一;福建6个台创园连续三年包揽全国台创园综合评价前六名,成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示范样板。

    最先启动零关税进口台湾农产品的厦门口岸成为大陆最大的台湾水果集散中心

u=1321887196,787915959&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

图源:中评社

  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位于原中埔水果市场旁,毗邻厦门大桥,距火车北站500米,距高崎国际机场1公里,距厦门港3公里,距金门1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功能齐全,设施完备。中心占地面积1.8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46万平方米,交易大楼采用传统的闽南特色建筑风格,分为上下两层。大楼的一层高9米,主要功能有一级、二级批发区、冷库、展示厅、商铺、检验检疫操作平台等。有专门为运输台湾水果的集装箱车辆设计的停靠点,可同时满足24辆集装箱车辆直接在停靠点上通电冷藏,保持水果新鲜;二层层高4.5米,主要功能有多功能会议厅、办公室及商铺等。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同时还配套有84个停车位、休闲广场、绿地等设施。

   2021年,“农林22条措施”全面落地,农业利用台资项目数和实际到资规模保持大陆首位。

u=1815997129,1741541585&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

  融资难历来是台商在大陆发展的困难之一。“农林22条措施”提到提高台湾同胞和台资农业企业信用贷款比重,根据台湾同胞和台资农业企业融资需求特点设计个性化融资产品,有助于台商把企业做大做强。

  “农林22条措施”让台胞台企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和融资便利,2021年,各地台企享受补贴、补助、贴息等超过1亿元,获得金融机构授信及融资也超过1亿元。其中福建省涉台农业园区内的台资农业企业获得贴息资金支持,贴息后贷款利率平均降至1%左右。

  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以下简称“漳浦台创园”)作为全国首批设立的台湾农民创业园之一,坚持把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漳浦台创园联合厦门银行不断探索和创新金融产品,为涉台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

  结合当前政府对台创园符合申报的台资企业贷款利息给予贴息95%的政策,厦门银行为台创园申请授信专案5000万元,并采用多种增信方式,推出台资企业“无抵押贷款”,最高额度可达300万元,贷款期限内每年只需偿还利息。目前,已发放5家贷款2630万元。针对还贷续贷难题,厦门银行创新转贷方式,通过“接力贷”产品,为台资企业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经营资金期限错配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厦门银行推行“闽台征信互认”及信用评价结果共享机制,探索针对台企的专属信用贷款,为台商提供专属理财、台胞信用卡、跨境汇款等综合服务,这也是全国首个对外开放针对台企的专属信用贷款。




闽台基础设施“陆、海、天、网”四位一体联通


    基础设施联通是闽台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福建推进闽台基础设施“陆、海、天、网”四位一体联通,构建立体式对台通道枢纽。福建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联通、行业标准共通,促进两岸应通尽通。加强对台开放口岸建设,完善滚装码头布局;推进闽台陆路联通方案研究,持续加强“台海通道”技术储备,加快金门、马祖通桥工程大陆侧建设。加强闽台海上运输合作,推进两岸海铁联运,促进海峡两岸港口群融合发展;提升“小三通”服务品质和品牌效应,巩固发展闽台客滚运输,加密客运航线;打造闽台空中快线,拓展对台航班航线。


64959ee0a88b43c4a7727d845252959d

图源:厦门卫视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祖籍福建永春的台湾诗人余光中当年曾以一首《乡愁》道尽海峡东岸台胞的绵长乡关之思。

  应通尽通,能通先通。如今,台湾海峡间早已被密织的两岸航线贯穿。

  35年来,台胞入闽超1400万人次,闽台累计开通“小三通”定期航线、海上客滚航线、空中直航航线16条。福建港口对台货运直航航线45条。

  2018年8月,福建泉州正式向金门供水。经过23年努力,“两岸一家亲、共饮一江水”终成现实。

  目前,福建向金门日供水1.7万吨,金马通电项目福建侧工程开工建设,已具备向金马船运供气条件。

  



  闽台融合发展大好大势无法阻挡


 

  7月13日拍摄的第十四届海峡论坛主会场外景。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2021年,闽台贸易额逆势增长26.2%,首次突破千亿元;福建每天向金门平均供水16800吨,率先公布225项落实平等待遇清单,台胞入闽超过1400万人次,来闽实习就业创业的台湾青年近4万人……尽管当前台海形势复杂严峻,新冠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但闽台各领域融合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效,交出了一份扎扎实实、硕果满满的成绩单

  两岸融合发展需要两岸双方相向而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13日出席第十四届海峡论坛大会时表示,广大台胞要看清两岸关系发展大势,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决反对各种“台独”分裂行径,把幸福和梦想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2022年台海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但两岸同胞交流交往的步伐不会停,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谁也割不断,闽台同胞增进交流、深化合作的意愿真诚强烈,两岸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大好大势无法阻挡。(资料来源:新华社、福建日报、东南网、厦门卫视、台海网)

相关新闻 黄色

  两岸融合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

  闽台融合发展是两岸双赢的报春花

  骑行第一家园 感受融合发展

  两岸关系看大势,相向而行谋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