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华文化

传承中医药精神弘扬中医药文化之医著篇:《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共五十二卷,李时珍著。收载药物1892种,附药图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10000余。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本草纲目》

图编者按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共五十二卷。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收载药物1892种,附药图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10000余。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本草纲目》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被国外学者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内容简介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图源于网络)

  全书首列总目、凡例、附图。

  卷一卷二为序例,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等内容。首先列举《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雷公炮炙论》、《唐本草》等四十一种本草著作,并加简要评介,基本反映出明代以前本草学发展概况;另又附列引用医书二百七十七种,经史百家书籍四百四十种,共计七百十七种。通过引述前人专论如神农本经名例、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方剂法则、采药分六气岁物、七方十剂、五味宜忌、五味偏胜、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引经报使、相须相使相畏相恶诸药、相反诸药、服药食忌、妊娠禁忌、饮食禁忌、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张子和汗吐下之法、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等,使中药理论获得系统整理。

  卷三卷四为百病主治,大致沿袭宋以前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诸风等一百十三种病证为纲,分列主治药物,或于病证下再分若干证,类列药物用法,复设草部、菜部、果木等为小纲,并详其主治,编次有序,便于临证参考。

  卷五至卷五十二为药物各论,总目原称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经实核为一千八百九十七种。各论均以“部”为纲,以“类”为目分类,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十六部,每部之前均有简要论述。各部之下再分若干类,如草部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类、杂草等十一类,凡六十类。每药均标注首载文献出处,若有归类变更或并入某药者,则以校正说明;下设释名、集解、辨题或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栏目解说。“释名”下列举别名,并释命名意义;“集解”介绍产地、品种、形态、采收等;“辨疑正误”对历代本草有疑误者予以辨正;“修治”阐述炮制方法;“气味”阐述药物性味及有毒无毒;“主治”包括功效;“发明”侧重阐述药性理论、用药要点及李氏学术见解;“附方”广录以该药为主的主治各科病证的有效方剂。

图书目录

  第一卷 序例

  第二卷 序例

  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第五卷 水部

  第六卷 火部

  第七卷 土部

  第八卷 金石部

  第九卷 金石部

  第十卷 金石部

  第十一卷 金石部

  第十二卷 草部

  第十三卷 草部

  第十四卷 草部

  第十五卷 草部

  第十六卷 草部

  第十七卷 草部

  第十八卷 草部

  第十九卷 草部

  第二十卷 草部

  第二十一卷 草部

  第二十二卷 谷部

  第二十三卷 谷部

  第二十四卷 谷部

  第二十五卷 谷部

  第二十六卷 菜部

  第二十七卷 菜部

  第二十八卷 菜部

  第二十九卷 果部

  第三十卷 果部

  第三十一卷 果部

  第三十二卷 果部

  第三十三卷 果部

  第三十四卷 木部

  第三十五卷 木部

  第三十六卷 木部

  第三十七卷 木部

  第三十八卷 服器部

  第三十九卷 虫部

  第四十卷 虫部

  第四十一卷 虫部

  第四十二卷 虫部

  第四十三卷 鳞部

  第四十四卷 鳞部

  第四十五卷 介部

  第四十六卷 介部

  第四十七卷 禽部

  第四十八卷 禽部

  第四十九卷 禽部

  第五十卷 兽部

  第五十一卷 兽部

  第五十二卷 人部

流传版本

《本草纲目》草药图

国博《科技的力量》展中展示的《本草纲目》草药图。(摄影:虞鹰)

  《本草纲目》版本颇多,除国外各种全译或节译本外,国内现存约七十二种,大致可分为“一祖三系”,即祖本(金陵本、摄元堂本)及江西本、钱本、张本三个系统。

  江西本系统,主要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夏良心、张鼎思刻本等;钱本系统,主要为明崇祯十三年(1640)钱蔚起杭州六有堂刻本,并改绘药图,以及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吴毓昌太和堂本,乾隆间《四库全书》本即据此本抄录;张本系统,主要为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张绍棠南京味古斋刻本,文字参校江西本、钱本,药图改绘后增加十余幅,并附《本草纲目拾遗》。

  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本即据张本影印,晚近通行本为197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衡如校点本,1993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金陵本影印本。

影响评价

  本书刊行后,促进了本草学的进一步发展,倪朱谟的《本草汇言》、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黄宫绣的《本草求真》等,均是在其学说启示下而著成的本草典籍。达尔文在其著作中亦多次引用本书的资料,并称之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英国李约瑟称赞李时珍为“药物学界中之王子”。本书为本草学集大成之作。刊行后,很快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后又先后被译成日、朝、拉丁、英、法、德、俄等文字。

《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

241f95cad1c8a786c91732df3346de3d70cf3ac7fa99.webp

李时珍画像。(图源于网络)

  李时珍(约1518年~1593年),明代杰出医药学家。字东璧,晚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蕲春)人。世业医,父言闻,有医名。幼习儒,三次应乡试不中。师事顾日岩,读书十年。受家庭熏陶,兼好医书,遂精医药。千里就医于门,立活不取值。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世子暴厥,治之即甦。经推荐,赴京师太医院供职一年,或云尝授太医院院判之职。晚年因子建中为官,遂进封文林郎、四川省蓬溪知县。念本草一书历代注解者谬误亦多,遂考古证今,辨疑订误,广采博收群书,奋发编修。

  自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历时二十七载,三易其稿,著成《本草纲目》五十二卷,初刊于金陵。子建中、建元、建木及诸孙皆参与绘制药图,孙树宗、树声为之校对。甫及刻成,时珍即逝。对脉学亦深有研究,所撰《濒湖脉学》(1564年)能融会先贤脉学之精华,删繁去芜,讲求实用,论述较为通俗简要,以韵体文写成,便于记诵。此书归纳脉象为二十七种,各撰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另著有《奇经八脉考》(1572年),于奇经循行路线及证治规律阐发尤多。已佚医著有《三焦客难》、《命门考》(或以为实系一书)、《五脏图论》《濒湖医案》《濒湖集简方》等。次子建元,从父业医,有医名。父卒,献《本草纲目》于朝廷。四子建方,精医,中年入选太医院医士。弟子庞鹿门,传其医学;瞿九思,传其儒学。

《本草纲目》中记载的故事

  何首乌乌发的故事

  在古代的顺州南河县,有一个叫何田儿的人,从小体弱多病,已经五十八岁了,还没娶妻生子,常常仰慕仙家道术,跟随师父居住在深山老林之中。有一天夜里,他喝醉酒后误走进一片山林中睡着了,朦胧中他看见两株相距三尺多远的青藤忽然绞缠在一起,过了一会儿又解开,解开了又相互交缠,这样重复了多次。到第二天他醒来后,惊奇地发现身边果然有两株绞缠在一起的青藤,和梦中看见的一模一样。于是他将这两株青藤粗大的根掘起拿回家里,询问邻里乡亲,没有一个人能认得出这是什么植物。后来山里来了一位老者,何田儿拿出这两株青藤的根给老者看,并询问他认不认识这种植物。老者回答说:你既然年老无子,这两棵藤又如此奇异,这恐怕是神仙赐给你的神药吧,为何不大胆服用呢?

  于是何田儿把根块捣成细末,每天空腹用酒送服一钱,七天后感觉身体有了新变化,连服数月后身体变得强健了,于是经常服用,又加至每日二钱。不久旧疾全好了,发白的头发变黑了,面容也变年轻了很多,再后来更是娶妻生子,生了几个儿子后,他将自己的名字何田儿改成何能嗣。何能嗣的一个儿子叫何延秀,何延秀也生了多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叫何首乌,在祖孙三代中就他们三人经常服用这种药,他们都活了一百多岁,而且头发还很黑。有个叫李安期的人跟何首乌是同乡,关系亲密,打听到这个秘方后服用,也很长寿,于是将这件事广为传播,人们于是就把这种药取名为“何首乌”。

  苍术燥湿健脾的故事

  从前有个许学士,这是人们对宋代医道高明的大医学家许叔微的尊称。相传青年时代的叔微异常勤奋,每天攻读至深夜才上床入睡。许学士有一个睡前饮酒的习惯,这个习惯保持了30年,渐渐养成了酒瘾。几年后,他时时感到胃中漉漉作响,胁下疼痛,饮食减少,每过十天半月还会呕吐出一些又苦又酸的胃液来。每到夏天,他的左半身不会出汗,只有右半身出汗。这到底是种什么怪病呢?许叔微自己都不知道,他四处求治,但遍求名医却总不见效,心中十分苦恼。

  最后许学士摒弃了“医不自治”的信条,开始自已解救自己。他对自己的病情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认为自己的病主要是由“湿阻胃”引起的。于是,他按照自己“用药在精”的一贯学术思想,选用苍术一味为主药,用苍术粉1斤,大枣50枚,生麻油半两调合制成小丸,坚持每天服用50粒。以后又逐渐增加剂量,每日服用100~200粒。忌桃李、雀肉。服三个月后,病就好了。由此可见苍术燥湿健脾的功能。

  豨莶草治疗中风的故事

  唐代,江陵府节度使成讷有一弟名成訢,三十一岁时中风卧床不起达五年之久,请了不少名医诊治都没有多大效果。一天偶遇一位叫钟针道士,他仔细观察了成訢的病情后对成讷说:“您弟弟的病可服食豨莶丸治疗,只要能坚持服药就一定会好。”并介绍了豨莶草性状、采集方法和豨莶丸的制作方法。成讷叫家人五月采药,离地五寸剪割,以温水洗去泥土,摘去叶及枝头,九蒸九曝,后熬捣为末,炼密为丸,如梧桐子大,让成訢每日空腹温酒或米汤饮服二三十丸,服后在吃饭三五匙压之。坚持服药一个月后没有明显效果,再坚持服药到二个多月约服到两千丸时,病情突然加重,家人赶紧找钟道士来看,他说不必惊慌也不必担忧,这是药力的作用,继续坚持服用。果然在成訢服到四千丸(大约四个多月)时,身体明显恢复健康,服到五千丸(快半年)时,身体变得比以前强壮。成讷看到弟弟成訢的病情果然如道士钟针所说,非常高兴。成讷觉得这么好的一个治疗中风的药物不应该让它埋没在民间,应该让皇帝和老百姓都能用得上,于是他向朝廷上表献方,奉朝廷之旨令太医院详录此方并推广应用。

  当时向朝延上表进献豨莶丸方还有益州知州张咏,他也介绍了自己应用豨莶丸的效果。张咏在上表书中说:“我服用了豨莶丸一百多付,眼目清明;接着服至一千付,发须乌黑,筋力轻健,并经多次应用均有显著效果,我们州里有一个都押衙名叫罗守一,曾因突患中风从马上坠落,摔伤后不会说话,我给这个药令他吃十付,其病立刻就好了。还有一个和尚名叫智严,年过七十,忽患偏风,口眼剐斜,时时吐涎,我同样给这个豨莶丸令他吃十付也很快痊愈。”

  (资料综合百度百科及网络)

编辑策划: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