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文字发展论坛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中新网北京8月4日电 (李京泽 马帅莎)第八届中国文字发展论坛8月4日在北京举办,与会专家聚焦古文字研究新发现,围绕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与秦汉简帛、古文字与人工智能等多个专题进行深入研讨。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刘纪献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历史悠久,至今仍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古老文明,而文字是文明的标志。面对新时代、新未来,要不断加强文物保护,深化专业学术研究,加强文字文化价值挖掘,结合博物馆职能,逐步建设开放式、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
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表示,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着力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合作,希望通过举办论坛和征文活动,对古文字的研究、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确保“冷门绝学”有人做、有传承,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学术交流会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一曼、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长吴振武等60余位专家分别就考古学与甲骨学相融合、甲骨文字释读、殷商考古、商代思想文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古文字研究方面的应用、简牍文字研究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学术研讨,特别对古文字研究的新发现、新成果进行了交流。
在文献资料发现和研究方面,与会学者探讨了殷墟小屯宫庙区考古发掘的新发现,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二的整理新进展,故宫所藏甲骨研究的新突破,以及对“轡”字、“士”字、“夬”字进行的释读研究成果等,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新材料。
与会人员还从考古学的角度对甲骨学、古文字学、早商文字研究进行了探索,对人工智能在古文字研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为今后古文字研究提供新思路。有专家建议,设立一个新的甲骨学研究分支——甲骨占卜学,并明确其研究内容。
论坛由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学会、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主办,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中国文字发展论坛”是中国文字博物馆创办的文字文化研究交流平台,旨在通过汇聚国内外的文字学专家,促进历代中国文字的研究和交流,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此前,论坛已成功举办7届,汇集海内外古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书法领域的30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就中国当前文字、文化领域前沿课题进行了研讨,发表论文300余篇,整理出版论文集7部,并通过有奖征文等形式为青年学者提供展示和交流平台,促进了文字研究与文化传播,在扩大中国文字研究影响力的同时不断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完)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