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瑭(1758~1836),字配珩,号鞠通。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河下镇人。清代医学家,中医温病学集大成者。他历采历代名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己意”,结合临床实践,著成《温病条辨》6卷。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医温病学完整理论体系的诞生,因而被此后的中医学界列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成为学中医者的一本必读之书。吴瑭还著有《医医病书》、《胎产要旨》。后人据吴瑭乾隆五十九年以后30年行医实践辑成《吴鞠通先生医案》,此书与他的医学理论可相互参证。江苏中医学界有“南孟河,北山阳”之说,吴瑭是山阳医派的杰出代表。
吴瑭。(图源于网络)
吴鞠通,名瑭,淮安市人,生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卒于道光一十六年(1836年)。吴鞠通出生于淮安市一个穷书生家庭。父吴守让,字逊夫,乾隆辛巳(1761年)秀才(《淮山肄雅录》)。吴鞠通一生悬壶,自26岁离淮后,主要在京城行医,晚年又云游大江南北,虽曾几度回淮,与淮阴名士丁晏、潘德舆、孔继嵘、名医杨福堂为至交好友。
青年时攻科举习儒,19岁时父亲病故,他感于庸医既不能“确识病情之寒热虚实燥润”,又不能“精察药性”,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于是弃儒学医。后被选副贡入京,参与《四库全书》医书部分的抄写检校工作,读了吴又可《温疫论》深受启发,又研读晋唐以降各家学说,收益不浅,于医学知识大有长进。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京都大疫流行,不少病人因治疗不当而死亡,吴鞠通利用叶天士之法奋力抢救,抢救了数十病人,名声大振。吴鞠通当时学医未成,深感锥心疾首,他的境遇竟与汉代张仲景感于宗族数百人死于伤寒而奋力钻研极其相似。吴鞠通发奋读书,精究医术,终成温病大家,是温病学派的最高成就。
他借在京检校《四库全书》之机,阅读大量古今医著,积累丰富的医学知识。他推崇叶天士,但认为叶氏的理论“多南方证,又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于是他在继承叶天士理论的基础上参古博今,结合临证经验,撰写《温病条辨》5卷,对温热病学说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吴鞠通有感于当时医生墨守伤寒治法不知变通,撰写《温病条辨》七卷,提出温病的三焦辨证学说,对温病学说贡献很大,是继叶天士、薛雪之后的温病学派重要代表人物。
《温病条辨》由其好友礼部尚书汪廷珍于嘉庆十七年(1812)刊刻传世。该书以条文为纲,分注为目;以三焦辨证为经,正气营血辨证为纬,系统而全面地阐述温病发生、发展变化及治疗规律。同时,三焦辨证法也完善了叶天士卫气营血说的治疗法则。叶氏的《温热论》中没有收载足够的方剂,而吴鞠通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在《温病条辨》当中,为后人留下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像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等等,都是后世医家极为常用的方剂。
吴鞠通创立了温病“三焦学说”,并结合“卫、气、营、血”理论,创造性地提出温病辨证论治的纲领和方法,大大地丰富祖国传统医学宝库。《温病条辨》写成后,立即被广为传抄,在医学界引起轰动,深得当代医家的重视和推崇。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温病学的一座里程碑,不朽的中医著作。
吴瑭将温病分为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等九种,纲举目张,确立了很多温病名称,说明温病是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并规范了温病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使后世学者有章可循。在论及具体疾病时,他还详细记载了病因病机、传变规律、诊断、治法、禁忌、方药等。重视描述疾病初期症状,让临床医生能有效进行早期诊断,并与伤寒等其他疾病做出鉴别,从而大大提高了疗效。
吴鞠通,著有《温病条辩》《吴鞠通医案》《医医病书》三部医书。通晓温病,以擅治急性发热性疾病闻名于世。对内科杂病、妇科、儿科、针灸以及心理疗法等也颇有造诣。和汉张仲景比肩而立,并为我国中医药学史上的两大柱石,故有“伤寒宗仲景,温病有鞠通”之说。张仲景是中医学的泰斗,吴鞠通乃温病学的巨匠。“两相羽翼”。
《温病条辨》以理论指导实践,《吴鞠通医案》则以实践验证理论,互证其学。《医医病书》述其未完,是吴鞠通完整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与君《温病条辨》及未刻之《医案》,并传不朽”(胡沄序)。其著作虽久行于世,堪称瑰宝,倍受医界崇爱,惜合编少见,综观一览多有不便。今值先生诞辰250周年之际,同里贤达纷纷要求将《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医医病书》合编为一辑,以方便读者学习运用,亦表对先生纪念之忱。经鞠通先生同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程莘农教授热情鼓励和淮安的领导积极策划,几经努力,《吴鞠通医书合编》(简称《合编》)即将付梓和读者见面。为使研读者窥其全貌,特选用吴氏医著精善版,《温病条辨》选用清嘉庆十八年癸酉(1813)问心堂本,《吴鞠通医案》取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年版,《医医病书》取手抄本为底本,参阅其他印本校勘。
相传吴瑭从小为博取功名,寒窗苦读。吴瑭19岁时,生病一年多的父亲撒手人寰。这一年多来,因不懂医学,对父亲的病情不明所以,只能任由父亲被庸医摆布,他眼见父亲病情逐渐加重,最终卧床不起。父亲的离世令本为孝子的吴瑭愧恨不已、哀痛难平,觉得不学医则无颜立足于天地之间。于是他毅然放弃了科考之路,购买医书,伏案苦读。4年后,他的侄儿患了喉疾,请了大夫以后,使用冰硼散吹喉,可病情反而加重了,又请来几位大夫,胡乱治了一番,竟然全身泛发黄疸而死。吴鞠通当时学医未成,深感锥心疾首,遂发奋读书,精究医术。
1793年,京城闹瘟疫,很多人死于庸医手中,在朋友劝导下,吴瑭开始诊治病人,把牛黄清心丸加减化裁,创制了安宫牛黄丸,救活很多危重病人,从此名声大振,成为温病学派代表人物。随着时间的检验,吴瑭创制的安宫牛黄丸成为中医最负盛名的急救之品,和紫雪丹、至宝丹并称为“温病三宝”。
(资料源于百度百科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