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澹泊宁静的主体建筑“田字房”基址。中新社 易海菲 摄
中新网北京11月4日电(徐婧)记者4日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北京在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成果,揭露出“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遗址。这一发现为清代皇家园林建筑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并对探讨清代的御稻培育、种植和农耕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澹泊宁静遗址位于圆明园西北部,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雍正五年(1727年)时已建成。据史料记载,澹泊宁静的主建筑是座“田”字形大殿,俗称“田字房”。澹泊宁静周边曾种植大片皇家稻田,清朝皇帝每年不仅在田字房以北的稻田里举行亲耕仪式,还在观稼轩察看农事农时。
2020年起,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圆明园管理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对澹泊宁静遗址进行了三期考古发掘工作。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张中华介绍,通过连续三年的发掘,目前已全部揭露出澹泊宁静的主体建筑“田字房”基址,明确了其布局、形制和工程做法。
“田字房”共33间,各间皆4.48米见方,廊深1.28米。该建筑基址保存尚好,台基保存高约0.55米,局部残存虎皮石陡板、阶条石;台基面上可见柱顶石、铺地方砖、排水沟;台基外围可见如意踏跺、卵石散水和道路。
在发掘中,可见“田字房”台基表面、天井、道路多处经火烧过,地面发红,铺地方砖、石板皲裂。据推测,这是由于1860年烧毁圆明园的大火持续时间长、火势猛烈造成的。
图为澹泊宁静遗址内的稻田遗迹。中新社 易海菲 摄
“这33间房有的放置画作,有的用来读书,还有的陈设工艺品。”张中华介绍,33间“田字房”的每一间在当时都起到不同作用。在其北侧发掘的稻田遗迹,发现了南北两侧的田埂,南侧田埂可见两次修整痕迹,稻田内此前以植物考古手段发现有水稻植硅石。来自考古专业的师生正在对土壤进行采样,将在实验室对样本进行成分和微结构分析。
当前,澹泊宁静遗址的考古发掘已进入尾声。从发掘情况看,遗址表现出浓郁的乡村园林景象。发掘工作厘清了“田字房”的形制和工程做法,为清代皇家园林建筑研究提供了新材料。稻田遗迹的发掘,对探讨清代的御稻培育、种植和农耕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考古发掘工作全程向公众开放考古工地,并及时与社会共享考古成果。在考古发掘现场,不时有游客在介绍展板前驻足,了解这片遗址自2020年以来的发掘过程。未来,张中华希望这片土地能重现昔日稻田景象,实现对遗址的再利用,让这片遗址“活起来”。(完)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