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图片。图源: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微信公众号
11月28日至12月16日,《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第九次审议大会在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召开,对全球生物安全形势和《公约》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议。中国裁军事务大使李松率团出席大会。
在中方积极推动下,大会成功通过成果文件,决定设立工作组,在遵约与核查、国际合作、科技审议、国家履约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工作,通过研究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措施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公约》有效性、促进全面遵约。与会各方普遍认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大会取得上述成果是近年来国际军控裁军领域多边努力取得的重要突破,对加强全球生物安全治理具有重大和深远意义。
中国裁军事务大使李松。图源: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微信公众号
大会期间,中国代表团积极推动《公约》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焕发新的活力、发挥更大作用。李松表示,会议期间,中方与各方广泛沟通、积极斡旋,为各方在最后一刻达成最后文件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发挥的建设性引领作用,得到大会主席团、联合国副秘书长和裁军事务高级代表以及与会各国代表团的普遍赞誉。在最后文件通过后,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这是真正多边主义的胜利,是全体缔约国共同的胜利!
李松强调指出,生物安全没有国界。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安全倡议中提出,要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共同应对生物安全等全球性问题。《公约》缔约国是利益交织叠加、命运休戚与共的共同体。中方为本次审议大会取得成功所作出的努力,是积极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的重要实践。中方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安全治理,同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日益严峻的生物安全挑战,推动加强《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的普遍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为促进全球安全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裁军事务大使李松表示,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生物科技迅猛发展,呈现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全球生物安全治理面临全新挑战,同时蕴藏重要机遇。推动《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焕发新的活力、发挥更大作用,是广大缔约国的共同心声。
美军进行生化演练。图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据了解,《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全称为《禁止细菌(生物)及毒素武器的发展、生产及储存以及销毁这类武器的公约》,源于1969年英国向18国裁军会议提出的一项单独禁止生物武器的公约草案,于1972年4月10日由联合国大会通过,1975年3月26日生效,迄今有184个缔约国。中国于1984年11月15日加入公约。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是第一部禁止生产一整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多边国际条约,共有15条,主要内容包括缔约国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不取得除和平用途外的微生物制剂、毒素及其武器;不协助、不鼓励、不引导他国取得该类制剂、毒素及其武器;缔约国在公约生效9个月内销毁一切该类制剂、毒素及其武器;缔约国可向联合国安理会控诉其他国家违反该公约的相关行为等,有专家将其称之为“21世纪最重要的军控条约”。但相比化学武器和核武器方面的裁军机制,《公约》缺乏确认缔约国遵守情况的机制和独立的国际机构来推动相关工作,导致其效力受损。
作为全球生物安全治理的基石,建立核查机制是确保公约权威性、有效性的必要手段。本次审议大会结合科技发展及生物安全新形势,深入评估在既有努力基础上重启相关谈判的可行性,致力早日谈判达成非歧视性、包括有效核查措施、全面平衡加强公约的议定书。
李松指出,众所周知,谈判核查议定书有助于全面加强《公约》机制、增强《公约》有效性,但由于美国独家阻挠,有关谈判已停滞长达20年。大会伊始,中方就旗帜鲜明地指出,广大缔约国应抓住契机,重申在新形势下加强《公约》机制的共同目标,并为今后加强《公约》制定详细规划,重点围绕核查与遵约、国际合作等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大会成果充分实现了中方上述主张,重新激活了全面加强《公约》机制的多边进程,体现了包括中国在内广大发展中国家长期坚持的共同立场。
雪后的国会大厦。新华社发(阿伦摄)
据悉,2001年,《公约》缔约国曾试图建立约束性更强的核查机制,美国却不顾各方共识、单方面拒绝通过该草案,并退出核查议定书多边谈判,导致谈判进程中止。此后更一直一意孤行,并多次阻挠谈判重启。事实上,美国不仅在《公约》机制建设方面采取不负责任的做法,其种种生物军事活动可能已经违反《公约》相关规定。
美国在生物武器方面有着抹不掉的“黑历史”。二战结束后,美国为得到日本731部队细菌战数据资料,向世界隐瞒了该部队的滔天罪行,甚至让其头目石井四郎担任美国德特里克堡的生物武器顾问。一些被曝光的731部队人体实验报告上,甚至赫然印着“马里兰州德特里克堡基地生物战实验室”的清晰字样。即便德特里克堡的生物实验室后来换了块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的招牌,但其进行秘密生化实验的事实,却是不容否认的。至于美军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使用生物武器的罪行,也被美官方文件“实锤”。
2020年4月8日,在美国纽约,美军士兵从一家医院外走过。新华社发 (郭克摄)
在俄罗斯此前提交联合国的一份美国专利文件中,描述了一种“毒蚊空中释放系统”,由无人机将大量携带病原体的蚊子运送至特定区域,释放蚊子致使特定人群感染烈性传染病,从而达到“低成本传播致死性疾病”并使对方瘫痪的目的。文件还强调,一旦“调整或清除法律限制”,该技术可立即用于军事用途,成为比现有最先进的武器更为有效的工具。俄罗斯防辐射、化学和生物武器部队在乌克兰实验室获得的原始文件也表明,乌克兰境内的几十个实验室在五角大楼的指导和资助下开展军事生物研究。尽管美国国务院此前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美国在乌克兰没有化学和生物武器实验室,但此后不久,美国国家安全政策专家大卫·马丁就对媒体表示,他已与五角大楼官员确认,乌克兰境内的实验室正在对用于生化武器的致命病原体进行研究。
不仅是在乌克兰,美国在其他国家也建立了大量实验室,用于研究致命病毒。据韩国《统一新闻》报道,2009年至2014年,驻韩美军的4个实验室进行了16次炭疽杆菌试验,而韩国炭疽疫情一直不断。五角大楼还出资1.61亿美元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附近建设了“卢加尔研究中心”。据当地媒体报道,该研究中心周围经常弥漫着令人不适的味道。保加利亚记者在对该研究中心报道时发现,该中心经常有美国军方人员出入,其中包括美国陆军的昆虫传染病专家。
而这只是美国遍布世界各地实验室中的冰山一角。根据美国此前向《公约》缔约国大会提交的数据,美国在全球30个国家拥有336所生物实验室。分析人士表示,美国的相关做法破坏了国际社会长期以来为防止生物武器扩散而做出的努力,对比美国对伊拉克和其他敌对国家所谓拥有生物武器的指控,美国的做法明显是双标行为。《公约》核查机制的建设应重新提上日程,并在必要时对美国的生物军事活动进行国际独立调查。
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积极推动缔约国认可和支持《科学家生物安全行为准则天津指南》。
作为《公约》框架下倡导负责任科研对话进程的产物,《天津指南》2016年由中国和巴基斯坦首倡,天津大学联合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在国际科学界积极推动达成,包含10项指导原则和行为标准,主张从科研责任、成果传播、科技普及、国际交流等环节提高科研人员生物安全意识,已由国际科学院组织核可并面向全球150多个国家级科学院网络推广。
图源: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微信公众号
中国裁军事务大使李松表示,《天津指南》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业已从中国倡议转化成全球倡议。《天津指南》酝酿、制定和推广的过程,是真正多边主义的生动写照,以一种特殊方式再次证明,在全球性公共安全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方利益紧密相连。中国愿与广大缔约国和国际社会一道,以《天津指南》为新起点,积极致力于完善全球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应对生物安全新挑战,促进生物科技沿着更健康、安全的正确方向蓬勃发展。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履约支持机构负责人表示,《天津指南》为国际科学界促进加强《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作用树立了典范,《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进程对此已进行充分讨论并予以高度认可。
综合整理自: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微信公众号、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解放军报、@央视军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