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2022:我的奋斗与坚持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2-12-27 14:05:57


分享疼痛

“苦”的另一面是“酷”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罗欣雨

  指针回拨到7月盛夏。在北部湾畔某海训场,从小长于内陆的我,第一次见到了大海。

  涛声阵阵,浪花猛烈拍击着沙滩。面对壮阔无垠的大海,我内心燃起火热的激情。接下来的训练中,无论是赤臂长游,还是扛舟训练,我都冲锋在前。

  毫不意外地,海训的“苦”迎面而来。顶着每天数小时的烈日曝晒,很快,我后背的皮肤严重脱皮溃烂。因为长时间浸泡在海水里,刺激之下,脸颊也开始瘙痒过敏、疼痛不已。

  然而最让我难忘的,是令人精疲力竭的扛舟训练。夜里每每一合眼,脑海里浮现的都是白天“耳边喊声震天、口鼻满是沙土”的训练场景……

  最开始,一艘几百斤重的橡皮艇,由12名队员一起扛过肩头,勉强挺得住。后来,随着强度不断加大,队员减少到6人,翻倍的重量顿时压得我喘不过气。加之还要爬一段漫长的山路,队员们需要默契配合才能控制平衡和方向,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

  毒辣阳光炙烤着沙滩,我的迷彩服很快被汗水浸湿。肩膀上不断传来剧烈的酸痛感,小臂和大腿越来越僵硬……

  不知过了多久,我的肩膀已经麻木,双腿也只是靠惯性机械地向前迈着。身旁,战友们脸色发白,豆大的汗珠滑落下来,大家也腾不出手去擦拭。“终点到底在哪里?”望着没有尽头的上坡路,经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我感到十分痛苦。

  隐约间,一个声音响起:“再坚持一下!马上就到了!”仿佛看到希望的光芒,拼着最后一口气,我们咬紧牙关向前冲去,最终抵达了终点。

  经过脱胎换骨的扛舟训练,之后的种种伤痛,我也可以笑着面对。一次长游训练,我的右脚不慎被水母蜇破,火辣辣地疼。“身经百战”的我,只是观察了一下伤口,接着便奋力往前游去。

  海训的过程很苦,但我经历过后才发现,“苦”的另一面是“酷”。正是经受住了平时训练中的千锤百炼,才有了特种兵在关键时候的挺身而出。在一次次搏击风浪中,我不仅掌握了各项特战技能,更收获了迎难而上的勇气。

  带着这样的勇气,几个月后,我迎来了首次伞降实跳训练。坐在轰鸣的战机上,看着眼下越来越小的建筑物,我既兴奋又紧张。深吸一口气,我从800米高空一跃而下!

  当洁白的伞花在空中绽开,我俯瞰大地,乡村与城镇就像一块块拼图,祖国的山川尽收眼底,我不禁在空中张开双臂呐喊。

  那一刻,就像一只自由翱翔的雄鹰,我感觉自己酷极了!

  (本报特约记者 黄现敏整理)

分享感动

梦想,在太空闪耀

  ■国防科技大学 闫恩齐

  “5,4,3,2,1,点火!”

  随着一声巨响,搭载着梦天实验舱的运载火箭缓缓升空,在空中划出一道长长的尾迹,消失在我泪水模糊的视线里。

  这个场景,我曾在脑海里想象了无数次。今年10月31日,在发射现场,我亲眼见证自己参与研制的系统飞入太空。短短的数十秒里,我内心的自豪、感动,像火箭尾焰般喷薄而出,久久不能平静。

  还记得我与“梦天”的第一次交集,是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刚开学不久。团队接到一个载人航天工程的攻关课题,导师杨俊教授对我说:“这项任务意义重大,极富挑战,是一次磨砺成长的好机会,你考虑一下。”

  神舟飞天、太空漫步……曾经在电视上播放的浪漫画面浮现在脑海。一想到自己也能成为中国航天梦想接力的一员,我既紧张又兴奋,不禁握紧了拳头。

  梦天实验舱利用舱内不同特性原子钟组合,将建成世界领先的在轨运行超高精度空间时间频率系统。我所在的团队,就是要提供一把将如此高精度的时间频率基准传递到地面的“星地标尺”。

  接到任务后,我马不停蹄地开始调研学习、仿真计算,不久便拿出了一个技术方案。但没想到,导师毫不留情地指出问题——我盲目追求指标的高精度,却缺乏对项目整体的了解与把握,方案并不具有可行性。

  做科研,从不缺乏“归零”的勇气。于是,我将整个方案推倒重来。经过深入分析各项条件和要求,与团队老师一起经过多轮迭代,最终拿出了可行的技术方案。

  而后,为了能如期完成攻关任务,我跟随团队老师到北京航天城集中联调攻关。一天晚上,正当一切都有条不紊地开展时,我突然发现显示器上的某项指标有超差。就像是头顶猛然炸了个响雷,此时距离入网测试只有不到6小时!

  “绝不能带着疑点转阶段!”导师坚定地说。

  时间紧迫,大家从源头查起。看出我有几分焦躁,导师轻轻对我说:“可以先洗把脸放松一下。”

  我走到大厅,看到电子屏幕上播放的空间站组合体动画。“三舱三船”的构型以完美的姿态在浩瀚的星空遨游,想到这样举世瞩目的工程背后,是无数航天人在为之共同努力奋斗,我做了一个深呼吸,在心里为自己暗暗鼓劲儿。

  重新振作精神,一步步分析计算,反复核对理论模型、参数设置和测试结果。在大家不懈努力下,问题终于复现并迎刃而解。此时,窗外的天已经蒙蒙亮了。

  如今,每每抬头仰望星空,追寻中国空间站的轨迹,总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展望未来,我将再次启程,让自己的青春梦想,闪耀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征途中。

  (本报特约记者 许 鑫整理)

分享收获

在边防,我看到最美的“花”

  ■陆军边海防学院 王旭睿

  克克吐鲁克,意为鲜花盛开的地方。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我难以将它和偏远艰苦、荒凉寂寞的边防联系在一起。

  今年暑期,我被分到祖国西陲的克克吐鲁克哨所进行实习。在瓦罕走廊要冲,层层碎石覆盖的山脉将百里河谷纵横切割,大地间没有丝毫亮色存在的痕迹。辽远的天穹上黑影盘旋,似猎隼,又似雄鹰。

  车轮扬起滚滚尘土,望着窗外雪云笼罩的慕士塔格峰,一种苍茫孤寂之感涌上心头。彼时我还未曾想到,在这“鲜花盛开的地方”,我竟真的看见最美的“花”。

  来到边防连,我第一个认识的人是运输班成员赵庆龙。他来自贵州毕节,稍显黝黑的面庞上,几乎每时每刻都挂着灿烂明亮的笑容。

  一次例常巡逻后,赵庆龙经班长同意后坐上了驾驶位。看着他熟练地发动车辆,在崎岖狭窄的山路上操纵体型宽大的巡逻车左突右转,我很难想象他才刚入伍一年。

  “别看他刚来一年,进步老快了。”听到班长阿里木这样说,赵庆龙害羞地笑了笑。他的脸上,早已留下了高原的印记,常年肆虐的大风让皮肤变得皲裂发红,而他的神情,却似山体岩石一般坚毅。

  赵庆龙和我同龄,想到寒风中他站立在山顶的哨所,星光下的身影是那样勇敢坚定,我不禁脱口而出:“这么艰苦的地方你打算待多久?”

  “苦是苦了点,但在边关守防一直是我的梦想,每当看见界碑上那红色的‘中国’两字,就想着一定要坚持下去……”他想了想,恳切地回答。

  不只是赵庆龙,还有张朋朋、张文涛、李兴强……克克吐鲁克的官兵们,就像那一株株长于险地、扎根高原的砂生槐,用自己的青春无悔,将蓝紫色的花朵缀满荒野。

  实习结束后,我回到学校。伫立在校史馆文化长廊,我凝视着卫国戍边英雄模范的照片。他们清俊面庞上的微笑,和我在克克吐鲁克官兵们脸上看到的一模一样。

  回想起离开克克吐鲁克边防连那天,我手里攥着连队官兵赠送的冰川碎石,上面画的是在骄阳与红旗下冲锋的战士。班长用力抱紧我,我伏在他的肩头,本以为能控制住自己情绪,但他的一句“好好学、好好干”令我泣不成声。

  何谓鲜花盛开?我解开了实习前的疑惑。用雪水灌溉自己、让寒风磨砺品格,与碎石作伴、共苍鹰起舞,克克吐鲁克的每一位官兵都似一株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大家咧开嘴的笑脸,是慕士塔格峰顶的积雪也冻不住的,是帕米尔高原上最美的“花”。

  到边防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遇到他们,是我今年最珍贵的收获。

  (槐 静整理)

分享遗憾

期待下一次远航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牟思同

  “敬礼!”走上舰艇舷梯,对着军旗郑重地抬起右手,我的第一次综合航海实习,正式开始了。

  那天,离港的哨声干脆利落,舷梯两侧涌起的浪花拖曳起洁白的尾迹。搭载着我“成为一名优秀海军指挥军官”的梦想,伴随着巨大的汽笛轰鸣声,舰艇破浪远航。

  这是一场完全颠覆想象的体验。穿过狭窄的走廊,大家快速抵达战位。作为一名“新舰员”,不熟悉舰上方位和浪涌节奏的我在摇晃中来回磕碰,下楼梯时一脚踩空滑到底部,体验了一次“自助电梯”。

  最初的手忙脚乱很快过去了。随着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和训练接连开展,我加快适应舰上紧张有序的生活,全身心投入到接下来的岗位见习中。

  就像“集齐龙珠召唤神龙”一样,成为一名合格的海军指挥军官需要具备全面的能力。这次实习,我们要在近10个岗位上锤炼——

  嘈杂和高温的机电舱里,我认真学习为军舰“把脉”,在狭小的集控室中掌握操纵技巧;在航海更位上,我练习精准标绘计划航线、分析气象条件,做好舰艇安全前行的“指南针”;在雷达信号更位上,我学会了准确分辨目标,苦练一双“火眼金睛”……

  一天,舰艇航行在某海域,遇到特殊情况需要避让来往船只。见习值更官盯着海况和过往船只,沉着冷静地下达指令。一旁,近距离目睹这一幕的我感到十分羡慕。

  我憧憬着,等我轮完其他所有岗位、集齐所有“龙珠”后,就可以自信地走上见习值更官岗位,切实履行一名指挥军官的职责。

  然而,当我前期的“功课”已经接近尾声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打乱了整个实习安排。我们的航行计划被迫暂停,夜航也不得不取消,最令我难以接受的是,我期待已久的见习值更官实习也被画上了“休止符”。

  满心的遗憾,让我的情绪一度低落。返航路上,舰艇在巨大的浪涌中跃起落下,失重和超重感轮番上阵,我又一次严重晕船,整个人吐得有气无力。

  抵达军港的那天夜里,刚刚结束值更任务的副航海长尹宏升找到了我。当他得知我的遗憾后,决定帮我现场即兴模拟一次岗位训练。

  “报告舰长,见习值更官牟思同请示上更!”我走上战位,大声说道。此刻,台风即将到来,报务员向我报告距离上级通知的防台部署时间已经十分接近。

  我拿起扩音器下达口令:“战斗警报!二级防台部署!”我想象着,自己站在驾驶室的舷窗前,作为见习值更官指挥军舰各个部门有序工作……

  航行结束后,回到学校的我立刻投入到充实的学习和训练生活。尽管这次实习留下了遗憾,但我期待着再次乘风破浪,以更强的本领和更充足的准备迎接下一次远航!

  (本报特约通讯员 张佳宁整理)

笑泪与共,是你是我

  ■本报记者 卫雨檬

  岁末又至,新年的脚步声已在心中踏响。每到此时,过去一年的记忆开始不觉翻涌。

  这,是一个值得分享的时刻——经历虽然有所不同,但那些快乐或疼痛、那些狂欢或失落,是你是我,是每一个军校学员共通的情感。

  遇见最可爱的人,这一年,我们触碰温暖与感动——

  今年6月,习主席给陆军步兵学院2022届全体学员回信,勉励他们:“到艰苦边远地区去、到练兵备战一线部队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响应统帅的号召,一批批准军官走向边防。

  在云端哨所,在天涯小岛,学员感动于官兵们的朴实和纯粹,在那里,他们身体里流淌的血液是那样滚烫。怀抱梦想,脚踏实地,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更好的自己。

  和时代同频,这一年,我们直面内心涌起的激动和自豪——

  今年开学季,对新录取的飞行学员来说,他们拥有了一次最难忘的大学报到。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乘坐运-20飞机,空军航空大学年轻的飞行学子们感受着大国之翼澎湃的力量。

  几代接力,“天宫”梦圆。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载有梦天实验舱的火箭向着太空缓缓飞去。亲眼目睹这一幕,国防科技大学某研发团队的成员们热泪盈眶。遥望星辰,亿万人心中的那个梦想熠熠闪光。

  迎着海风,和平方舟又一次犁波远航。今年11月,海军军医大学医护人员执行“和谐使命-2022”任务,赴印尼进行访问并提供医疗服务。在这艘生命之舟上,随队前往的学员们学习医疗技术、传递和平友谊,切实践行着中国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从校园到部队,这一年,沿途有欢笑也有泪水——

  实验室里,大家全神贯注、精益求精,为每一次试验的成功而欢呼;朱日和大漠上,与“蓝军旅”较量的败绩,让学员们在痛定思痛后奋起直追;“精武杯”,大家奋勇冲锋、拼尽全力,有人因新纪录的诞生而雀跃狂奔,有人因与冠军失之交臂而泪洒赛场……

  无论是目标达成的喜悦,还是期待落空的伤感,成长总不会让人一无所获。这些画面,集合成军校生涯最动人的时光相册,见证我们相伴而行、笑泪与共。

  真心如磐,步履不停。走过三百多个日夜,此刻,倒计时的钟声再次回荡。

  时光如矢,前方是又一个站点。整理心情再出发,意气风发的少年啊,愿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奋斗中共赴无悔青春。

二〇二二, 难忘瞬间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又一年即将收官。回望2022年,一幅幅画面、一段段回忆,军校生活的点点滴滴浮现在学员们的脑海。

  这一年,我们历经风雨砥砺前行,有欢笑有泪水,有成长更有收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一年中最难忘的时刻、最精彩的瞬间。

  捧起奖杯的那一刻,我热泪盈眶。全军院校“强军杯”篮球赛早已落下帷幕,但我仍记忆犹新。快速反击、阵地进攻、篮下强打、突破上篮……每一个动作,都是我们日夜训练、艰苦磨砺出来的成果。忘不了灯火通明的球馆,忘不了缠着胶带的双手,更忘不了互相鼓劲儿的队友。一路走来,处处是感动,步步是成长。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感谢同队战友,感谢拼搏的自己。

  @武警警官学院 宁振兴

  我倾尽全力冲过终点线时的那声呐喊,一定是我今年发出的最大声响。一场充满汗水和热血的毕业联考,是对我潜力的深度挖掘。肘臂磨破的一层层皮肤,膝盖留下的一块块伤疤,都是青春里最骄傲的“勋章”。紧张激烈的考核氛围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场下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我一定能够做到!”带着这样的信念,最终,我交出了令自己满意的答卷。

  @火箭军工程大学 吴宏光

  今年的“高光时刻”,无疑是担任珠海航展的解说员。航展当天,当战机在我头顶发出虎啸龙吟般的巨响,我的内心也跟着共鸣。作为地面静态展区的一名解说员,在对国产主战装备进行解说的过程中,自豪之情也在胸中不断激荡。航展期间,我们庆祝了人民空军的生日。73载风雨兼程,从成立之初的“飞机不够就飞两遍”,到如今多型战机共舞蓝天,身处伟大时代,披挂戎装的我将不忘初心使命,矢志奋斗前行!

  @空军工程大学 熊鑫蒙

  在“星火”融媒体工作站的一年里,我坚持用镜头捕捉精彩瞬间,用笔尖记录励志篇章,宣传报道能力有了明显起色。荣获大学首届“新闻宣传耕耘奖”,我内心更多了一份责任感。在今年“强军兴校”系列活动新闻宣传中,为了优质策划我苦思冥想,为了精彩特写画面我四处奔走,尽管辛苦忙碌,可当反复打磨的稿件在各大媒体刊发时,我内心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信息工程大学 赵虎威

  (孙顾峰整理)

  (本版图片由周剑锋、贾宏达、贺禹傲、李卓恒摄,徐文浩制图)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