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苏-35战机装配两侧进气道与矢量尾喷管。资料照片
“战鹰”如何进行“呼吸”
人类生命活动离不开呼吸,战机飞行同样也离不开“呼吸”。如果战机“吸入”空气不足,就会导致“缺氧”,出现动力减弱甚至失速现象,而“呼气量”又直接影响到战机推力大小。
战机要想“呼吸顺畅”,进气道和尾喷管的设计十分关键。早期喷气式战机空气吸入量有限,科研人员在设计进气道时,选择的是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的机首进气方式。
20世纪60年代开始,机载雷达得到普遍运用,超视距作战成为空战主流。科研人员发现,大孔径雷达只有安装在机首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给雷达“腾地方”成为他们亟需解决的难题。历经10余年发展,雷达整流罩将机首进气道位置取代,科研人员根据战机的基本设计要求,将进气道位置转移至机翼、机腹、机背等位置,提升了战机机动性。
随着超音速战机诞生,对空气吸入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科研人员开始攻克一项新的技术难题——如何保证战机在超音速和亚音速状态均能“吸气顺畅”?
减速增压理念的诞生拉直了这个问号。科研人员研制出可调式进气道,对吸入气流进行控制,使战机在超音速和亚音速条件下均能“吸气顺畅”。在设计尾喷管时,他们充分考虑喷气量对战机飞行速度的影响,采用类似“电吹风”的收敛型管道对高压燃气进行加速。
然而,面对高性能发动机时,收敛型管道有些“力不从心”——难以将燃烧室喷出的高压气体提升至超音速,直接导致发动机推力损失近20%。
为此,科研人员研制出“收敛-扩张”尾喷管,对气体进行进一步压缩,提升战机“呼气量”。
近年来,科研人员研制出新式矢量尾喷管,不仅可以根据气流速度调节喷管扩张比,还能根据战机机动性需要旋转尾喷管产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英国“鹞”式战机、美国F-35B都装备了矢量尾喷管,可以实现短距起降功能。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