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无名泊村村民娄贺仁为烈士守墓38载——
“我们就是烈士的亲人”
■罗建刚 李月月 本报特约记者 丁美宁
2月15日,雪后,初晴。
一大早,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南孙庄乡无名泊村村民娄贺仁拿着扫帚、抹布,来到烈士陵园,清扫地面积雪,擦拭烈士墓碑。这样的守护,娄贺仁已经坚持了38年。
烈士陵园坐落在无名泊村西北方。走进陵园,青砖地面干净整洁,一座高4米、宽1.5米的抗日英雄纪念碑巍然矗立,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格外醒目。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阶段,这里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战斗。”娄贺仁的讲述,把记者带入抗日战争期间冀东青英部队浴血奋战的烽火岁月。
青英部队是丰玉遵联合县建立的一支地方抗日力量,其前身是丰玉遵联合县特务大队,抗日战争期间一直活动在丰润、玉宁、遵化、宁河等地区。1942年初,为保存抗日武装力量,青英部队转移到张家口、承德地区暂时隐蔽起来,仅留下两个排的战士由二队队长张文彬带领,在无名泊、东刘良一带隐蔽活动。为防备敌人偷袭,避免百姓遭受损失,战士们没有进驻村子,而是选择在无名泊和东刘良两个村交界的壕沟里修筑掩体,喝着土坑里渗出来的又苦又涩的地表水,吃着又冷又硬的干粮,生活异常艰苦。
当时无名泊一带地瘠民穷,加上日伪横征暴敛,又值春荒青黄不接,老百姓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但乡亲们没有忘记人民子弟兵,他们自己吃糠咽菜,把攒下的粮食送给亲人八路军。娄贺仁说:“听父亲讲,我们村有一个武工队队长给战士们送饭,每次都要对暗号,有时候对不上就不接。老人们都说那时候战士们太苦了。”
1942年4月6日,由于叛徒告密,战士们行踪暴露。面对敌人的包围,张文彬果断率领战士们突围。战斗中,队长张文彬、指导员苏纪、排长高玉峰等40多名官兵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无名泊村群众含泪将烈士遗体掩埋。
“很多战士没留下名字,也没有亲人来认。经过多年风吹雨淋,许多坟冢都不见了。”娄贺仁的父亲生前时常讲述官兵们的感人事迹。
从小跟着父亲为烈士扫墓的娄贺仁,随着对八路军战斗历程了解的深入,对英烈的尊重和崇敬之情与日俱增。1985年3月,娄贺仁从父亲手里接过义务守墓的担子,春除杂草、夏铲蒌蒿、秋扫落叶、冬清积雪……几十年来,定期到烈士陵园祭拜长眠在这里的八路军烈士,成为娄贺仁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件事。
“不管刮风下雨、农活多忙,他一有时间就去陵园,把陵园打扫得干干净净。”娄贺仁的老伴韦秀香十分理解和支持他,经常同娄贺仁一道清扫烈士陵园,“他说‘烈士的家人找不到他们,我们就是烈士的亲人’。有时候,他会坐在墓碑旁和烈士说话。”每逢重要节日,娄贺仁的女儿也回家帮助父母一起扫墓。娄贺仁经常叮嘱子女:“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但是不能忘记历史。没有革命先烈的牺牲奉献,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把烈士墓守护好,把他们的精神传承好。”
有一年清明节,一位老人风尘仆仆地来到无名泊村,向村民打听烈士墓位置。原来,老人是当年无名泊战斗中幸存的八路军战士,特地从丰润老家赶到无名泊村祭拜牺牲的战友。得知战友们的坟墓每年有人定期祭扫时,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含泪讲述了当年激烈的战斗情景。
看到娄贺仁每到年节就忙前忙后,许多村民主动加入进来,跟娄贺仁一起祭扫烈士墓。村民李建东找到娄贺仁说:“烈士们是为了老百姓的幸福牺牲的,他们就是我们的亲人,我想和你一起守护烈士墓。”从此,两人结伴祭扫,风雨无阻。
如今,在军地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无名泊村烈士陵园修缮一新,环境幽雅、庄严肃穆,成为党政机关和附近乡镇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每年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重大节日,附近学校师生、新入队民兵、预定新兵等来烈士陵园扫墓,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红色教育。“不能只是打扫卫生,还要讲述烈士的故事,弘扬英烈精神。”娄贺仁主动担任义务讲解员,为前来烈士陵园祭扫的干部群众和师生讲述烈士们英勇奋战的感人故事,让红色基因的种子生根发芽、代代相传。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