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国无人机发展大有“你追我赶”之势。在此过程中,不断满足新需求,无疑是推动无人机发展的重要动力。需求有所不同,无人机的研制与列装也会相应加以调整。
“小鹰”空射型无人机
战场上无人机损耗率的上升,让一些国家在增强高价值无人机被动防御能力的同时,开始为其踅摸“僚机”。“小鹰”空射型无人机的现身就带有此类背景。
前不久进行的一次飞行演示表明,美陆军正在谋求将“小鹰”无人机打造成可由大型无人机投放的低成本“穿透性打击”无人机。
该型无人机个头不大、构形独特,有一定隐身突防能力。其最大航程达700千米,因此可在不少防空系统射程外“放飞”,深入对手空域。一旦成功“潜入”,它就可用所搭载载荷遂行相应任务。即使被发现,凭借低造价,也能消耗对手的防空弹药。据称,该型无人机未来还可能被用于蜂群攻击。
从相关报道来看,这种子母型无人机间的编组协同还存在不少问题。但这种借助大型无人机“脚力”赶路、用小型无人机增强远程察打及干扰能力的思路,能给人启示。
(摘自2023年3月10日解放军报-兵器控 本期观察:程春蕾 唐国强 李 磊 )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