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场活动现场展示的北京中轴线建筑群模型。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来源:中新网)
1982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突尼斯举办科学研讨会,同期在哈马马特召开的执行局会议上,有代表首次提出建立国际古迹遗址日,并在每年的这一天举办全球性的庆祝活动。这一建议经执行委员会讨论后通过,并于次年11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会上得到批准。大会在一项决议中号召各成员国倡导并推行“4·18国际古迹遗址日”。
从2001年开始,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每年都要为4月18日确定一个活动主题,各会员国根据这一主题自行选择活动内容与形式,如举行圆桌会议、科学研讨会,开办展览、讲座,向公众免费开放博物馆和遗产地等。之后各国会将有关报告、论文、海报、新闻报道等文字和图片资料送交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秘书处备案。
2023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北京举办。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来源:中新网)
每年4月18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国际古迹遗址日”。今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是“变革中的文化遗产”,旨在探索在充满变革的世界中文化遗产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路径。
“变革中的文化遗产”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理解:一是文化遗产在世界变革中所处的位置、遇到的困境和解决途径;二是文化遗产在世界变革中所扮演的角色、作出的贡献和创造的价值。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革过程中必然充满风险挑战,但变革也会催生新的机遇。
2023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北京举办。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来源:中新网)
4月18日,2023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举办。本次活动围绕2023年国际古迹遗址日“变革中的文化遗产”这一主题,通过专家演讲、展览展示、公众交流等环节,让专家与公众交流分享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思考。
活动上,一项有关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研究报告——《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布,报告以北京中轴线为核心案例,呈现遗产保护工作在社会治理、环境保护、产业带动等方面的体现,探讨如何通过优化中轴线遗产保护工作,更好地赋能北京城市发展。
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来源:中新网)
4月18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在武汉发布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报告(2018—2022)》。截止到目前,全国共评定出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数据显示,55处公园举办社会活动4733项,展览活动367项;共开展考古和科研项目465项,学术活动633项。五年累计游客达1.46亿人次。
近5年,三星堆、御窑厂、大窑龙泉窑、明中都、辽上京、二里头、屈家岭等7处公园新颁布了遗址保护条例,郑韩故城、渤海上京、御窑厂等10处公园已启动或完成了文物保护规划修编工作,保证了文物工作的持续、科学、有效开展。
同时,考古科研目标不断明确。2018-2022年,钓鱼城、石峁、明中都、二里头、殷墟等5项考古发掘项目陆续获评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二里头、石峁、仰韶村、三星堆、隋唐洛阳城、泥河湾、郑州商城、殷墟等8项进入“考古中国”重大成果发布。
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蒙古文旅厅供图(来源:中新网)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指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研究阐释、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文化空间。国家文物局负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评定管理工作,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考古遗址公园符合若干条件且已初具规模后再开展评定工作。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自2010年启动,十余年来共评定四个批次。截止到目前,全国55处公园规划总面积6.7万公顷,开展文物保护工程290项,处理遗址病害302例,遗址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相关链接:
国家文物局发布《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报告(2018—2022)》
携手保护 应对挑战——专家及相关人士共话“变革中的文化遗产”
(资料综合新华社、中新网、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海外版等)
编辑策划: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