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哪里有伤员,就到哪里去”——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战场救护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3-04-20 08:55:52

  “哪里有伤员,就到哪里去”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战场救护

  ■周 一  

1952年3月1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卫生员在战场上为伤员包扎伤口。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展开激烈对抗。随着战事不断升级,我军伤病员数量增加、伤情种类变化,给战场救护工作带来较大挑战。参战的各级卫勤力量在志愿军后勤部的统一指导下,坚持实事求是、问题导向,研究制定出一系列战场救护措施,圆满完成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卫勤工作,为我军最终赢得战争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面临的战场情况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相比有很大差异,卫勤保障需求也有很大变化。从武器装备上看,“联合国军”装备有数量庞大的火炮,且能得到空军战斗机、轰炸机的近距离空中支援,使得我军官兵的伤情多以炸伤为主,通常出血量大、情况危急。从战术打法上看,在以运动战为主的抗美援朝第一次至第五次战役期间,我军穿插、迂回的距离较远,且多处在山岳丛林地带,前线官兵负伤后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后送转运,无形中增加了战场急救的难度和工作量。从季节情况看,我军入朝后,朝鲜半岛进入严寒漫长的冬季,而第一批入朝部队多从华中、华南地区抽调,官兵对寒冷天气难以适应,冻伤、肠胃病频发。尤其是处于东线作战的志愿军第9兵团,还没来得及补齐冬装就紧急入朝,在长津湖一带的高原地区与敌人恶战,冻伤减员情况尤为严重。

  为解决这些问题,志愿军后勤部对从前线获得的宝贵数据材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部分单位已经采取的有效措施,对全军的战场救护工作作出全面具体指导,取得显著成效。

  优化力量编组,构建抢救链路。为增强火线急救力量,步兵连队设立了专门的救护组,通常由副政治指导员率领,组员由连队的2名卫生员和数名理发员、炊事员等组成。在战斗中,分为3个小组,一组跟随前沿的主攻排行动,主要任务是进行伤员搜索、紧急包扎和转运;一组位于连指挥所附近,既能将前线送下来的伤员向营医务所转运,又能根据战斗情况随时向重点方向加强救护力量;一组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接替其他两组的任务。在战斗过程中,3个小组可以交替跃进、循环使用,既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也能确保抢救伤员不落空、不间断。比如,在上甘岭战役期间,第113团的1个营在反击成功后,通过营连救护组交替救治转运的方法将所有伤员转移至坑道;友邻第135团1个连的救护组,在数小时的高地攻坚战中连续后送伤员42人,战场救护效率大为提升。

  强化转运力量,避免二次伤害。志愿军为加强伤病员转运过程中的指挥协调,在同一个后勤分部的兵站、医院和铁路运输部门抽调相关人员,组建起联合伤员转运组,由兵站首长、医院院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直接调配使用空回的货运列车。为确保转运过程妥善安全,志愿军后勤部要求各军、师医院做到“五不转”,即“手续不清不转、未作妥善处理不转、吃不饱穿不暖不转、病情过重过轻不转、未解大小便不转”。各兵站医院也都建立了护送小队,编制有队长、军医、护士、炊事员等共计45人,可担负300人至500人的伤员列车护送任务,在后送途中为伤员处理伤口、诊疗送药,并对可能出现的传染病进行积极防治,避免出现后送途中伤员受到二次伤害的情况。仅1953年下半年,多支列车护送队伍活跃在抗美援朝的卫生救护战线上,顺利向国内后送伤员5万余人。

  组织技能培训,夯实急救基础。针对志愿军作战具有奔袭距离远、战线长、伤情易危重等特点,志愿军后勤部号召在参战部队开展以“自救互救”为主要内容的战场救护训练。在战斗间隙,官兵多进行搬运、止血、固定、包扎等救护训练,一来能够提升一线官兵的急救和生存能力,二来可以进行适当休息以恢复体力。到了上甘岭战役准备阶段,参战部队多次组织团级医护小组到前沿进行普及培训,官兵100%会包扎,40%会止血和固定,大大提升了部队的火线抢救能力。对卫生员则加强军事素质的培养和战斗技能的培训,并强调以“不丢掉一个伤员,不遗漏一个伤口”的做法,以“哪里有伤员,就到哪里去”的战斗精神,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全力抢救伤员,提升救援效率。

  打造支前力量,合理分工合作。入朝之初,我军延续了以往在国内战场开展民工支前的做法,动员征调数量庞大的民工担任担架队员,从事火线上的伤员后送任务。然而,朝鲜战场不同于国内,敌军火力威胁严重,对于没有经受过系统严格军事训练的支前民工来说,冒着枪林弹雨后送伤员,不仅难以克服畏惧心理,而且受伤甚至牺牲的概率大大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东北军区下令重新组建11个民工担架团,以军区内现有的部分团营空架子为基础,安排经验丰富的军事干部担任各级指挥员。他们组织民工先在国内进行一段时间的军事训练,待合格后再入朝参战,且主要承担后方的担架运输任务,火线运输则交给团营一级的卫生救护人员。这样一来,具有一定军事素质、专门从事担架转运任务的民工担架团大量进入战场,极大缓解了卫生救护压力,伤病员的救治效率显著提升。

  突出政治工作,开展立功运动。面对困难重重、充满危险的战场救护任务,广大卫勤官兵和支前群众表现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为表彰先进,进一步提振官兵士气,各级政治部门在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的指导下开展了广泛的立功运动。一时间,卫生员、救护员、担架员互相比拼,掀起急救战线上的比武热潮。第38军某团卫生员靳福祥,在一只手臂受伤的情况下,完成了抢救28名伤员的任务,被记大功一次。此外,各运输线路也开展了后送伤员评功评奖活动,将后送伤员的数量与前运物资的数量之和,作为评判列车车组工作绩效和立功受奖的重要依据,大大提升了后运伤员的主动性积极性。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