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
■马里陆军准尉 谢迈高
一个民族的强盛与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随着对中国的不断了解,我对此感受愈加深刻。
今年学雷锋纪念日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外训大队组织我们前往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参加学雷锋主题活动。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活动现场,一名小学生在演讲中引用的《雷锋日记》中的这段话,让我触动很深。听师生们讲述雷锋故事,我被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战士深深感动,同时也迫切地想了解,雷锋精神为何能在中国薪火相传。
不久后,学校组织我们参观南京南站。在那里,我找到了答案。
参观那天,人流涌动的候车大厅里,一个写着“‘158’雷锋服务站”的玻璃屋格外显眼。车站工作人员介绍说,“158”汉语谐音是“义务帮”,成立这个服务站的初衷,就是为老、弱、病、残、孕等需要重点帮助的旅客提供义务服务。我还了解到,早在1968年南京火车站建成时,车站工作人员就自发成立了“学雷锋班组”。2000年的时候,南京站精选服务骨干成立了“158”工作室,这就是“158”雷锋服务站的前身。
从车站历史展陈长廊的一封感谢信中,我还知道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名叫张秀芝的老人身患癌症,每次乘火车到南京化疗时,“158”雷锋服务站的工作人员都会接送老人并精心照料。得知老人家庭困难,班组还自发组织捐款予以资助。数十年来,一代代“学雷锋班组”接力传承,帮助了众多旅客。工作人员骄傲地告诉我,2015年,“158”雷锋服务站被表彰为“时代楷模”。
通过这次参观,我充分感受到了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服务站,给旅客带来的贴心温暖,也体会到了雷锋精神超越时空的力量所在。更加让我感慨的是,雷锋事迹和雷锋精神目前已经走出中国,被很多国家的人们所感知和点赞。
我所在学员队的队长陈会斌,曾赴马里执行维和任务。他告诉我,在位于马里加奥的任务区,中国维和军人在履行使命中坚持践行雷锋精神,积极帮助马里民众修路筑桥,提供力所能及的人道主义援助,用无私大爱赢得了马里民众的认可。在执行任务间隙,他们还在维和营地建成一座雷锋纪念馆,让联合国特派团以及很多马里当地民众都知道了雷锋的故事。一位联合国人员在参观雷锋纪念馆后留言写道:“从中国维和军人身上,我感受到了雷锋精神所包含的担当、专业、勤奋、友善,中国维和军人用行动赢得了各方的尊重。”
除了雷锋精神,在学习中国历史和国情的过程中,我还了解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疫精神等。老师们告诉我,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深深感到,中国不仅创造了物质文明的奇迹,也树起了一座座精神文明的丰碑。正是这些汇聚起来的精神洪流,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肖娟娟、高则云、解放军报记者宫其芳采访整理)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