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黎巴嫩复交助推中东“和解”
■谷 宁
5月19日,阿盟峰会与会领导人在沙特阿拉伯合影。
近日,巴林外交部发表声明,宣布恢复与黎巴嫩的大使级外交关系。声明称,该决定旨在加强巴林和黎巴嫩两国及两国人民间兄弟般的友好关系。黎巴嫩总理纳吉布·米卡提对这一决定表示赞赏并欢迎。至此,两国间长达一年半的外交风波告一段落。
外交龃龉折射地区矛盾
黎巴嫩与巴林的外交风波始于一档新闻节目。2021年10月,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播放了时任黎巴嫩新闻部长乔治·库尔达希有关也门局势的一段言论。在采访中,库尔达希声称沙特阿拉伯主导的多国联军在也门的军事行动是“荒谬的”,引发相关国家强烈不满。沙特政府随即召回本国驻黎巴嫩大使,并勒令黎巴嫩驻沙特大使离境。作为沙特铁杆盟友的巴林,则驱逐了黎巴嫩驻本国大使,并敦促本国公民离开黎巴嫩。在多国重压之下,2021年底,库尔达希被迫辞职。
一次访谈引发多国关系急转直下,折射出当时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一方面,库尔达希谈及的也门冲突已持续多年。2015年,沙特牵头成立多国联军,对也门胡塞武装发起军事行动。也门冲突逐渐演变成多方势力混战。另一方面,黎巴嫩政坛是沙特和伊朗两国竞争的重要场域。黎巴嫩长期采用教派分权体制,总统、总理和议长分别由基督教马龙派、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人士担任。其中,沙特支持黎巴嫩逊尼派,伊朗则被认为是黎巴嫩真主党背后的力量。长年斗争中,逊尼派和什叶派势力此消彼长,真主党不断壮大,沙特的策略也一度由获取影响转为遏制伊朗及其支持的真主党势力进一步扩大。因库尔达希与真主党关系密切,他当时的一番言论,引发黎巴嫩与多国外交危机。
冰释前嫌反映双方诉求
从外因来看,此次巴林与黎巴嫩复交是借助并顺应了中东“缓和潮”的东风。一是沙伊走近并于4月6日在北京复交。二是也门局势迎来一系列向好变化,有关多方互信重构,利益交集扩大,或可迎来长时期的停火止战,为政治解决也门问题奠定基础。
从内因来看,巴林与黎巴嫩国内的国情民意,则是推动两国外交关系恢复的内在动力。黎巴嫩自2019年以来,历经了经济、政治等多重危机,国内社会矛盾加深。黎巴嫩政府亟须塑造于己有利的地区环境。2022年10月,黎巴嫩在未与以色列建交的情况下,与其达成两国关于地中海东部海域的划界协议,为开发该地区油气资源铺路,也是出于这一考量。从巴林方面看,受国际油价低迷和新冠疫情影响,近年来,其经济发展亦有较大波动。巴林多年追随沙特与伊朗对抗,却难消弭国内占多数的什叶派与占据统治阶层的少数逊尼派间的矛盾。此次顺应形势与黎巴嫩复交,也是巴林集中精力发展国内经济、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举措。综上,两国复交是顺应国际形势和国情民意的举措,也将进一步助推中东“和解”。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