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华文化

走进"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天地同和

  阐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智慧的结晶,从昭示宇宙规律的道法自然思想与天人合德、民胞物与的伦理观念,生发出与之匹配呼应的政治秩序和人文诉求,反映中华民族对自身与世界关系的基本认知。

  “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日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是故宫博物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两大文博机构首度联袂推出的重磅特展,从故宫和国博的丰厚馆藏中精选400余件文物精品进行展示,阐述中华文明的“和”文化、“合”理。展览分为“天地同和”“万邦协和”“宜民安和”“乐在人和”四个单元,以“和”统领,从宇宙、天下、社会、道德4个层面,阐述中国“和合”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丰富内涵。

  本期策划聚焦“天地同和”单元,本单元阐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智慧的结晶,从昭示宇宙规律的道法自然思想与天人合德、民胞物与的伦理观念,生发出与之匹配呼应的政治秩序和人文诉求,反映了中华民族对自身与世界关系的基本认知。这一观念,为我们今天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提供了思想根源和理论基础。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玉礼器拼图

展览中形制多样的玉礼器拼图。(摄影、制图:虞鹰)

  步入展厅,故宫博物院藏的红山文化玉坐人像、玉龙、玉玦形龙,良渚文化玉琮,齐家文化玉璧,龙山文化玉三牙璧等,形制多样的玉礼器引得观众驻足欣赏。华夏先民采天然之美玉,精心琢磨成沟通天地、祭祀祖先的礼器。这是远古人类“天人合一”理念的重要体现。

  玉是远古时代人们沟通天地、祭祀祖先的重要载体。中国人认为玉与神灵、健康以及美好的事物相关,它们被当做人类与神灵世界沟通的媒介,在精神领域扮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些非同一般的特征也使得玉器成为等级、身份及权利的象征。

01

  商王卜旬刻辞牛骨(商代 故宫博物院藏)和乙卯卜祀畀等字刻辞龟甲(2件)。(商代 故宫博物院藏)(摄影:虞鹰)

  甲骨系指商代中晚期用于占卜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文字内容以商王及其宗族的占卜记录为主,涉及天文、历法、地理、战争、祭祀、田猎等,少量为记事刻辞。

02

  图左为四神博局纹铜镜(汉代 故宫博物院藏),图右为上清含象铜镜(唐代 故宫博物院藏)。(摄影:虞鹰)

  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组成的“天之四灵”与天地万物、阴阳五德关系密切。它们分别象征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春、秋、夏、冬四个季节,体现古人“万物有灵”观念。

03

唐人绘《伏羲女娲像》。(摄影:虞鹰)

  唐人绘《伏羲女娲像》,画面表现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人类的始祖神,反映了先民的生殖崇拜和图腾崇拜思想。

生产、生活工具的发展历程

04

石器与玉器。(摄影:虞鹰)

  石器是以石块为原料制作的生产工具,是人类早期发展阶段的创造,通过敲击、捶打等方式制作而成,由简陋、粗重向规整、精细演进。从距今约1万年前开始,中华文明进入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石器的加工主要采用磨制法,种类有锛、斧、凿、刀、镰等,造型规整,表面光滑,钻孔技术更趋发达。所用材料多经拣选,注重硬度、色泽和纹理,显示出原始美感。

05

骨器。(摄影:虞鹰)

  早在旧石器时代,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先民已经开始使用以兽骨、兽牙制作的饰品和工具。新石器时代以来,用兽骨制作的农具、乐器和工具大量出现;兽牙则主要用于制作装饰品和祭祀用具。在这些牙骨材料中,象牙因质地细腻和色泽乳白而备受青睐。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都曾出土过象牙制品。

06

陶器。(摄影:虞鹰)

  陶器伴随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不断提高而产生,是原始先民主要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用具。考古证据表明,我国的陶器生产距今已有约2万年的历史。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制陶术在我国获得很大发展,黄河、长江中上游地区以彩陶而闻名,下游地区以工艺精致的白陶和黑陶著称;东南沿海地区以印纹硬陶为代表;北方地区陶器则以富有民族特色的造型称奇。不同地区出土的陶器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

012

  图左为彩漆几何纹耳杯(战国 故宫博物院藏),图右为彩漆云纹卮(西汉 故宫博物院藏)。(摄影:虞鹰)

08

青铜器。(摄影:虞鹰)

07

  青铜窃曲纹鼎(7件)和青铜窃曲纹簋(6件)(春秋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此套鼎簋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七件铜鼎和六件铜簋造型与纹饰基本相同。(摄影:虞鹰)

  青铜礼器是中华礼乐文明的物质载体,有食器、饮器、乐器、兵器、水器等多种。鼎簋为理气的核心,鼎用以烹煮和盛放肉食;簋用以盛放粟、黍、稻、粮等饭食。鼎数目的多寡有严格的等级区别,即: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士三鼎。簋常以偶数出现,与鼎配套使用,如四簋与五鼎相配,六簋与七鼎相配。

“顺天应时”的文化传统

09

  乌木管“太和翔洽”紫毫笔(2支)(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藏)和“御制月令七十二候诗”彩色墨(正月、三月)(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藏)。(摄影:虞鹰)

  展厅里的清乾隆“御制月令七十二候诗”彩色墨即是“顺天应时”文化传统的体现。此墨一套两匣,每匣6屉,每屉6锭,共计72锭,一锭墨对应一物候,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有圆形、椭圆形、方形、六角形及叶式、碑式、琴式、钟式等。墨色分绿、红、白、蓝、黄5种,与中国传统五行相对应:春(正月、二月)为木,对应绿色;夏(四月、五月)为火,对应红色;秋(七月、八月)为金,对应白色;冬(十月、十一月)为水,对应蓝色;两季之交(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为土,意为激活、生发,对应黄色。

010

五彩十二月花卉图题诗句杯(清康熙 故宫博物院藏)(摄影:虞鹰)

  在月令彩色墨旁边,陈列着一套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卉图题诗句杯。这套五彩杯由12件组成,光洁白釉上饰以青花五彩,一面绘有每月代表性花卉,另一面题写与花卉相对应的诗句,诗句大多取自《全唐诗》。此套瓷杯属于御用酒杯,胎薄体轻,纹饰秀美,款识工整,代表了康熙朝景德镇御窑厂制作青花五彩薄胎瓷的最高水平。

时辰拼图

部分文物拼图(摄影、制图:虞鹰)

中华礼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乐器拼图

拼图:青铜编钟、编磬、编镈、编铙。(摄影、制图:虞鹰)

  雅乐是中国古代祭祀天地、祖先和朝会、宴飨时使用的正统音乐,其体系在西周初年制定。古代雅乐的主要乐器是编钟和编磬,乐首以铜钟发声,乐末以玉磬收韵,集众音之大成,象征“金声玉振”。

014

清代“中和韶乐”乐器(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摄影:虞鹰)

  “中和韶乐”在明清乐制中规格最高,主要用于中祀以上的坛庙祭祀和国家朝会典礼。中和韶乐可谓儒家推行礼乐教化理念的一个缩影。清乾隆年间制作的铜镀金双龙钮云龙纹编钟,分两层悬挂于雕龙漆金的架座上,尽显庄重典雅。与之配套使用的青玉描金云龙纹编磬,选用珍贵的新疆和田碧玉制成,磬体两面饰以描金云龙纹,描金纹饰的金黄色与玉质的碧绿色相映生辉,华丽夺目。

拼1

清代“中和韶乐”乐器(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摄影:虞鹰)

  “中和韶乐”之名,始见于明朝,但其乐器形制、乐队配置、乐曲风格,均沿袭自先秦以来的历代宫廷雅乐。“中和”,即中正平和之意,“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儒家以“致中和”为最高理想;“韶”,又称“箫韶”,相传是大舜时的乐舞,被孔子推尊为尽美又尽善,成为历代雅乐的最高典范;“乐”,“与音相近而不同”,不同于“郑卫之音”,只有显现“天地之和”、“通伦理”的“德音”才能成为“乐”。

  中和韶乐的乐器,有“金之属”的镈钟、编钟,“石之属”的特磬、编磬,“土之属”的埙,“革之属”的建鼓、搏拊,“丝之属”的琴、瑟,“木之属”的祝、敔,“匏之属”的笙,“竹之属”的排箫、箫、笛、篪,追求“八音克谐”“大乐与天地同和”的境界。

清代皇家的“和合”文化

013

紫禁城全景模型(1:350)(20世纪90年代 故宫博物院藏)。(摄影:虞鹰)

  这座故宫博物院藏的20世纪90年代制作的紫禁城全景模型,按照1:350比例建造。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此后虽屡有重修或局部改建,但基本格局保持至今。该建筑群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居北朝阳,地势冲要,面向金水河,背倚景山。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1米,东西长753米。城垣高9.9米,底面宽8.6米,顶面宽6.6米,城垣外护城河宽52米。

  紫禁城分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为阳,是皇帝临朝问政和举行国家重大典礼的场所,呈现了含三大殿在内的主轴及太和门左,右文华殿、武英殿两个辅轴的空间格局。殿台建筑庄严雄伟,布局疏朗壮阔。内廷为阴,是天子后妃的居住生活场所。乾清、坤宁两宫为阴(后增交泰殿),另有十二宫(后妃寝宫)、十所(皇子住处),象征星辰拱卫。建筑与环境紧凑细微,充满生活气息。总体上看,紫禁城内建筑的布局,一律以南北中轴线为主导,以“南向之为善”,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秩序严格,完美地体现了“方位在天,礼序从人”的思想观念以及天、地、人和。

清皇室拼图

拼图。(摄影、制图:虞鹰)

  紫禁城中带“和”的建筑主要包括外朝之协和门、煕和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内廷之永和宫、颐和轩、养和精舍等,共计19处建筑。从这些名称中可一窥“和合”文化对于清代皇家建筑的影响。

编辑策划: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