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6月12日电 题:内地和香港电影人双向奔赴:冀发挥各自所长拍出更多好作品
中新社记者 缪璐
“阿里影业2018年开始就用all in(网络用语,全部投入的意思)的姿态做香港电影,现在也不例外。”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在此间举行,阿里影业总裁李捷在金爵电影论坛“香港青年影人论坛”上向香港青年导演广发“英雄帖”。
香港电影走过年产量高达200多部、从业者超过2万人的“辉煌时代”。黄金时期的香港电影,不但本地票房常打败好莱坞电影,还在文化上深刻影响了好莱坞,引来不少美国导演模仿致敬。彼时香港享有“东方好莱坞”美誉,也堪称华人的“造星工厂”。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接连受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等因素影响,香港电影步入低潮,但仍有其不容忽视的优势。
博纳影业早在2000年便与香港电影人合作,对此深有体会。博纳影业集团行政总裁蒋德富表示,“香港电影业有很经典的制片体系和管理制度,电影人的专业精神和专业素质也非常高。在内地广阔的电影市场上,需要香港电影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创作源泉和优秀作品。”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新湾流”电影计划启动。该计划以每年策划与制作既有艺术品质又广为观众接受的10部电影作品为目标,希望发挥香港优势,立足大湾区,走向世界。
面对内地电影人抛出的橄榄枝,香港电影导演们积极响应。香港导演李子俊说,“我很替现在香港的年轻导演感到开心,他们很幸运也会有很大机会。”
香港电影融入了香港文化的血肉,靠层出不穷的创意而崛起。香港导演贾胜枫希望携手内地电影人,走出更多元化的道路。
从记者转行成为导演的贾胜枫,凭借一部《流水落花》赢得业内认可,他表示,未来要坚持拍摄本土化题材,“香港电影人最熟悉的一定是香港,其实每个地方的独特性很重要,题材越本土化作品就会走得越远。观众看的是故事的独特性,但拍摄团队不一定是故事发生地的人,叙事可以更多元化。”
青年导演严艺之是香港电影新浪潮代表人物严浩之子,他在内地执导的处女作《我看见两朵一样的云》目前正在后期制作中。自觉“幸运”的他在内地参加了各类创作大会,作品获得过平遥国际电影展创投奖项。
严艺之说:“来到内地后,我发现大家都在专业地做电影,我们融合起来比较快,期待和更多内地主创人员合作,也希望香港青年电影人能一起迎来电影发展的黄金时代。”
英皇影业电影制作及项目发展总经理梁琳说:“我也在尝试把内地的一些主创团队、导演带入到香港、澳门,甚至海外拍片,不管它是香港电影,还是内地电影,它都是在讲中国故事,我相信大家融合在一起,发挥各自所长,就能拍出更多好的电影。”(完)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