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现场。安源 摄(来源:中新网)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主场城市活动将于6月1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开幕式上公布了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2023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项目、第五届“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推介名单,签署“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创建协同推进工作协议”,开展“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主题讲述活动,并为“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展览揭幕。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举办的系列活动包括“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主题论坛、第三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丹青记忆守望家园——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线上展览、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展演大赛、“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主题展、邛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等。
相关链接:
"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在蓉启幕 展现汉字千年演进历程
部分活动拼图。制图:虞鹰(图片来源:中新网)
除主场城市系列活动外,各地文物部门、文博单位组织开展了7200余项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线上线下活动,展现文博行业特色,以丰厚的历史文化滋养民众的现代美好生活。
相关链接:
202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文博系统将开展7200余项线上线下活动
2023年天津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举行 发布文物主题游径
部分非遗展演活动拼图。制图:虞鹰(图片来源:中新网)
6月10日,正值中国第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主题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各地举办了形式多样的非遗项目展演、非遗购物节等系列宣传活动,注重活态传承展示,让民众近距离了解并体验非遗,尽享非遗之美。
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6月10日,2023年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业内专家表示,要让人们走进文化遗产,让文化遗产融入生活,惠及于民。
相关链接:
部分展览拼图。制图:虞鹰(图片来源:中新网)
北京中华世纪坛“京津冀文化遗产影像展”开幕、“江西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名录公布、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光影有声——走进皮影的世界”展览、山西省文物局推出的“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在运城上线试运行、沈阳故宫“城韵——杨子江沈阳老建筑水彩画展”展出、南京城墙博物馆开展“文谟武烈——永乐的世界遗产”特展……为迎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多地博物馆举办各类展览及相关活动。
相关链接:
京津冀文化遗产影像展在京开幕 300余作品再现三地优秀传统文化
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貌。邱静 摄(来源:中新网)
统万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陕文投榆林文旅供图(来源:中新网)
“古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6月1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成立,中国八省区联合致力于考古遗址的保护利用,建设全民共有、全民共享的人类精神家园。来自辽宁省、吉林省、河南省、陕西省、浙江省等八省区十市,以及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渤海中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元中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第一批联盟成员,共同签署“古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协议,并倡议共享新模式下的共有资源和创新成果,让文物“活”起来。
相关链接:
神农架秋色旖旎、云蒸霞蔚。万忠医 摄(来源:中新网)
远眺乐山大佛。刘忠俊 摄(来源:中新网)
世界遗产包括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三类。我国已有世界遗产56项,其中,自然遗产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文化遗产38项,它们正不断向世界展示“中国精彩”。
相关链接:
海南已启动“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世界“双遗产”申报工作
(资料源于中新网)
编辑策划: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