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华文化

走进"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宜民安和

  本期策划阐释中华文明对社会各阶层文化多样性、各民族文化多元性的尊重与包容。和而不同,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和平、和谐发展的必要前提,体现出对社会文化多样性、民族文化多元性的尊重,具有包容文化差异、整合民生诉求等现实意义。

  “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日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是故宫博物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两大文博机构首度联袂推出的重磅特展,从故宫和国博的丰厚馆藏中精选400余件文物精品进行展示,阐述中华文明的“和”文化、“合”理。展览分为“天地同和”“万邦协和”“宜民安和”“乐在人和”四个单元,以“和”统领,从宇宙、天下、社会、道德4个层面,阐述中国“和合”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丰富内涵。

030

展览现场。(摄影:虞鹰)

  本期策划聚焦“宜民安和”单元。和而不同,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和平、和谐发展的必要前提,体现出对社会文化多样性、民族文化多元性的尊重,具有包容文化差异、整合民生诉求等现实意义。新的时代条件下,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不断丰富和发展,立足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丰厚滋养。

民惟邦本

031

展览现场。(摄影:虞鹰)

  《尚书》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民为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管子》有“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礼记》亦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国家“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古今治平略》载:“致理之要,惟在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经典中阐述的以民生为本、百姓各得其所、安居乐业的治国理想,是中华文明延绵发展的重要基础。

  紫檀边座漆地嵌象牙渔人图插屏

032

紫檀边座漆地嵌象牙渔人图插屏(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藏)(摄影:虞鹰)

  来自故宫博物院藏的清乾隆紫檀边座漆地嵌象牙渔人图插屏,一面题“柳浦归渔”,诗云:“归渔艇系绿波涵,牙写犹赢刻楮谙。角韘木盂相对处,增华踵事衹增惭。”另一面题“澄潭集网”,诗云:“集网澄潭图杜诗,四民谋食各听其。鸬鹚独惜遭驱遣,劳捕湖鳞自忍饥。”

  《乾隆南巡图》

033

0331

徐扬绘《乾隆南巡图》第六卷《驻跸姑苏》(清乾隆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摄影:虞鹰)

  来自国博的《乾隆南巡图》是清代画家徐扬以“御制诗意为图”,描绘1751年乾隆帝第一次南巡江浙的巨幅历史画卷。全图共计12卷,将诗、书、画三者结合,以写实手法描绘了乾隆初下江南,省方问俗、察吏安民、视察河工、检阅师旅、祭祀禹陵和游览湖山名胜的情景,真实反映了锦绣河山和社会风貌。

  此次展览展出了《乾隆南巡图》第六卷,此卷以御制《驻跸姑苏》诗为题,重点展现苏州阊门到胥门一带的繁华景象,卷中屋宇纵布,河流纵横,商铺林立,以大运河为整幅画作主轴,表现了江南地区物阜民丰的盛世繁华气象。

  白玉乾隆帝御题诗桃源图山子

034

白玉乾隆帝御题诗桃源图山子(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藏)(摄影:虞鹰)

  来自故宫博物院藏的白玉乾隆帝御题诗桃源图山子,玉山一侧镌隶书《题和阗玉桃源图》七绝一首。“桃花夹岸小舟维,洞口迟疑未入时。此际欲询陶处士,一篇记语作何为。”

  据悉,乾隆帝一生题写了多篇桃花源诗,圆明园内也有根据对桃花源想象而设计的《武陵春色》,借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历,抒发自己对民生安乐、社会大同的向往之情。

  青花“国泰民安”云鹤纹葫芦瓶

035

青花“国泰民安”云鹤纹葫芦瓶(明嘉靖 故宫博物院藏)。(摄影:虞鹰)

  这件来自故宫博物院藏的明嘉靖青花“国泰民安”云鹤纹葫芦瓶十分精美,葫芦瓶上部青花开光内书“风调雨顺”,下部青花开光内书“国泰民安”,寓意天下太平、物阜民安。

  宜民、亲民印章和吉庆金币

036

印章和金币。(摄影:虞鹰)

  展览中展出了故宫博物院藏的秦代铜鼻钮“宜民和众”印、清雍正寿山石异兽钮“亲贤爱民”印、清嘉庆昌化石“政在养民”印和清道光翡翠狮钮“保民无疆”印。

  展览还展出了故宫博物院藏的清代“年年如意”“国泰民安”金币、清代“吉庆有余”“国富民强”金币。此类钱币属吉语钱,并不具有货币功能,而是用于宫廷节庆赏赐。钱币上面鉴刻的吉祥用语,表达了对家国泰平、民生安乐、吉祥顺遂的祈盼。

休戚与共

042

展览现场。(摄影:虞鹰)

  在“和而不同”中谋求“天下大同”,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崇高的社会理想。不管是《论语》的“君子和而不同”,还是《礼记》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均主张在差异中寻求和谐,实现共同发展。这一思想反映在民族观上,则为明成祖提出的“一视同仁,无间彼此”,继而有清高宗阐明的“罔有内外,一体抚绥,无使失所”,均强化了置于民族文化认同之上的整体家国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对于各族人民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具有重要意义。

  舟纹铜鼓

040

舟纹铜鼓(汉代 故宫博物院藏)。(摄影:虞鹰)

  来自故宫博物院藏的汉代舟纹铜鼓造型颇为精美。铜鼓为乐器,用于战争、乐舞及宴飨,同时还象征权力和财富,流行于广西、贵州、云南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虎钮錞于

041

虎钮錞于(春秋 故宫博物院藏)。(摄影:虞鹰)

  这件故宫博物院藏的春秋时期虎钮錞于,虎钮造型也十分精致。錞于是一种用于战争或祭祀的打击乐器,始见于春秋时期,盛行于战国至汉代,在使用时会将其与铜鼓共同悬挂于一横梁上,击打錞于肩部或隧部。虎钮錞于流行于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区,是古代巴族青铜礼乐器的典型代表之一。

  金托镶金里嘎巴拉碗

037

金托镶金里嘎巴拉碗(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藏)。(摄影:虞鹰)

  来自故宫博物院藏的这件金托镶金里嘎巴拉碗,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十月,六世班禅在宁寿宫讲法时献给乾隆皇帝七十寿辰的礼物。嘎巴拉碗是藏传佛教最具代表性的供养类法器之一,是乾隆皇帝维系民族关系的物证。

  彩绘陶伎乐女立俑

039

  图上四个女俑为隋代彩绘陶伎乐女立俑;图下为唐代黄釉陶弹琵琶女坐俑和唐代黄釉陶弹竖箜篌女坐俑。(摄影:虞鹰)

  隋朝建立后,在宫廷内设立清商、西凉、龟兹、天竺、康国、安国、疏勒、高丽、礼毕九部乐。唐贞观十六年(642年)废“礼毕”,增加燕乐、高昌,创立十部乐。来自故宫博物院藏的隋代彩绘陶伎乐女立俑中,四个女俑分别为持鼓槌、弹琵琶、击手鼓、吹排箫。中原乐器与西域乐器的同时出现,是民族文化交流和丝绸之路文明交融互鉴的生动体现。

  展览同时展出了故宫博物院藏的唐代黄釉陶弹竖箜篌女坐俑和唐代黄釉陶弹琵琶女坐俑。竖箜篌又名胡箜篌,源自西亚两河流域,东汉时经西域传至中原地区,有大小之分。大的竖抱于怀,两手弹弦;小的左手执器,右手弹弦。在隋唐时期的九、十部乐中,竖箜篌用于西凉、龟兹、疏勒、高丽的音乐伴奏。琵琶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唐代琵琶常见的四弦曲颈琵琶和五弦直颈琵琶,皆由西域民族传入中原。

  龙泉窑青釉刻划水波荷莲纹盘

038

龙泉窑青釉刻划水波荷莲纹盘(元代 故宫博物院藏)(摄影:虞鹰)

  来自故宫博物院藏的元代龙泉窑青釉刻划水波荷莲纹盘,此盘内印有一个八思巴字,为元人姓氏,汉语译为“纪”或“季”“冀”“嵇”等。八思巴文是元世祖忽必烈命藏传佛教大师八思巴创制的拼音文字,有音无意,可以拼写蒙、汗、藏、梵、回鹘等多种语言,是以一种使用通用字母拼写多民族语言的一次创造性尝试,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也反映了元朝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事实。

编辑策划: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