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两岸媒体甘肃行助民众领略丝路风采

华夏经纬网 > 两岸 > 两岸交流      2023-07-20 10:15:42

  参考消息网7月20日报道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7月18日报道,“丝路风采 如意甘肃”海峡两岸记者联合采访活动16日在甘肃兰州启动。采访团团长、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陈斌华18日表示,这趟行程安排媒体深入西北腹地,尤其是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甘肃,希望让台湾跟香港的民众能够了解甘肃真实全面的情况。

  据报道,陈斌华曾任新华社记者,有多次赴台驻点采访经验。这次率媒体至甘肃采访,让他回忆起早年的工作经验,他曾和许多台湾同行走遍千山万水,也见证了两岸记者间的友谊。

  报道称,陈斌华表示,平时媒体可能到东南沿海采访报道机会比较多,但大陆幅员辽阔、各地差异很大。大家如果能够深入到西北腹地,尤其是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甘肃,了解历史中、记忆中、文化中,甚至曾经背诵过的诗歌中的甘肃,进而了解到10年来这里发生了哪些变化,可能会让大家对大陆有更真实、更全面的了解。

  本次联合采访活动预计行程约1100公里,两岸及香港23家媒体的43名记者将赴兰州、武威、金昌、张掖、酒泉等地展开为期约一周的采访。

  另据中评社7月18日报道,“丝路风采 如意甘肃”海峡两岸记者联合采访团17日来到位于甘肃兰州的牛肉面博物馆和牛肉面培训学校等地,了解兰州牛肉面前世今生,观看牛肉面制作流程,并品尝正宗兰州牛肉面美味。

  报道称,在牛肉面体验馆和牛肉面培训学校,采访团里的许多记者还纷纷变身拉面师傅,上手操作。

  据兰州牛肉面传承人马海帆介绍,他从事这个行业20多年了,已经无偿带出了很多徒弟,也希望将兰州牛肉面推广到全世界、服务全世界的食客。

  报道称,台湾《中国时报》记者蓝孝威品尝兰州牛肉面后说,台湾人也很喜欢吃牛肉面,台北每年还会举办牛肉面大赛。

  他说:“不同于兰州牛肉面的清淡口味,台湾的牛肉面更偏川味。当年到台湾的很多老兵将记忆中家乡的牛肉面味道带到了台湾,很多台湾人对牛肉面其实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怀。”

  报道称,台湾新媒体人李宣不仅品尝了兰州牛肉面,也亲自尝试了制作拉面。她告诉记者:“能做好一碗面真的太强了!这需要对专业技术的认真态度。”

  此外,据台湾东森新闻网7月17日报道,作为癌症医治手段之一的重离子治疗,近年关注度大增。位于甘肃的科近泰基是大陆唯一设计生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的企业,该公司副总经理杨文杰介绍说,其最大优势是完全实现自主可控,设备价格也较德国西门子便宜得多。

  杨文杰指出,科近泰基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是大陆唯一拥有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设计、生产、调试、运维资质和能力的企业。

  疫情之后,科近泰基亦计划走向海外,已陆续有外国客人表示感兴趣。

  另据台湾联合新闻网7月17日报道,受疫情影响,两岸诸多交流仍未完全恢复。在博物馆与文物交流领域,甘肃省博物馆馆长贾建威表示,疫情前与台湾的博物馆有不少交流,希望后疫情时代能够恢复联合办展。

  报道称,贾建威是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彩陶研究专家。他17日向媒体指出,该馆与台湾地区的交流不少,在疫情之前,甘肃省博曾在台推出彩陶展,也参展了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台北历史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大三国特展。

  关于未来两岸博物馆交流,贾建威希望能共同做一些更深层次的交流,也希望以后能有机会联合办一些展览,推到世界各地去,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媒体报道显示,2016年5月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行的秦文化与兵马俑特展,就有甘肃省博物馆的藏品参与;该馆珍藏的佛陀真身舍利石函也曾于2013年在台展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