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博物馆文物走进千家万户,让博物馆成为展示真实、立体、全面中国故事的舞台及世界文明交融对话的大平台?8 月 29 日,以 " 源 · 创 " 为主题,第五届两岸博物馆 IP 授权交流论坛在南京举办。
△论坛现场
现场,来自海峡两岸的博物馆学者、企业家们围绕 " 数实融合,博物焕新 " 主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共议文博宝藏的 " 出圈 " 密码。
△签约仪式
据了解,两岸博物馆 IP 授权交流论坛已连续举办 5 年,由两岸企业家峰会现代服务业及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推进小组、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
【发布】
邀请两岸青年设计师们共同参与博物馆 IP 创作
本届论坛以博物馆 IP 为出发,链接大陆及台港澳,吸引了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总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台湾戏曲文物馆、香港国茶博物馆、山西运城博物馆等文博场馆,南京设计廊、南京图益创意科技、台湾吉而好、台湾太极影音等文创企业积极参与。
△张鸿铭
两岸企业家峰会现代服务业及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推进小组陆方召集人张鸿铭表示,两岸博物馆 IP 授权交流论坛持续举办五年,通过一场场活动交流,一次次对话启发,拉近了两岸文博场馆、文创产业的情感联系,加深了大陆及台港澳之间的互动交流,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让中国故事更加生动,让中国形象更加鲜活。
据悉,五年来两岸博物馆 IP 授权交流论坛累计联动大陆和台湾博物馆 25 家,文创企业 200 余家,两岸设计师 500 多位,受到两岸企业家峰会的肯定,被认为是 " 两岸文化交流活动的品牌,峰会文创示范基地的典范 "。
△发布仪式
现场,2023 两岸博物馆 IP 共创暨台湾青年艺术家驻地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邀请两岸青年艺术家和青年设计师们,参与到博物馆 IP 的衍生创作中来,参与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来,参与到两岸同源故事的讲述传播中来。
【把脉】
科技 + 国宝,让博物馆文创 " 出圈 "
博物馆 IP 如何 " 出圈 " 成顶流?两岸博物馆的学者们进行了交流。
△谢宇萌
南京市博物总馆产业发展部谢宇萌从科技赋能、文博场景焕新的角度,讲述了南京文博场馆通过数字化应用成为 " 总要来趟南京吧 " 的必要理由之一。
什么是博物馆 IP?谢宇萌认为,博物馆 IP 是博物馆把拥有知识产权的文化资源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授权者使用,被授权者根据合同在指定的时间段和地域内从事一定的文化经营活动,并向博物馆支付授权金。
谢宇萌说:" 实体文物、文化概念、卡通形象、风格氛围、产品自身等等,都可以称为文博 IP。" 她认为,博物馆 IP 要 " 出圈 ",除了设计师们的眼光独道之外,还要科技赋能。比如:博物馆推出数字文创,博物馆和游戏公司一起合作推出游戏,博物馆的数字展厅等。
她举例说,依托鲸探、HI 元宇宙等独立的数字文创服务平台成为目前博物馆数字文创产品探索最主要的形式。博物馆通过与平台合作,以馆藏经典文物为核心元素,依靠区块链技术赋予每款数字文创独一无二的标识。
那么,如何拓展文创产品?谢宇萌认为,可以打造数字游戏。数字游戏包括大游戏、小游戏、新游戏等。
数字展厅也越来越受公众的喜欢。谢宇萌说:" 博物馆可以选择内涵丰富的馆藏文物或文化主题,围绕其背后的故事,打造连贯的观展线索,设计考古虚拟现场、情景剧情主线、虚拟人物等参与型、互动式体验。数字展厅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展需求,更换主题,配合随展特色活动的开展进行。"
烟火气," 翠玉白菜 " 走向餐桌
2017 年,台北故宫博物院首度大规模免费释出典藏文物图像供商业使用,目前,图像授权件数一年逾 400 件 …… 博物馆 IP 如何拥抱时尚?原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室专门委员、台湾实践大学创意产业博士班教授陆仲雁,作了 " 文创的艺想世界——遨游台北故宫 " 的主旨演讲。
△陆仲雁
台北故宫博物院拥有近 70 万件文物,这些文物都是设计们的灵感源泉。陆仲雁介绍,2018 年 12 月底,台北故宫博物院与 113 家建立了合作,合作开发博物馆文创 2685 种。
你想吃根据名剑制作的冰棒?想买 " 朕知道了 " 纸胶带?都可以有。
△文创 - 台北故宫博物院
陆仲雁说,众多博物馆文创衍生品中,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 " 翠玉白菜 " 是最受欢迎的。设计师们把它设计成小品,设计成伞,设计成美食 …… 甚至,在餐桌上真的可以吃到 " 翠玉白菜 "。不仅如此,设计师们还把青花龙纹天球瓶上的纹饰搬到了餐桌上,设计成碟子的纹样,特别雅致。
△文创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如今,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创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美食、时尚等等。" 陆仲雁介绍,台北故宫博物院还和多方合作,拍摄纪录片、动漫故事等等,多条路径 " 出圈 "。
潮玩,当文创跨界,把宝藏 " 穿 " 身上
近年来,借助跨界的力量,博物馆的文化、历史、艺术与美正在走出展厅,走近公众走向不同的社群,国潮文化也在走进人们日常生活。
△文创展台
在现场 " 源 · 创 " 文创展区内,莲鹤方壶 3D 立体拼图、" 日己觥 " 暴风瓶、" 壹梦红楼 " 女鞋、港珠澳大桥 3D 便签本 …… 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很多文创不仅美观更是兼具实用性,不少博物馆也在将自己的文创产品融入生活。
△文创 - 河南博物院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化产业部主任、陕西历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慧介绍,近几年博物馆结合自身资源,开发出的 " 皇后之玺 " 异形交通卡、灵兽系列文创雪糕、" 鎏金醉梦 " 系列彩妆等,都很受粉丝喜爱,让博物馆文化从 " 殿堂 " 走入老百姓的 " 日常 ",这样的转换也很符合现代年轻一代的消费需求。
△文创 - 陕西历史博物馆
" 现在雪糕和盖章成了博物馆标配,但其实博物馆文创还可以‘玩’得更多元。" 赵慧说,比如陕西历史博物馆搭乘社会企业的航船,文创产品通过跨界合作,联合中乔体育 " 乔丹质燥 " 子品牌,以 " 吉时已到 "" 唐运会 "" 万国来潮 "" 花舞大唐 " 为主题的四个季度 " 唐 " 主题联名产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入潮流文化中," 唐 " 主题鞋、帽、衫等产品,深受年轻人喜爱。
" 还有与周大福联合推出的‘盛世华彩’主题贵金属文创,将大唐的华彩化作一缕设计,一丝工艺,在黄金饰品的方寸间展现。" 赵慧说,此外陕西历史博物馆的 IP 唐妞等也在不断挖掘可能性,通过文创开发,他们触及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生动地讲述着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与中国力量。
现代快报 + 记者 宋经纬 胡玉梅 / 文 牛华新 钱念秋 / 摄 钱念秋 / 视频
(编辑 周冬梅 校对 张静超)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