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新媒体人滇西行联合采访团在瑞丽口岸合影。
华夏经纬网9月8日讯:(记者 李昕)民族和谐的生态画卷;古今“丝路”的绵延发展;滇西湎北抗战的波澜壮阔;翡翠边贸的神秘繁荣;非遗文化的生息繁衍……多民族风情在这里融合发酵,中缅异域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这是几天来两岸新媒体人眼中收获的七彩云南。
9月1日至7日,“坐上动车看边关 探寻历史话发展”——两岸新媒体人滇西行联合采访活动深入探访云南保山、腾冲、龙陵、瑞丽、芒市等地,共同见证边疆民族地区沿边开放、乡村振兴等建设成果,感受七彩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及非遗传承,一起追怀远征军记忆,探寻两岸共同的历史联结。来自中华卫视、中国时报、东森新媒体等台湾媒体记者,及若干台湾自媒体达人纷纷表示,行程之后也要继续用多种方式向台湾同胞介绍七彩云南,让更多人了解在祖国西南边陲正在发生的悄然蝶变。
破解民族村寨的“幸福秘码”
3日,在位于云南保山腾冲清水镇的司莫拉村寨,两岸媒体人一起走入佤族民家,深入了解当地脱贫奔小康的“幸福秘码”。司莫拉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古村落,佤族话里意为“幸福的地方”,然而实际上仅仅几年前这里还是当地的最贫困村。在政府引导下,昔日的贫困村寨如今已“变身”国家AAAA级景区,大力发展“农旅联姻、三产融合”。
司莫拉建立了幸福佤乡旅游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每个村民都是股东,连续三年实现分红。据村委会主任赵家清介绍,“2022年司莫拉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19000元。”两岸媒体人行走村中,一边吃着佤族特有的糍粑,一边听着激昂的木鼓之声,感受佤族特有的民族文化。看到村里随处可见的“幸福”字样,台湾媒体人纷纷表示,切实感受到了村民身上幸福的光辉。
两岸新媒体人滇西行联合采访团在德昂族出冬瓜村合影。
6日,两岸新媒体人的脚步来到德宏州芒市三台山乡的出冬瓜村。三台山乡是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而青山环抱的出冬瓜村,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清,是全国最古老的德昂族寨子,保存相对完好的德昂族文化元素随处可见。
记者了解到,在乡村振兴的政策春风下,这个原来隐在山中的“宝藏”村寨焕出了勃勃生机,走出了一条“乡村文旅+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近年来东西部协作的沪滇帮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等项目,相继落地在出冬瓜村。据三台山乡长包旭强介绍,“光出冬瓜村用于整修道路,及整顿村容村貌的拨款,就达到了5000万元。”
另外,针对德昂族非遗载体众多,且保存完整的特点,政府出面积极申报各级非遗传承,德昂族的“酸茶”、“水鼓舞”等非遗文化逐渐受到关注。“现在出冬瓜村成功申报了两位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每人每年补贴万元。”
品着这里特有的酸茶,台湾媒体人们似乎从这“久久回甘”的回味中,体会到这些佤族乡亲当下新生活中的甜蜜滋味……
见证包容、开放的边关活力
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战略机遇,在腾冲、瑞丽这样的边境城市,也不乏台胞台商的身影,“乎壳咖啡”品牌负责人林铭达就是其中之一。2日,两岸媒体团在腾冲新寨村见到了这位台商。
“新寨村恰好处于出精品咖啡的黄金纬度,所以也成为我们种植咖啡的首选地。”目前他先后在腾冲承包了3000余亩地,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合作,采用“村委会+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方式,推广种植铁皮卡、波邦等优质品种,全村咖啡种植良种覆盖率达98%。“咖啡树三年成果,虽然现在还没到收获期,但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媒体团驱车来到距离瑞丽市区约10公里处、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的“一寨两国”。这个傣族村寨,被国境线一分为二。坐在中方银井寨沟渠边的秋千上,稍一用力就在空中荡到了缅甸,已经67岁的台湾资深媒体人黄阿原,也忍不住随着秋千的起落激动大呼,“我出国了,我又回国了~我出国了,我又回国了!”
边界外的牵手,台湾自媒体达人张婉柔与知名音乐人陈宏铭在中缅国界栏杆处合影。
“一寨两国”的边境亚热带风光和浓郁的异域风情,让两岸媒体人们留连忘返,在一井两国、一屋两国、一院两国等处纷纷打卡留念。“看到了包括金色的缅寺、佛塔等等很多异国风情建筑,然后再低头看到水沟、竹篱这样的两国分界,才惊觉自己脚下踩的其实还是祖国的领土。”台湾自媒体美女张婉柔这样描述她的新奇感受。
而台湾自媒体人“寒国人”则大力点赞瑞丽街头的中缅胞波24小时智能图书馆(注:中缅胞波图书馆,又名国门书社,胞波是缅语亲戚的音译,现在成为中缅人民间的亲切称呼)。“没想到在瑞丽这么遥远的城市,看到这么功能齐全的自助图书馆,而且不是只给大陆同胞们使用,还提供给来自缅甸的朋友使用,我觉得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大国气度,和中缅间的胞波情深。”
在瑞丽口岸(姐告国门),媒体团看到很多边民在排队过关,关口内外车水马龙。“刚刚很明显有几个骑小电驴是来自东南亚的,可以看出疫情之后随着边境的整体开放,边境的人流也慢慢的回来,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画面。”“寒国人”表示。
台湾东森新媒体资深记者任以芳,特意采访了从缅方出关的人,“了解到中缅很多边民会进进出出,做些小生意,刚好也有一个带小孩的缅人妈妈过关来找工作,说在缅甸大概一天工资只有20块钱人民币,但是来到大陆这边打工可以有50块钱到100之间的收入。我觉得很不错,证明边贸或是劳工交流,促进了两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每到一地都要用无人机飞一飞的“寒国人”表示,“没想到像腾冲、瑞丽这样的边境城市,可能只是五线或六线的小城,城市规划和绿化都做的这么好,我希望把这些讯息,带给更多台湾朋友。”
于昔日抗战风雷中听两岸呼声
从腾冲的国殇墓园,到龙陵的松山战役遗址,再到畹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两岸新媒体人滇西行联合采访活动的行程犹如“拼图”一样,一步一步拼出一幅“全民族抗战”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的历史画卷。
南洋机工抗日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以南洋机工抗战为主题的纪念馆,用以纪念抗日战争期间响应祖国召唤,从南洋回来在滇缅公路上抢运物资的3200多名南侨机工而设立。展现了南侨机工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命运紧紧相连的爱国主义精神。
“可以看到当民族处于危亡之际,那中国人不管身处国内还是南洋或是台湾,都会放下身家性命,义无反顾共赴国难。那种民族精神和凝聚力,令人震撼和动容。”台湾中国时报大陆新闻中心副主任蓝孝威表示。
两岸新媒体人滇西行联合采访团参访南洋机工抗日纪念馆。
“其实台湾也有很多像邱逢甲一样的抗日志士,渡过台湾海峡来大陆这边投身抗日。刻意回避这些史实,对这些人的后代是不公平的。改写教科书更相当于是把自己的根完全斩断,对当下的台湾孩子们形成正确的史观和两岸观都非常不利,所以我觉得媒体有责任将真相讲出来。”
台湾资深媒体人,世新大学教授刘玉林表示,“以往会认为一个国家的大业,可能主要是靠自己的国人来完成,而实际上也要靠很多没有生活在本土的爱国志士的参与。当年南洋机工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修建起抗战大动脉一样的滇缅公路。我们会不由想像,生活在现代和平年代的人,是否还具备这种直面死亡的勇气。台湾年轻人也非常有了解这些历史的必要。”
“而且有一点是肯定的,身为中国人,那么不管生活在哪,我们的中国心是一致的,同文同种也有着同样的信念,相信最终也会走到一起来。”刘玉林表示。(完)
相关链接
“坐上动车开边关 探寻历史话发展”——两岸新媒体人滇西行联合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一段珍贵的两岸记忆——两岸新媒体人在滇西纪念馆缅怀中国远征军
两岸媒体团“热”探腾冲:台湾网红为何为热海温泉疯狂“打CALL”?
台湾媒体人心声:松山硝烟仿如昨日,这是一段绝不容忘却的记忆!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