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经纬网10月30日讯:10月17日至24日,由河南省台办主办的“最美河南”两岸媒体联合采访活动成功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21家媒体及台青自媒体的32名记者与自媒体人围绕“强信心·最美河南”这一主题,以宣传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主要内容,聚焦“两个确保”“十大战略”,以河南之“最”为媒介,深入郑州、漯河、周口、商丘、开封等地,探寻源远流长的文化根脉,感受生机盎然、振兴腾飞的“最美河南”。
文化河南:汲取先贤智慧,触摸最古老的河南,厚重文化让两岸同胞心更近、情更浓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中原文化之约:一路上,两岸记者跟随讲解员,边看边拍,边记边想。走进黄河博物馆,深入感悟悠久灿烂的黄河文化;来到太昊陵,探寻“人文始祖”伏羲氏先天八卦派生万物的本源;参观太清宫、老君台,聆听中国哲学经典《道德经》的奥义;行走在清明上河园、开封府和龙亭公园,身着汉服行于汴水虹桥之上,感受“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时光倒流之感;来到大河书局纬五路一小阅读中心,体会书香河南的文化意蕴。这一幅幅扑面而来的文化画卷,一件件古老珍贵的文物古董,给两岸记者们带来同根同源、血浓于水的心灵震撼。
来到黄河博物馆,讲解员通过图片、录像、图表、工程模型、实物标本等向两岸记者们展示和介绍了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的地理、地貌、气候等自然概况,人类活动所产生的黄河文化,以及水旱灾害、河患治理、水资源开发利用、黄河远景规划等。让两岸记者更加深入了解黄河的历史、水利科学知识及人民治黄成就。
两岸记者采访河南黄河河务局办公室副主任祖士保
周口太昊陵,为中华人文始祖伏羲而建,两岸媒体在苍苍翠柏和巍巍大殿之间,体会同文同种的情感。院内,一棵栽种于宋代的古柏,因树干上长出一个像人耳形状的树疤而得名“耳柏”。相传,这棵“耳柏”是太昊伏羲氏用来倾听羲皇子孙心声的,海峡两岸的媒体记者们对着“树耳”诉说心愿、祈福未来。
两岸媒体人在太昊陵“树耳”旁祈福未来
台湾自媒体人陈晋卿说:“台湾像神农氏、伏羲氏,在民间其实也都还有这样的信仰。亲身来看、亲身体悟之后,其实才真正可以感受到,以前在书上读的、学的那些东西,原来其实是离我们很近很近。所以还是要两岸多多来往,然后多多交流。”
周口鹿邑,是老子出生地,这里不仅有传说中老子升仙的老君台,还有从东汉到明清专门祭祀老子的太清宫。老子《道德经》的哲学思想,至今仍影响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其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鹿邑县太清宫管委会总经理马登领说:“鹿邑县太清宫是在道教里边是全真龙门派的祖庭,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们太清宫的道长也多次到台湾地区交流。鹿邑太清宫深受台湾地区宗教届人士的喜爱,同时也是他们朝圣的一个圣地。”
两岸记者采访太清宫管委会总经理马登领
来到开封,恰逢第41届菊花文化节。菊花竞放、游人如潮,阵阵清幽花香,烘托出浓浓古都意蕴。宽袍大袖穿上身,许多台湾记者第一次亲身感受传统服装,赶忙摆造型拍照留念。
“您是来自台湾的朋友,哇,好棒,来叫我夸夸来自宝岛台湾的女婿!”“老丈人,我这厢有礼了!”在开封府,台湾电报记者江文宾成了最大的“显眼包”,经过层层选拔被“王员外”家招为女婿。生动的沉浸式体验,让他对河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说,“以往都是在我们的教科书上才知道。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可以再多花点时间来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
台湾商报社长黄义雄说:“来到这里,就好像坐了时光隧道,在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两岸就是同根同源,密不可分!”
台湾媒体人身穿汉服在清明上河园合影
中央电视台记者鲁子奇说:“走在朱柱翠瓦之下,真让人感觉到穿越了千年时光,而换上传统服装,更能体验到‘风吹仙袂飘飘举’,在清明上河园里,有很多穿着这样传统服装的小哥哥小姐姐,让人觉得真是太养眼了。我现在就去上个满妆,深度体验一下。”
台湾自媒体人陈晋卿说:“我们要把河南的故事讲好,要把两岸的故事讲好,一定不能忘了我们文化的根。”
在郑州,记者们参观了一家特别的书店,特别之处在于其有两扇门,一扇朝着马路,一扇通往校园内。大河书局董事长、总经理李建峰向记者们介绍,上课期间只打开通过校园的一扇门,校内师生可随意出入书店阅读休闲,放学后则关闭这扇门,打开外面的门,向公众开放。
两岸记者采访大河书局董事长、总经理李建峰
如今已在郑州市的15所中小学校外投入使用校园阅读中心。2017年,大河书局推出“阅读河南,书香童年”项目,并首次提出校园阅读中心的概念,作为该项目的线下载体。随后,河南省首家校园阅读中心在纬五路第二小学正式启动。
李建峰介绍称,校园阅读中心采用“两扇门”的运行模式,一扇门对准校园,保障学校实施阅读课程,开展读书活动;一扇门面向社会,与社区居民共享图书资源。
他向记者表示,校园阅读中心可为学校和社会提供“高端配置、海量资源、文化活动、智能保障、全民借阅、实践基地”六大文化服务功能,目前已经成为区域内的教育中心、文化中心、交流中心和活动中心,真正实现了公共资源的最大化使用。
多位采访团的媒体人表示,“两扇门”的阅读中心创造了浓郁的阅读氛围,有利于将阅读培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
美味河南:吃汤圆,品辣条,尝美酒,“美味”河南拉进两岸同胞的“味”距离
这是一场两岸同胞味蕾的奇妙盛宴:从三全食品、卫龙食品、双汇集团、民权葡萄酒的生产车间再到中原食品实验室,采访团品尝了最美味的河南,探访河南从“中原粮仓”“国人厨房”到“世界餐桌”的华丽转型。
在郑州,三全食品家喻户晓,中国第一粒速冻汤圆,第一颗速冻粽子都出自三全。三全食品于2008年上市,是中国速冻食品上市的第一家企业。截止目前在全球的销量将近80亿元,覆盖了除了南极洲之外的其他三大洲,整个销售规模在速冻米面行业国内第一。
两岸记者品尝三全食品
记者们来到三全食品展厅,工作人员热情地把速冻水饺、珍珠汤圆、南瓜饼、小笼包、春卷等热销产品推荐给记者们品尝,迅速打开了两岸媒体人的味蕾。台青自媒体人王裕庆参观完水饺生产线后感慨道:“这里的设备非常先进,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科技的力量,连蔬菜都是超声波清洗!”
在漯河,漯河市委书记秦保强对两岸记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此次漯河之行,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漯河,感受中原文化之‘最’、品味万千美食之‘最’、领略开放亲商之‘最’、体验创新驱动之‘最’,感受河南发展的日新月异、万千气象。”
提起漯河,必然会想到双汇,这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全球知名肉类品牌,早已成为漯河一张发光的名片。当来到双汇总部大楼参观时,台湾和和融媒总经理张先鹏表示:“感到非常的惊讶,没想到这个地方的食品能够做到全国,甚至全世界。这也是台湾需要借鉴的地方。”
两岸记者在展厅品尝双汇食品
除了双汇,漯河的卫龙公司在辣味休闲食品行业深耕二十余年,从发明第一根辣条以来,到带动全国几万家辣条企业的兴起和发展,再到一年卖出100亿包的强势业绩,终于在去年年底赴港上市,卫龙IPO大获成功。在卫龙展厅,五花八门的产品供记者品尝,两岸媒体人与工作人员互相推荐心仪口味,分享“吃辣心得”。
两岸媒体人品尝卫龙食品
台湾和和融媒编辑方淑卿说,“卫龙是年轻人超喜欢的品牌,味道很棒,这次看到,工厂设备各方面都蛮先进的,还有许多新开发的品种,我一定带回去,让亲友尝尝。”
台湾联合报记者傅继娴挑选了几样自己没有尝试过的辣条食品,熟练地撕开包装,边吃边与同行们交流“口感”,还大方地在镜头前摆出“满足”的表情。她说,“两岸年轻人的口味其实是很相近,大陆零食的流行因素会影响到台湾。”
黄河故道情,民权河南红。来自民权黄河故道产区的老字号——民权葡萄酒,深厚的历史底蕴加之独特的品质风味,让两岸记者们品尝后流连忘返。
两岸记者到民权天明葡萄酒公司采访
来到中原食品实验室,记者们了解到,实验室于2022年9月22日正式揭牌运行,是河南省启动建设的十大省实验室之一。据介绍,实验室聚焦食品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大科技需求,汇聚河南省内外优势资源,围绕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打造国内产业高端人才聚集高地和食品科技创新高地,推动河南省从“中国粮仓”“国人厨房”到“世界餐桌”的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发展河南:聆听发展强音,感受开放河南,共同见证中原崛起步履铿锵
这是一次展现河南经济腾飞的见证之旅:在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枢纽郑州东站,设施齐全、便捷智能的服务让记者们惊叹不已。在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见证“中国制造”通过四条丝路通达天下。在宇通公司,科技感满满的纯电动无人驾驶公交车“小宇”,让大家看到了河南制造的实力。
来到郑州东站,记者们近距离感受这座“1小时覆盖河南全省,2小时连通周边省会,4小时畅达长三角”的“中原第一站”。记者们参观了候车大厅、重点旅客候车区、“心馨”服务台、医疗救助站等场所,现场感受了自助检票、旅客零换乘、空铁联运等服务内容。记者们还跟随乘客进入站台,实地查看安全升降门的使用、旅客乘降组织工作等。
两岸记者在郑州东站“心馨”服务台前采访
在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两岸记者们探寻自贸区如何打造“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并建成服务于“一带一路”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随着“两体系、一枢纽”建设取得新进展,越来越多“中国制造”正从这里出发,沿着“空中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网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据介绍,中欧班列(中豫号)累计开行超7500列,已经形成“8个出入境口岸、21个境外直达站点”的国际物流网络,覆盖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境内外合作伙伴超过6000家。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在实践中推进制度创新和开放平台建设,为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提供了新示范。
两岸记者在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采访
在宇通客车试验场,大客车在弯道上飞驰,仿佛赛车漂移,引发两岸媒体阵阵惊呼。即将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客车,正在进行出厂检测。今年上半年,宇通累计出口各类客车90000多辆,全球市占率超10%,80%的市场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
两岸记者在宇通客车试验场观看车辆测试
“时隔十年再访河南,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科技的、开放的内陆大省。”台湾商报社长黄义雄受访时表示,无人驾驶技术等科技领域是他此行关注的重点。坐在无人驾驶巴士里,灯光等自动调节的智能化、遇阻自动刹车的安全性等,让他觉得新奇,“希望充满科技感的宇通客车也能开进台湾,让台湾民众感受大陆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
台湾和和融媒总经理张先鹏说:“中国制造是非常棒的,这次看到很多的产业全部都是自动化的生产,不仅可以节省人力,也可以降低成本,我觉得中国制造这样是非常好的,而且非常非常地有前景。”
新华社记者鲁鹏说:“各地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成就亮点,河南确实魅力无穷。我想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多走多看多采访多调研,中原大地确实会给人不断以新的惊喜。”
产业河南:看各地如何发挥优势,抢抓机遇,闯出一条振兴致富新路。
这是一次河南各地产业发展的探秘之行:到黄河岸边,参观富景生态园,感受台商“老连”对农业、对母亲河的热爱和初心,努力与坚守;到“画虎村”,探寻虎虎生威的乡村致富之路;到商丘睢县,看“中国鞋都”如何成长壮大。
连万生,是黄河富景生态世界董事长、全国台企联常务理事。二十年前,他来到了黄河岸边,遇到了这片土地。当时的这里只是一片杂草丛生、荒凉的沙坑,但他仍然对这片土地一见钟情。二十年如一日,从一腔孤勇到坚守打拼,连万生从一个身家过亿的大商,变身为一个现代愚公,带领团队在这边荒凉沙坑,安营扎寨,开疆拓土。如今的黄河富景生态世界,已经建设成国家AAAA级景区,成为黄河之畔的一座大型生态园区。
两岸记者采访黄河富景生态世界董事长连万生
荷锄亦可弄丹青,纸上生金有虎雄。商丘市民权县王公庄村,有着画虎村之称,村民在荷锄之余,拿起画笔,变身丹青妙手,绘图虎雄,纸上生金,走出了一条虎虎生威的乡村振兴之路。
两岸记者跟画家王建民学习画虎
“我16岁开始正式学画,后来愈发对画虎艺术产生兴趣”,被誉为王公庄村“四大虎王”之一的农民画家王建民对记者说。他介绍,自己的“老虎画”从刚开始卖几块钱,到后来卖到数千元甚至数万元。生意越做越大、生活越来越好。在他的带动下,王公庄村的许多村民开始拜师学艺。随着更多年轻人加入“画虎”行业,又趟出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如今,王公庄全村约1400人,900多人以画虎为业。这不但靠精湛的画技,更靠敏锐的市场嗅觉,为适应消费群体的年轻化,凶猛的“猛”虎,也可以变成呆萌的“萌”虎。
台湾媒体尤其关注,在互联网直播越来越繁荣的当下,“画虎村”是怎么借力升级的。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刘依晴说,“刚刚老师有特别帮我们直播了一下,其实最主要就是说他一边在画的时候,一边可以跟他的客户或是跟他的粉丝去讲解他的画风有多细致,画作代表的意思。如果说客户真的很喜欢想了解,可以透过直播的方式跟老师做一个互动。”
来到商丘睢县,鞋业博览会正在召开。睢县拥有制鞋以及鞋材配套企业近600家,年产值超过150亿元。
在台资企业嘉鸿鞋业,两岸媒体采访团走进现代化标准化的厂房,听取企业负责人介绍生产经营情况,作为睢县第一家制鞋投产企业和实现智能设备转型的企业,嘉鸿企业在睢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壮大,目前年可生产运动鞋1000万双,产值10亿元人民币。当了解到嘉鸿鞋业把台湾制鞋经验带到大陆,并不断发展传承时,不觉地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两岸记者采访嘉鸿鞋业董事赖建宏
八天的行程,收获满满。作为河南女婿,台湾自媒体人王裕庆此行感受最深,他说,不管回来多少次河南,每一次总有新发现。河南不只是农业大省,也是经济大省、文化大省,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有连接全国和世界的“郑中心”。他说,台湾年轻人必须跳出对河南的传统认知,往内走,向深看,实地体验河南之美、河南之兴,才能更真切感受到大陆的创新创造能力。
近年来,为讲好“河南故事”和“豫台融合发展故事”,提升中原文化在两岸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从2006年开始,河南省台办聚焦中华传统文化、国家重大战略、河南发展成就等主题主线,以举办媒体交流活动为牵引,积极打造“两岸媒体联合采访活动”这一对台宣传品牌。通过经常性的交流互动,促进了两岸媒体交流融合,讲好豫台两地融合发展故事,传播好河南声音,扩大河南影响力。(河南省台办宣传处)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