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16日电 题:养老园区让牧区老人安享晚年——内蒙古锡盟的养老模式探索
新华社记者王雪冰、蒋婧
窗外寒风凛冽,屋内暖意融融。“我的腿有风湿病,进城住方便看病,还能陪两个孙子上学。”三年前,额尔敦图雅和丈夫告别冬季在牧场里取暖不便的生活,搬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爱祺乐牧民养老园区居住。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中东部,是典型的草原牧区,下辖的旗县市(区)中有11个牧业旗县,有60岁及以上老人19.8万人,其中牧区老人占20%,做好牧区养老服务工作十分重要。
“牧区地广人稀,气候寒冷导致牧区老人关节病频发,进城养老、就医和育幼的需求很大。”锡林郭勒盟民政局局长阿立达尔图说。
2014年,为解决牧区老人居住分散、服务半径大、覆盖能力有限等难点,锡林郭勒盟探索推出“集中居住、养老育幼、政府扶持、多元运营”的特色牧区养老服务模式,建立了适合牧区老人需求、民族特色浓郁、功能设施完善的普惠性养老项目——养老园区。
志愿者们正在为老年人理发。新华社记者王雪冰 摄
额尔敦图雅一家租住的是一套60平方米的公寓,除日常水电费外,每年仅需支付租金4700元。“我们园区现在住着627位老人,所在社区可以为入住老人解决陪读、孩子入托和上学等问题,比在社会上租房划算多了。”爱祺乐牧民养老服务中心经理黎光说。
牧民养老园区实行公租房与廉租房并轨运行和政府统筹管理、企业承包经营的模式,园区内餐厅、娱乐室、医疗中心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入住养老园区的老人不仅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丰富的娱乐活动和专业的养老服务也为晚年生活增色添彩。
记者在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阿音奈养老园区的日间照料区里看到,许多老年人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使用各式康复器具;理发室里,志愿者们为老人们免费服务;娱乐活动室内,穿着蒙古族传统服饰的老年人正在排练节目。
“现在我们每天都有活动,大家在一起弹琴唱歌跳舞,很热闹。”今年64岁的娜仁其木格迫不及待地给记者展示着手机里自己身着蒙古袍跳舞的视频,入住养老园区后,她跟老姐妹们组建了山丹舞蹈队,每天下午都要在活动室里跳舞。
“在养老园区,出门就能遇见邻居朋友,打台球、下象棋随时都有伴儿。”74岁的牧民布和哈达说,“有时候关节不舒服了,楼下就有医务人员提供按摩和理疗服务。”
牧民们正在玩传统棋牌游戏。(受访者供图)
东乌珠穆沁旗民政局局长格日勒图介绍,阿音奈养老园区推行“医养康养结合”模式,旗蒙医医院在这里设立了分门诊,派驻医师巡诊,园区内还开设健康讲座,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周到的卫生健康服务。
身体条件好的老年人总是闲不住,主动要求承担公寓楼道里的卫生保洁工作,“我们按照老人负责的楼层数,给他们每月每层600元的工资,老人们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维持着公寓的整洁。”阿音奈养老园区负责人那仁朝格图说。
目前锡林郭勒盟共有8个牧区养老园区,可入住老年人3518人,入住率达100%,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和西乌珠穆沁旗牧区养老园区还在升级改造,这些园区全面投入使用后,牧区养老园区将新增养老户数1078户,并实现入住老年人基本信息数字化,形成全覆盖、无盲区、保姆式的智慧服务模式。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