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1月29日电 题:大陆冰雪世界升腾起炙热两岸情
新华社记者石龙洪、齐菲
凌晨四时许,天寒地冻,屋外还是一片漆黑。吉林省舒兰市二合村的村民们早早起床,准备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客”——90多位台湾青年。
车门一开,音乐响起,村民们扭着东北大秧歌,热情迎接宝岛“小凤梨”的到来,现场一片欢腾。
品尝特色美食、体验冰雪乐趣、广交好友、感受大陆经济社会发展……23日至28日,参加全国台联第三十届台胞青年冬令营的台青们走进吉林,在冬日里感受最炙热的两岸情。
大陆同胞热情无比
这是台青杜玉洁第一次来东北。“村民们这般欢迎我们这群陌生人,让我很惊讶,被无比的热情感染。”一下车,她不由自主加入秧歌队伍,尽情跳了起来。
在北方,包饺子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仪式。二合村村民招待台青们包起酸菜、猪肉大葱等各种馅料的饺子。热气腾腾间,首次见面的村民与台青欢声笑语,仿佛相识已久。“大家像家人一样聚在一起,年味十足,热闹温馨。”杜玉洁说。
冬令营营员们在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的冰面上玩雪圈漂移(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台湾少雪,对大多数营员而言,冰雪是“圣洁而神秘的存在”。第一次看雪、上冰、滑雪、打雪仗……一次次刷新了“人生第一次”。“好冷,好美,好酷!”他们不断发出感叹。
在查干湖,冬捕时间已过,当地为营员们特别办了一场“祭湖醒网”仪式,合影时工作人员提醒“请让台湾同胞先来”;在松原市,营员们感受到蒙古族隆重的欢迎礼——敬下马酒、献哈达;在长春市,文旅部门鸣放鞭炮欢迎营员,备好冻梨、糖画、冰糖葫芦,送上春联和新春祝福……
体验不断,感动不停。“热烈欢迎台湾‘小凤梨’!”一遍遍在耳边响起,台青们心中暖意升腾。
“这个寒冷冬天,我遇到了一群热情如火的人,感到无比温暖。”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学生孙乔瑄写道,“这是我第一次过有雪的冬天,人生的四季图景齐全了。”
了解真实大陆
体验汉服配饰制作、品味东北民俗风貌与历史文化、走进“雪乡”感受乡村振兴、了解大陆汽车产业发展……对营员们而言,这趟旅程不仅有冰雪,更是一次丰富多彩的发现和感受大陆之旅。
为帮助营员深入感受文化魅力,此次冬令营注重实操体验。在吉林大学,营员们着汉服、做发簪、绣荷包;在松原市,他们体验渔猎文化,领略“人工凿冰、马拉绞盘、冰下走网”最原始的捕鱼方式,还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皮制作技艺。
经过几个小时的尝试,台青林芊彣亲手缝制了一个鱼皮画吊饰。“每个步骤都充满趣味和惊奇,让我感受到大陆对文化的坚守和传承。”她说。
走进一汽红旗文化展馆,营员们被一辆辆红旗汽车吸引,了解到这些车都是自主研发的成果,感受到科技赋能汽车产业发展的力量。台青黄茗敏说:“亲身感受大陆汽车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真让人敬佩。”
冬令营营员在吉林省舒兰市二合村学包饺子(1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经过一系列参访,台青郭品贤说,眼见为实,今天大陆的城市和乡村发展建设日新月异,更新了他的认识。
家在台湾屏东县的台青蔡依蓁是个“首来族”。“来了才知道大陆的真实模样,如此新奇,充满创新活力,与许多台湾媒体的报道大不同。”她说。
“这次旅程让我大开眼界,收获良多。”台湾中原大学学生郑雅云说,从大陆的经济社会发展里,能够感受到一股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令人倍感激励。
相约未来
吉林大学学生王可为是冬令营的一名大陆志愿者。他记得,有一次火锅晚餐,自己在铜锅上将粉丝烤出各式形状,引起台湾营员的兴趣。大家纷纷模仿,摆出一桌即兴“粉丝宴”,场面十分有趣。
“台湾同学很活泼,富有活力。我们交流起来没有隔阂,很快就融在一起。”王可为说。
整个行程里,两岸青年有聊不完的话题,不时冒出“台湾腔”的东北话,引来哄堂大笑。
台湾政治大学学生吴侑庭说:“大家来自不同地方,却能产生许多共鸣。这趟旅程结交不少新朋友,是我最大的收获。”台青杜佩蓁认为,两岸朋友面对面交流,更有助于了解彼此,增进感情,相约未来。
冬令营最后一天,营员们总结行程。一张张生动图片、一段段精彩视频,记录下难忘记忆,也引发思考。
冬令营营员罗正浩(右)和张畯在吉林省松原市鼎润文化创意产业园展示他们制作好的鱼皮项链(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若仅是透过网络冰冷的信息去看对方,就无法传递和感受那份真实的温暖。”台青郁家欣说,要将此行所看、所思、所想与家人朋友分享,让更多人了解大陆的真实模样。
临别时刻,大家依依不舍。“幸运的是,我们有过这段美丽旅程,还有值得期待的未来,两岸青年定会再相会。”台青廖子玮说。
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的台胞青年冬令营,是2024年首场两岸青年交流主题活动。除吉林外,还在北京、黑龙江、新疆等13个省区市设置特色分营,共吸引近500位台青“登陆”,架起两岸青年交流融合的“连心桥”。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