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岛内媒体报道,“下水典礼”5个月后,台湾首艘“自造潜艇”“海鲲号”近日整艘下水,完成“浮船测试作业”,其浮在海上的画面也首次曝光。不过,有知情人士表示,真正意义的测试之路还相当漫长。对此,有岛内网友评论嘲讽:“装一堆木头当然会浮”“沉不下去”“下水验收试航了再吹吧”“蔡英文敢搭吗”。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自造潜艇”项目小组原希望今年春节后进行海上测试,并在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卸任前交舰予海军。项目小组召集人黄曙光还曾说,将亲自带队随舰出海。但台军方官员透露,5月20日前不可能交舰予海军做战评。
有传台当局高层要求海鲲舰加速实施泊港测试(HAT)、海上测试(SAT),由台海军司令部在今年“5.20”前编列首艘量产舰预算案,但遭台海军司令唐华反对。唐华坚持必须在海鲲舰顺利完成海上测试后,再行编列后续舰预算。
报道称,蔡英文上台后,正式编列预算力求防务自主的潜舰自造,2019年动土开工,2023年9月举行下水典礼,蔡英文还亲自主持。当时,国民党“立委”马文君就批评,“海鲲”的下水仪式其实还停在陆地上、摆在船坞,并直言“‘show off(炫耀)’才是重点,潜舰只是配角!”
实际上,台当局造舰能力一直受到质疑。有媒体报道,在台湾自造潜舰计划中,零组件分三大类,台湾无法研制与生产的装备武器,如声纳、鱼雷(管)等战斗系统,被归纳在“红区”;同样不易取得,但是台湾未来有可能自制的零件属于“黄区”;“绿区”则是其他台湾能够自行生产的零组件。而“红区”几乎全部是关键系统。
据悉,“海鲲号”目前仍有许多装备未安装,几乎是空船状态,吃水也不深,露出大半个船身。“海鲲”号到台船干坞坐墩后,将装设电瓶、潜望镜等设备,以及进行动力等测试,一切符合标准后,才能出海测试。
台海军成功级舰退伍舰长黄征辉说,“海鲲”舰去年根本未达下水标准,待在海昌厂5个月,也都未碰到水。这次台船宣称要将舰体移置到小干坞坐墩,装设潜望镜、桅杆、电瓶等,但这些装备在海昌厂其实就能实施舣装。不理解将“海鲲”舰移置另一干坞泛水后,再放掉水,再进行舣装有何必要?
他表示,当年自制的成功级巡防舰原型舰,有现成完整设计图,从完成港试、海试到成军需要19个月,而“海鲲”舰是研发船型,许多测试如音源等至今都还不知如何从事,若能从现起到明年一年内完成各项测试成军,堪称达成世界纪录。
曾任台军潜舰训练中心教官的王志鹏还说,从“海鲲”舰外观察,存在自动诱标系统预留孔、车叶比例稍小,高转速车叶有噪音方面的疑虑。他认为,未来“海鲲”舰港测到海试完成,至少需要近一年时间。
台湾从2016年启动了所谓“潜舰自造”计划,但该计划自启动以来屡屡受挫:先是与荷兰洽谈潜艇外壳专利碰壁,打算向日本购买封存潜艇又没了下文,还被爆出技术顾问是来自直布罗陀的“皮包公司”。
由于这艘台湾自制潜艇的核心技术几乎全部来自外部,它们之间是否匹配、能否有效运作,一切都是未知数。因此关于“海鲲”号的具体性能,各方并不看好。美国“动力”网站称,去年9月亮相的“海鲲”号潜艇的围壳加工质量“可能达不到最高水平”,而最新的照片也并未能完全推翻这些观点。没有证据表明“海鲲”号安装有可以提高水下探测能力的拖曳声呐阵列,以及能大幅增加水下潜航时间的空气独立推进(AIP)系统。
《台湾邮报》称,“海鲲”号围壳上的坑坑洼洼引起各界讨论,台船公司和台军宣称是所谓“瘦马现象”,即“外层钢板因无肋骨支撑出现微凹陷状”,“均为正常现象”,但批评者称,日本潜艇就没有类似情况,质疑是台船公司电焊技术还不达标。此外,“海鲲”号能否浮在水面上只是最基本的指标,它未来最重要的挑战在于能否潜入300米以下的水深,以及能否发射鱼雷以及潜射“鱼叉”导弹。
显然,这艘依靠多方技术拼凑出来的潜艇,真实战力恐怕难以满足台军设想。
来源:中新网、台湾《联合报》、中时新闻网、台湾TVBS新闻网、台湾《自由时报》、《台湾邮报》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