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遏华反华!美日加速军事一体化

持续遏华反华!美日加速军事一体化
一段时间以来,美日加紧军事勾连,渲染阵营对抗,以莫须有的“中国威胁”为借口,搞有针对性的“小圈子”,完全是逆时代潮流而动。日本曾步入军国主义歧途,发动侵略战争,犯下严重反人类罪行,给地区和世界带来深重灾难。如今非但不认真反省,反而再次表现出强军扩武的危险态势。

95546_700x700

  5月中旬,美国驻日大使伊曼纽尔乘坐美海军陆战队运输机抵达与那国岛。鉴于与那国岛是日本最西端的岛屿,也是自卫队在所谓西南地区开展警戒监视活动的关键据点,美国大使的此次出访备受关注。

  近年来,日本自卫队在与那国岛重点部署了两支力量。一是警戒监视部队。早在2016年,日本即在该岛开设驻地,成立编制约160人的“沿岸监视部队”。其隶属陆上自卫队西部方面情报队,下辖雷达班、监视班、警备排和后方支援队,负责全天候监控附近舰机动向。2022年4月,日本航空自卫队西南航空警戒管制团所属第53警戒队一部约50人也进驻该岛。

  二是电子战部队。今年3月,日本陆上自卫队在该岛部署了一支约40人的电子战部队,专门负责收集分析周边舰机发出的电波、监听通信和干扰雷达。这支新部队的成员,抽调自2022年3月成立的陆上自卫队电子战司令部下辖的第101电子战队和第301电子战中队。日媒称,位于冲绳那霸、知念和与那国岛驻地的3处电子战分基地,将共同构筑日本所谓的“西南电子岛弧”,并陆续换装能干扰导弹和无人机的新型设备。

src=http _x0.ifengimg.com_res_2021_E2F9DA59CF33C6F3CD99DD8567836C926B02DF23_size208_w1080_h633.jpeg&refer=http _x0.ifengimg.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

  为加强对上述部队和驻地的防护,日本防卫省计划在2025年将与那国岛驻地面积扩张约60%,新建射击场与弹药库,并部署装备03式中程地对空导弹(加强型)的陆基防空导弹部队。该岛机场已被列为“军民共建共用试点基地”。

  美国驻日大使伊曼纽尔在与那国岛停留了4个多小时,同当地官员及渔民代表见面,视察了该岛最西端的灯塔,并进入自卫队基地同日方进行磋商。伊曼纽尔声称,此行旨在彰显美日同盟的“威慑力”。随后,他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自己“是第一个访问与那国岛的美国驻日大使,但预计不会是最后一个”。日本官方称,这是“自1997年有相关记录以来,美军飞机首次降落与那国岛机场”。

63d0f703918fa0ecab023adc4e3ee0e23f6ddb54

  其实,早在2022年11月日美举行“利剑”年度联合演习期间,与那国岛即已作为主要参演场地,首次出现驻日美军的身影。当时,美海军陆战队搭乘自卫队的运输直升机,从位于冲绳本岛的那霸基地起飞进入该岛,随后换乘自卫队装甲车向演习地开进,并在岛上设立“联合战术协调中心”。

  目前,日本在西南方向的军备建设仍在提速,该地区的奄美大岛、冲绳岛、宫古岛、石垣岛和与那国岛等岛屿上,均部署有“反击能力”不断强化的预置守备力量。日本右翼团体炒作称,与自卫队强化西南防卫相对应,伊曼纽尔的到来,预示着美日“将在与那国岛实施更为复杂的联合军事行动”。评论人士指出,美国大使这次“罕见访问”,对日本岸田政府发出了信号,即“美国希望日本对美国的追随和支持不要停留在口头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上”。

  随着日美持续强化军事一体化,两国在日本西南方向共用机场和港口等设施,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引发当地民众强烈反对。长期以来,冲绳美军基地带来的安全事故、飞机噪音和犯罪等问题,严重影响日本民众日常生活。美军一向自诩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却在“治外法权”荫庇下肆意妄为。美国号称是在保护盟友的安全,实际却将盟友领土变为“对抗一线”,成为盟友的“威胁源”。

  对于伊曼纽尔搭乘美军飞机到访与那国岛一事,日本冲绳县知事称:“根据冲绳县的一贯方针,除紧急情况外,应避免美军使用民间机场。在县政府再三要求下,美军飞机仍使用与那国岛机场的做法,令人非常遗憾。”不少日本当地民众也举行抗议集会,喊出“不要将我们的岛屿变为军事要塞和战场”“美国海军陆战队不要来”等口号。

合研高超音速武器拦截器

  据日本媒体报道,岸田政府与美国正式签署协议,决定联合研发一款针对高超音速武器的新型拦截器,以提高两国的导弹防御能力,将在2035年左右进行战斗部署,用于在高超音速弹头长距离滑翔阶段实施拦截。因此,拦截器实际上也是一种高超音速导弹,不仅要在拦截时进行长距离高速飞行,还要针对高超音速滑翔弹头的轨迹变化快速作出反应。

  根据协议,美国将在诺斯罗普·格鲁曼和雷神公司两家参与预研的企业中,选择一家作为主承包商,日本则计划在2025年3月前选定主承包商。在分工方面,美国主要负责目标追踪和锁定系统研发,日本负责火箭发动机和弹头部动力系统研发。在资金方面,美国导弹防御局估算,该项目研发总成本将超过30亿美元,其中日本出资10亿美元。

     日本防卫省表示,日本已在2024财年防卫预算中编入757亿日元(约合4.9亿美元),用于该项目开发和测试。在实际应用方面,该拦截器将部署于日美现役“宙斯盾”驱逐舰,可使用MK41垂直发射系统发射,并集成到“基线”-9版本“宙斯盾”系统中。

405753

  外界认为,日美两国联合研发新型拦截器,主要有两方面考量。一方面,加快研发速度。当前,日美两国的主要导弹防御系统无法应对高超音速导弹的变轨突防。日美两国急于补足现有防空系统存在的短板,但两国在高超音速导弹研发上存在技术缺陷。日美两国此前曾联合研制可拦截射程5500公里以上中远程导弹的“标准”-3 BlockⅡA拦截弹,双方在反导武器研发方面具备一定合作基础。此次选择共同研发新型拦截器,意在通过技术合作降低研发难度、缩短研发时间,并分摊研发成本。

  另一方面,提升同盟互信。近年来,随着亚太地区安全格局不断演变,日本寻求深化对美军事同盟关系,并将加强同盟内部武器装备互操作性作为重要课题。美国也视日本为亚太地区的重要战略锚地,双方不断通过联合演训和武器装备研发,向外界释放所谓盟友决心。日美两国声称,共同开发高超音速武器拦截器,建立在两国长期导弹防御合作基础上,有助于加强日美同盟的威慑态势。此外,日本参与高超音速武器拦截器的研发,还意在通过加深合作,进一步突破武器装备出口限制,并增购更多“宙斯盾”系统,为全面解绑军力铺路。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国防部网、中国国防报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