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8年,日本便成为北约9个“全球伙伴”之一。2012年底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再度执政后,积极发展与北约关系,双方不仅高层互访频繁,安全合作也不断深入。2013年,日本首次与北约签署共同政治宣言,双方同意围绕打击海盗、救灾、反恐等方面开展合作。
2014年,安倍访问北约总部,与时任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共同发表《个别伙伴合作计划》(IPCP),成为日本与北约关系的指导性文件。此后,双方还对该文件进行修订,提出包括网络防御、海洋安全、军备军控、防卫技术等9大优先合作领域。
基于该文件,双方开展了一系列具体合作。2014年,自卫队与北约海上部队在索马里海域两次举行联合反海盗演训;2018年,自卫队与北约第1常设海上部队实施联合训练;2019年,日本防卫省向北约网络防御中心派员常驻,并开始向北约海事司令部派遣常驻联络官。此后,日本连续正式参加北约网络防御演习。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日本借机强化与西方阵营的战略捆绑,同北约的互动更加频密。2022年6月,岸田文雄作为日本首相首次参加北约峰会。去年7月,再度出席北约峰会的岸田文雄,与北约签署《个别针对性伙伴关系计划:2023-2026》(ITPP),该合作文件提及网络防卫应对、太空安全保障等16个领域的合作,还明确自卫队将深度参加北约演习和联合行动,标志着日本与北约的安全合作大幅升级。
在日本和北约走近的过程中,北约“亚太化”与日本“大国化”互为驱动,双方的战略野心相互契合。就日本而言,乌克兰危机发生后,日本追随美欧对俄采取严厉的制裁举措,引发俄方强烈不满。日俄关系重陷紧张之际,日本认为自身面临的北方安全压力增大,从而开始主动向北约寻求安全保障。
就北约而言,同俄罗斯矛盾激化后,也亟需拉拢外部势力壮大与俄对抗的声势。为了服务“全球转型”战略需要,北约还试图在东京建立首个亚太地区联络处,谋求以日本为跳板,深度介入“印太”事务。
与此同时,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为撮合日本和北约发挥了关键作用。2021年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着力重塑其全球同盟体系,一手拉拢全球盟友推进“印太战略”,服务对华战略围堵的需要,一手谋求打通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和亚太同盟体系,实现“两洋联通”,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美国将日本与北约定位为西太平洋和大西洋同盟体系的两大“基石”,希望二者替美国分担战略压力。
日本则将乌克兰危机视为其彻底挣脱战后束缚、向全球拓展“大国影响”的难得机会。日本国内右翼保守势力借乌克兰危机大肆渲染外部威胁,鼓噪修宪加强军备。日本政客还炮制出“今天的乌克兰可能成为明天的东亚”谬论,大肆宣扬“欧洲安全与印太安全不可分割”。借助同北约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协调行动,日本政府不断推动武器装备输出方面的突破。
去年4月,日本出台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OSA)制度。日本对乌防卫装备援助的范围从最初的防弹背心、头盔、地雷探测设备、发电机等扩大为军用车辆、无人机侦测系统等。去年12月,岸田政府进一步放宽《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为出口杀伤性先进武器装备打开了方便之门。
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短期内日本尚难成为北约正式成员,但在美国强化同盟体系、推动所谓“大国竞争”的背景下,日本与北约在传统安全以及网络、太空、信息、产供链、关键技术及基础设施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双方正尝试构建一种不同于传统军事同盟关系的新型“类同盟”安全关系,其产生的外溢影响不容小觑。
首先,“北约亚太化”将加剧国际社会阵营化趋势。北约作为冷战时期阵营对抗的产物,本应随着冷战结束而消亡。而冷战后北约要维系存在,就必须通过不断挑起争端、制造安全风险,来为其存续制造正当合理性。当前“美主日从”推动“北约亚太化”的发展,同样必须通过渲染“外部威胁”,炮制“民主对抗威权”等阵营对抗的叙事来实现这一目标,这势必加剧国际社会的震荡及割裂程度。
其次,“亚太北约化”将恶化亚太安全局势,阻滞区域一体化进程。亚太地区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得益于各国排除意识形态干扰,尊重多样性,践行包容、开放的合作理念。
美日将北约引入亚太,挑动地缘矛盾对立,导致朝鲜半岛及台海、南海等矛盾升温,使“新冷战”阴云笼罩东亚上空。以东盟为代表的地区中小国家被大国对抗的风险所裹挟,面临选边站队的困境。最近,美日积极拉拢域外势力介入南海,怂恿支持菲律宾采取挑衅行动,严重威胁地区的和平稳定。
此外,与北约深度勾连恐将激活日本的破坏性能量。日本为满足“政治大国”的一己之私,以邻为壑,将外部势力引入亚太,挑动矛盾对抗,不仅增加了日本与邻国的信任赤字,也使地区发生军事摩擦和意外冲突的风险上升。
从历史上看,日本对外战略中充满冒险主义和机会主义色彩,容易走极端。当前日本国内右翼保守势力主导政坛,谋求扩军备武的民粹主义风潮抬头。鉴于日本始终缺乏对侵略历史的深刻反省,随着和平宪法的制约被逐步架空,“军事大国”进程提速,日本国家发展走向中包含的危险倾向不断凸显,应当引起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