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1月6日电 中国自然资源部6日发布《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2024》,这是中国首次以公报形式全面反映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据悉,《公报》共4.7万余字,主要包括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实践、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国土空间自然生态评价、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行动、绿色地球中国贡献五部分内容。
《公报》评价了中国自然生态基本国情,发布了大气水、地表水、海水、成土母岩(质)、土壤、气温等自然生态背景状况,林地、草地、湿地、耕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特征,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沙化、土地石漠化、冻融型土地退化、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土地损毁、海洋生态灾害等生态风险状况,陆域生态基础分区、近海生态分区及特征,为分区分类、科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基础支撑。
《公报》显示,中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逐步由单一要素向系统治理转变、由工程措施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由末端治理向全链条管理转变、由依靠财政向多元化投入转变,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据自然资源部消息,“十三五(2016年)”以来,部署实施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480万亩,整治修复海岸线近1680千米、滨海湿地超过75万亩,红树林地面积已增长至45万亩。
据悉,截至2023年,中国实施“三北”工程45年来,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2万平方千米、治理退化草原85.3万平方千米,工程区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5.1%提高到2023年的12.1%。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