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水下攻防强度不断提升

2025:水下攻防强度不断提升
碧海之下,战略之地。近年来,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引发轩然大波,到乌克兰使用水下无人艇袭扰相关目标,再到胡塞武装发射鱼雷袭击红海海域船只……各方围绕水下作战域的博弈强度不断提升。面向未来,水下攻防日益呈现无人化、智能化、体系化等特征。

039dca54f2f644f3a6eba7983dc4fb47

  “我们是海军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行动部队,处于新兴技术的前沿。”去年底,在美国海军第3水下无人潜航器中队举行的交接仪式上,新任指挥官德鲁·利希滕斯坦说。

  利希滕斯坦所在的中队将接收“虎鲸”超大型无人潜航器XLE-1。该型无人潜航器最大潜深超过3300米,可自主航行数月,遂行侦察、电子战、反舰、反潜等任务。据报道,美海军计划在2026到2029财年间每年采购1艘“虎鲸”。这表明,美海军已将超大型无人潜航器视作水下战斗力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

  除“虎鲸”外,美海军还先后研发了“刀鱼”“蝠鲼”等30多种水下无人潜航器。专家表示,这些无人潜航器可有效执行多样化任务,并与其他装备协同作战,丰富了水下攻防的样式。

2da3283faf1b483b8018d9cf750d79f13631

  俄罗斯、德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也在加快推进无人潜航器发展。其中,俄罗斯研发的“波塞冬”核鱼雷最大下潜深度超过1000米,可充当核报复的利器。德国海军于去年底测试了“蓝鲸”无人潜航器。印度于去年9月宣布建造排水量约百余吨的无人潜航器,以增强水下作战能力。澳大利亚推出“幽灵鲨”无人潜航器,未来可与盟友舰艇协同作战。

  当前,各国无人潜航器的智能化仍主要表现在自主航行上,其在信息处理、任务规划等方面的能力尚不能比肩人类。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无人潜航器将逐渐具备自主完成更多任务的能力。

水下态势感知智能化提升

ea2728def5ed4263b0e3827c54cdb7f5

  要反潜,先探潜。为保持深海作战优势,一些国家积极加强水下监视系统建设, 体系运用水下传感器和无人潜航器等装备,水下态势感知的无人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

  据介绍,美军依托冷战时期建设的综合水下监视系统,除继续铺设水下固定监视电缆外,还在海底部署“深海可靠声学路径系统”“快速部署潜标系统”等自主水下探测系统,构建无人化、自主化的水下监视网络。在移动监视方面,美军为新一代高速水声监听船开发的远征监视拖曳阵列传感器系统(SURTASS-E),也可被配置于民用商船的集装箱中,秘密执行相关任务。

  美军还致力于将无人潜航器作为移动感知节点整合到现有水下监视网络之中。这些无人潜航器通常由核潜艇布放,可侦获潜艇声纹特征等信息数据。为进一步强化水下监视领域技术优势,美还利用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新一代海洋“物联网”。

  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也拥有美国出售的SURTASS-E系统,该系统获取的数据与美方共享,进一步扩展美军水下探测能力。欧洲同样注重建设水下探测力量。今年1月初,英国联合盟友推出“北欧守望者”系统 ,借助人工智能进行数据分析,追踪水下基础设施面临的潜在威胁。

核潜艇加快升级换代

7dd98d1001e93901ef1f15ba7aec54e736d19611

  水下博弈加剧,牵引装备升级换代。核潜艇被视为大国海军装备建设重点。数据显示,各国高度重视新型潜艇建造,年度资金投入总额有望从2024年的373亿美元逐步增长至2034年的575亿美元,这些资金大部分用于核潜艇建造。

  美国核潜艇数量庞大。其中,3艘“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设计之初着眼美苏对抗,在极限潜深、静音性能、武器搭载量等方面具有优势。2021年,该型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撞到不明物体,成为其扰乱地区稳定的缩影。

  由于战略方向的转变以及海狼级昂贵的造价,美将攻击型核潜艇发展的重点转移到造价更低的弗吉尼亚级上。专家表示,通过安装有效载荷模块、配装新型拖曳阵列声纳等方式,美持续对该型潜艇进行现代化升级。

e3d8c9a032e72e331fe1c772b21b124a1383

  在弹道导弹核潜艇方面,美海军正在加紧研制“哥伦比亚”级潜艇,首艘预计2031年服役。据报道,该型潜艇预计采购12艘,未来将成为美国三位一体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俄罗斯将核潜艇视为军备建设的重中之重。未来10年,俄计划投入约355亿美元用于新型潜艇采购。去年底,俄“亚森-M”级攻击型核潜艇“阿尔汉格尔斯克”号正式交付海军,目前仍有4艘“亚森-M”级核潜艇处于不同建造阶段。2024年,印度在第二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入役后,宣布建造两艘国产攻击型核潜艇。法国开始建造第三代弹道导弹核潜艇,首艇预计2035年交付,此后每5年建造1艘,共建造4艘。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