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经纬网2月10日讯: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从修“宪法诉讼法”到联署大罢免争议,岛内政局动荡,台湾司法机构负责人等7位大法官缺额也仍未补提名,“宪法法庭”面临群龙无首的状况,现有的8名大法官各拥山头,形成2个太阳并起的状况,其中前台湾司法机构秘书长吕太郎大法官担任审判长的审查庭,近日火速封杀政治性“释宪案”,也引起外界议论。
目前8位大法官中,以学者出身的谢铭洋及法官出身的吕太郎最资深,但台当局领导人赖清德挑选谢代理台湾司法机构长负责人,也让谢吕2人成为“宪法法庭”2个太阳,各自拥有不同的见解及主张,带领着不同派别的大法官。
2024年11月1日许宗力等7大法官任期届满后,再加上台当局领导人提名7位大法官遭立法院否决,目前“宪法法庭”8名大法官,分由谢铭洋、吕太郎及杨惠钦担任3个审查庭的审判长,分别负责审查声请“释宪”案件是否符合受理要件。
审判长谢铭洋是智慧财产法学者,吕太郎、杨惠钦分别是民事法官、行政诉讼法官出身,因人数不足,尤伯祥大法官身兼2个审查庭的法官;8名大法官中,蔡宗珍是宪法学者,先前承审台湾立法机构改革案,法律见解及政治立场相当明显。
大法官蔡宗珍及朱富美由吕太郎担任审判长,承审高院法官对高虹安案的“释宪”声请,法官郭豫珍等人写了逾万字的声请“释宪”书,认为高担任民意代表时挪用的费用恐非“薪水或公款”,不构成贪污罪。但3位大法官1个多月期间,没有去函相关机关调查或请专家学者进行法律鉴定,就以一致决火速裁定不受理,让高虹安涉贪案回到刑事审判程序,要让合议庭妥速审结判决。
对外标榜重视人权的大法官们,却在绿营正如火如荼发动大罢免,高虹安名列其中的敏感时期,急着裁定不受理高涉贪案,难免让人有政治性裁判的联想,大法官们是否借着受理与否的程序审理“把关”,早早封杀“释宪案”不进入实体审理,让“宪法法庭”的公信力再受质疑。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