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部署至印太地区的英国航母打击群由英国海军“威尔士亲王”号航母领衔,其他舰艇包括1艘45型驱逐舰、2艘护卫舰和1艘核潜艇,它们将穿越大西洋、地中海、红海、印度洋,最终抵达印太海域进行部署。英国国防部表示,“威尔士亲王”号航母重返印太海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英国航母时隔近4年再次在该地区显示存在。
有英国媒体称,此次航母打击群部署计划表明,2024年7月重返唐宁街10号的英国工党继续坚持“全球英国”和英版“印太战略”,其追随北约扩大印太地区影响力的目标没有改变。英国首相斯塔默也对“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的跨区活动寄予厚望,派遣防卫大臣和外交大臣赴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就“航母外交”细节展开磋商。
评论称,英国在2024年底正式启动近50年来最大规模防务改革,旨在提升危机响应和军备水平,实现所谓“本土更安全、海外更强大”。其中,英国新设军事战略总部,强化航母等战略打击力量的战备能力和使用效率。“威尔士亲王”号的印太之行是英国新一轮军事改革的重要举措,将在航行训练和预案操演中探索战略武器在未来战场中的战法。
在航线选择上,“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与2021年“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的航行路线基本一致,但活动范围更广、港访国家更多、在重点海域停留时间更长。外媒分析称,英国航母途经的北海、中东等地,因国际局势深刻调整而面临地缘格局重塑,英国欲借机扩大在域内外的战略影响。
部署期间,英国海军还将与盟友开展系列防务合作。其中,英美航母将组建联合编队。关于编组方式和行动模式,外界推测,“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将分阶段、跨区域与多支美军航母打击群开展联合军事行动,如在大西洋进行联合巡航,在地中海至红海水域开展联合演习,在西太平洋与包括“华盛顿”号航母在内的多艘舰艇开展联合训练。
英国也与日本达成初步意向,英国航母部署期间将访问日本多个港口,日本自卫队将为英方提供“武器等防护”及护航勤务。英国将成为继美国和澳大利亚之后第3个、也是欧洲首个适用日本自卫队“武器等防护”原则的国家。英国航母打击群还将与韩、澳等国举行“太平洋伙伴”联合军演,并进行港口访问交流。
与英国媒体的密集报道不同,外界并不看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即将进行的印太部署。受制于自身实力、内外环境等因素,英国航母跨区远海部署可能遭遇诸多掣肘。
英国海军当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军工研发和生产能力下降,在航母维护和潜艇制造方面问题频出。“威尔士亲王”号在不久前的近海活动中被曝出现技术故障,此次加大与美国等盟友抱团造势,旨在掩盖自身不足。
美国海军同样面临诸多问题。2024年以来,美海军至少3支航母打击群处于“超饱和”运行状态。外媒预计,美国在2025年恐没有余力与英国组建联合航母编队。
部分英国民众出于安全考虑,对英国航母印太部署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英国航母过航的诸多海域和即将部署的印太海域“极不太平”:红海水域恐袭活动频仍,中东地区随时可能出现战争升级情况,印太地区局势愈发错综复杂。“威尔士亲王”号航母跨大洋部署,将是近些年英国海军面临的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场军事行动。
同时,为应对财政压力,有英国政府官员提出“封存一艘航母以削减军事开支”的计划,在国内引发广泛讨论,也给即将跨区部署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泼了一盆冷水。
此外,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继续推行“美国优先”政策。有英国人士担忧,美国可能迫使英国加大在欧洲和印太地区的军力投入,“负重前行”的英国航母可能成为美国搅局印太事务的一枚棋子。
在英国航母打击群即将开启印太部署的同时,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等北约成员国均表示派遣战舰赴印太地区。其中,法国“戴高乐”号航母已进入印太海域,德国、荷兰等国将首次派遣联合编队部署。同时,德国、西班牙等国的空军战机和陆军部队也将奔赴印太地区遂行军事任务。
报道称,北约国家“组团”涌入印太地区,是“北约印太化”的缩影。在东欧战火延宕背景下,北约国家上述举动将推高印太地区军备态势,全球军备高企风险加剧。另外,美英等国不断扩大印太地区军事存在,并深化与日、韩、澳等国防务合作,可能助长部分国家的黩武心态,无益于地区和平稳定。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