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2月17日电 受全球局势和中国国产美妆崛起等内外环境影响,一大批外资品牌相继在中国市场闭店退场。2024年,LVMH集团、韩国LG生活健康、资生堂、花王集团、高丝集团等美妆巨头旗下均有品牌宣布闭店的消息。至今年开年,这股寒潮仍未停止,一次性关停两大平台旗舰店的蜜丝佛陀更是2005年就首次进入中国市场,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品牌之一,但仍遭遇了迟来的“水土不服”。
这一现象不仅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也标志着中国美妆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行业认为,这反映出外资品牌们没有适应中国市场的巨大变化,无法俘获当前的主流消费群体,以致于不得不退出竞争,“当前内地经济形势不佳,消费者消费能力下降,而国际美妆品牌定价偏高,导致销量下滑。相较而言,不少国货品牌定位适中,迎合了年轻人趋势,这也导致部分海外品牌让出市场份额。”不过,外资品牌遇冷并非只在中国市场,全球经济政治环境导致国际市场也有动荡,如“纯净美妆鼻祖”品牌The Body Shop于1月称将全面关闭其在巴西的业务,而去年其已陆续关闭了法国、美国、比利时等国的子公司。
而另一边,国货美妆在爆发式发展后也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据了解,这波美妆企业破产潮主要集中发生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化妆品产业密集的地区,以中小型企业居多,但也有资金雄厚的大公司。
破产的企业还涉及上游的生产、包材、原料商和下游的销售和批发零售商,如联合利华、欧莱雅、雅诗兰黛包材商万臣塑料制品(上海)有限公司的倒闭、美妆新零售品牌“PRAYTY朴荔”的破产等,波及整个产业链。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