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2月24日电(记者 黎金良)中国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2月24日起召开,备受关注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将进行二次审议。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24日对香港中通社表示,制定法律一般需要经过三次审议,草案二次审议意味着离法律正式出台和实施更进一步。二次审议在初次审议基础上充分吸纳社会各方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体现了国家对民营经济问题的审慎态度和高度重视。
新华社称,草案二审稿进一步充实完善法治保障相关内容;增加相关规定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
去年12月,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由中国国务院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初次审议。据悉,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共9章78条,主要包括总体要求、公平竞争、投融资环境、科技创新、规范引导、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等八个方面。
余凌曲认为,民营经济促进法重在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的堵点、痛点问题,比如民营企业往往在投融资、政府采购、享受税收优惠等方面面临“所有制歧视”问题,民营经济促进法在宏观层面明确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在微观层面消除政策的模糊空间,确保民企与国企在方方面面全部适用同一标准,共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
从上周北京举行的高规格民营企业座谈会到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都看到不少科创元素。在人工智能(AI)大潮下,民营企业又能担任怎样的角色?
余凌曲认为,民营企业的优势不在规模,而在决策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高度适应性。科技创新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和更高的经营效率,是民营企业应对市场竞争、提升经营效率的必然路径。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例如深圳90%的发明专利都出自企业。AI大潮下,民营企业仍然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主角,成为中国AI领域技术突破、资源整合与生态构建的积极推动者。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办公室的说法,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加强民营经济法治保障,作为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正当其时。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