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底,日本自卫队首个F-35B战斗机中队将入驻九州新田原航空基地,该中队计划配备14架F-35B,今年预计分两批接收8架。F-35B作为舰载短距起降战斗机,主要部署于“准航母”上,而该中队隶属于航空自卫队,部分飞行员来自驻三泽基地的F-35A战斗机中队。
根据规划,第二个F-35B战斗机中队将于2029年前入驻新田原航空基地。到2031年,该基地的F-35B总数将达到40架,其中每个中队各配备16架F-35B,此外还将成立飞行训练队,配备8架F-35B,用于战术战法创新和飞行员考核训练。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自卫队F-35B战斗机中队可能效仿其他中队做法,在多个机场进行小规模、短时间的临时部署。
日本防卫省还公布了未来5年F-35B战斗机中队的详细训练计划,包括在新田原航空基地每月进行垂直起降训练的次数。目前,日本主要依托新田原和硫磺岛两大基地开展F-35B战斗力生成和评估等基础训练。其中,硫磺岛作为备用基地,承担人员预备训练课目;新田原主要负责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着陆、紧急迫降及非舰面着陆等三大基础训练课目。
最新训练文件显示,日本目前尚未具备独立开展F-35B模拟着舰训练和战斗飞行训练的条件。特别是模拟着舰训练,需要在马毛岛上的美日联合训练场进行。然而,由于材料和劳动力短缺,该基地建设工期已延误约3年,预计到2030年才能具备使用条件。
为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政府正计划与美国协商在海外进行驻训。此外,关于战斗飞行训练的具体内容,由于涉及核心机密,目前尚未对外界公开。日本媒体分析认为,为避免扰民,同时兼顾安全与保密需求,这些训练可能会在厚木、千岁等机场秘密进行。
报道称,F-35B未来将部署在日本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上。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役最大军舰——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2号舰“加贺”号,已于两个月前完成改装,满足搭载F-35B的条件,并在美国指导下完成F-35B上舰测试。根据计划,3月底组建的首个F-35B战斗机中队,将与“加贺”号进行训练机制对接和指控通信系统调试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布F-35B战斗力生成相关消息的同时,日本陆上自卫队水陆机动团的多名指挥官观摩了美国海军“美国”号两栖攻击舰的训练组织情况。此外,在美日“铁拳”联合军演期间,自卫队多名高层观摩了美海军陆战队F-35B的起降训练和多机种联合演练。有评论认为,日本陆上、海上和航空自卫队正加紧对F-35B的战术磨合和编成设计,目的是提升两栖作战协同能力。
3月下旬,作为日本自卫队两栖作战的另一关键力量——“海上运输群”正式组建,其主要任务是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向离岛部署作战人员、补给军需物资,以及在危机发生时紧急进行人员撤离。该部队将部署在靠近九州的吴港基地。分析人士指出,日本自卫队的两栖作战力量框架基本成形,不过相关人员分散在陆上、海上和航空自卫队,不利于统一指挥和资源协调。未来,日本可能将以统合作战司令部为主导,对这些力量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
在两栖装备建设上,日本自卫队于2024年底下水晴级坦克登陆舰,并计划建造日光级两栖运输舰。最近,日本还与英国BMT公司达成技术转移合作协议,计划在国内建造“凯门鳄”型高速登陆艇。日本媒体宣称,这些装备将在未来几年成为两栖作战的关键武器平台,预计到2027年形成包括3种型号共10艘舰艇的规模。
无论是F-35B战斗机中队的组建,还是两栖战力的持续提升,日本自卫队领导层均强调“向美军学习”。有外媒评论认为,日本在紧跟美国的步伐中,不仅试图通过统一装备标准融入美国盟友作战体系,还通过经济投资示好,以换取美国在政治和外交领域的支持。
按照计划,日本向美国订购105架F-35A和42架F-35B。目前,两支F-35A战斗机中队已在三泽基地部署。未来该系列战斗机部署完毕后,日本将成为印太地区美制战斗机的“最大客户”。日本还将设立印太地区唯一的F-35维护保障基地,实现在空中力量部署、训练任务协作和后勤维护方面的高度衔接。
在“铁拳”“山樱”等联合军演框架下,以及利用“准航母”联合巡航的契机,日本陆上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已在战术层面与美军实现对标。尤其是,随着驻日美军司令部改组和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的成立,两国间的军事协作机制将进一步畅通。
报道称,日本国内的反战团体对F-35B战斗机中队的组建表示抗议,反对理由包括环境破坏和安全问题等。有日本民众称,在F-35A战斗机中队部署三泽基地后,曾发生坠机和导弹误射等事故,考虑到美制F-35系列战斗机存在数百项设计缺陷,让这些战斗机承担军事任务“风险极高”。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