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加快“对抗性后勤”建设,提高补给效率

美军加快“对抗性后勤”建设,提高补给效率
近期,美军在多个海外基地启动后勤项目建设,新任国防部长和候任军兵种高官,均将建设“对抗性后勤”“弹性后勤”列入未来工作重点清单。专家评论称,美军加大后勤保障能力建设,旨在适应兵力动态部署特点。同时,呼应整体军事布局节奏,加快打造后勤支点。不过,受内外因素掣肘,效果恐打折扣。

  美空军近期宣布,有望在5月前完成天宁岛北部机场的清理工作,为恢复二战时期的跑道做准备。据悉,过去一年,始终有15至30名美军人员在位于关岛以北约190公里的天宁岛上工作。该机场是继天宁岛民用机场转军用、帕劳机场跑道大幅修缮后,美军在太平洋地区恢复启用的又一离岛式机场。

  美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发布未来5年“远征前进基地”计划,正式启动前沿弹药油料补给点组建工作,以租赁或协议共用方式,将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等国的军用和民用机场港口,打造为战场补给点。美海军陆战队还在菲律宾、泰国和马来西亚筹建12个战备物资预置点,可保障其在印太地区45天以上的战斗部署。

  美陆军在“太平洋通道”任务框架下,开始在东南亚方向组建陆战装备预置点,用于储备“海马斯”火箭炮、“斯特赖克”装甲车等。这些预置点可能设置在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等国。

  此外,美国还根据双边协议,为越南援建双方共用的船舶维修中心,帮助澳大利亚升级4处机场和训练设施,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太平洋岛国建设简易机场和港口。评论称,“特朗普2.0时代”,美军在整体战略回缩态势下,仍加大印太地区军力部署,各军种同步进行后勤布局,意在通过“对抗性后勤”建设,满足军备所需。外媒预计,今明两年,美军在印太地区将拥有30余处机场港口和武器装备预置点。

  美国还在日本推动建立F-35战斗机维修和保养中心,与韩国民用造船企业达成舰艇保养维修合作协议,推动盟友民用资源军事化,增强军事后勤韧性和适应性。此外,美国通过美日《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及与多个太平洋岛国签署的防务合作协议,在印太地区打造阵营化的“对抗性后勤”,进而实现美盟联合部队一体化综合保障。

  美军不断在军演中实践“对抗性后勤”概念。在不久前“对抗北方”演习中,美军机先后演练“热加油”“热装弹”等快速武装课目,并以天宁岛、帕劳等机场为临驻点实施快反行动;在“铁拳”“自由护盾”军演中,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运输补给均由海上预置舰保障,演练依托当地民用企业进行快速后勤支援等课目。

多种概念捆绑

  报道称,“对抗性后勤”并非新的作战概念,由美空军于2020年率先提出,并逐步在各军种推广。美军参联会前主席布朗将其作为美应对未来高端战争的支柱性概念,并与其他作战概念捆绑用于联合部队演训活动。

  美空军在验证“敏捷战斗部署”“动态兵力部署”等核心作战概念过程中,利用简易跑道、分散布置的机场开展演训活动。在“太平洋钢铁”大规模空战演习中,F-35战斗机辗转于日本冲绳、岩国多处军用和民用机场,进行“快打快撤”训练。

  美海军“分布式杀伤”“闪电航母”等作战概念,也融入“对抗性后勤”作战理念。正在印太海域跨区部署的“文森”号航母编队,零散分布于菲律宾海、日本海等水域,依托临近基地港口或海上预置舰进行运输补给。

  美海军陆战队的“远征前进基地”概念被视为“对抗性后勤”概念的演进版,旨在打造前沿弹药补给点。美军近期宣布,美海军陆战队第3濒海团先后在菲律宾南部、关岛和冲绳等地,通过快速支援响应、多方向同时保障和临时作战环境构设等,验证“远征前进基地”概念,强化“弹性后勤”建设。

  美还在“忠诚僚机”“幽灵舰队”等新型编组中试验“对抗性后勤”概念。根据美国防部资料,美军正在研究并试验“隔空充电”技术,为无人机提供充足能源和任务时间。美国驻冲绳部队年初以来通过无人艇实施离岛间物资运补,未来将进一步扩大无人舰艇规模,逐步打造“远程指控—无人作战—无人补给”的新型无人舰队,其中“对抗性后勤”是核心支撑。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海军部候任部长费伦等官员表示,“对抗性后勤”概念与美军推广试行的“动态兵力部署”“分布式杀伤”等作战概念相互呼应,对于提升美军在高水平对抗环境的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效能恐打折扣

  美军各级官员都对“对抗性后勤”概念寄予厚望,不过,从具体运用和外媒反响看,其实际效能恐要打折扣。

  资金方面,建设所谓“对抗性后勤”支出巨大。以此次改造天宁岛机场为例,恢复4条2600米的跑道预计花费超过4亿美元。此前美国已连续3年向关岛进行专项拨款。有外媒分析,如果在印太地区打造30余处后勤支点,将耗费近百亿美元。

  人员方面,美军当前面临兵员短缺问题,特别是后勤维保岗位人员缺口较大。美军内部人士担忧,“对抗性后勤”是在“铺大摊子”,可能加剧人员短缺问题。

  内部协调方面,部分美媒认为,“对抗性后勤”与美军其他作战概念区别不大。这些概念由不同军兵种单位提出和论证试验,耗费大量财力,缺少统一指挥协调,导致部分概念长期处于空转状态。

  盟友方面,虽然美计划借力盟友,但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日澳等盟友在处理与美国关系时焦虑感明显加大。有外媒称,离心倾向加剧,将降低盟友参与美军后勤保障的热情。还有分析称,美军舰机事故多发,加重海外基地周边民众担忧。近期,日本和韩国均出现反战反驻军示威抗议,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军“对抗性后勤”建设的推进。


     来源:解放军报、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