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授意下,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牵头开展全国民意调查,征询民众对“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的态度。数据显示,54%的受访者倾向于更名。
外媒指出,该举措表面上是名称变更,实则是美国为后续可能采取更加激进的军事行动方式进行铺垫。1789年,独立不久的美国为管理战争相关事务设立“战争部”。该机构存续期间,美国从北美洲大陆向全球范围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为塑造“世界和平维护者”形象,根据《国家安全法》,1947年将“战争部”与“海军部”合并,后更名为“国防部”,以此彰显美国军事战略从“主动战争”转向“全球防御”。
此次国防部更名计划被美国媒体解读为对国防内涵的重新诠释,意味着美国将朝更具攻击性的防务方向调整。该计划引发美国国内激烈争论。
以马斯克为代表的支持者认为,美国军事实力用于维护全球统治地位,而非单纯本土防御,更名为“战争部”更贴合现实。反对者则称,美国正走向危险道路,“战争部”标签会固化美国“全球霸权操控者”的负面形象,使其在国际社会更孤立,加剧全球紧张局势。有评论称,为美国国防部更名是“军事重组计划”的关键部分,将带动一系列防务机构裁并重组。
在此次曝光的计划中,美国国防部将整合作战司令部,同时对联合参谋部、战略司令部等部门结构进行优化。
作战司令部调整备受关注。当前美国国防部设有6个战区司令部,包括印太司令部、南方司令部、北方司令部、中央司令部、非洲司令部和欧洲司令部。美国国防部计划合并欧洲司令部和非洲司令部,将总部设在德国斯图加特;合并北方司令部和南方司令部,成立美洲司令部。美国国防部评估认为,通过整合作战司令部,可节省3.3亿美元。
报道指出,美国计划减少2个作战司令部,反映其防务战略呈现“本土回缩”和“辐射印太”并行态势。除调整作战司令部外,美军海外军事部署也有新变化。特朗普将中止驻日美军扩编计划,预计节省11.8亿美元。此举被解读为美国未来将继续向印太盟友施压,使该地区盟友承担更多防务责任和经费。同时,美国计划在该地区组建驻韩/日太空军司令部等机构。
拥有战场指挥权的联合参谋部面临改革重组。该机构下辖的作战计划与联合部队发展部将被裁撤,该部门负责监督各军种联合训练和教育工作。美军将效仿商业模式,组建监察机构和效率评估部门,并将人事、后勤和战略计划与政策部迁至弗吉尼亚州萨福克一处基地。
另一核心部门战略司令部也将进行架构调整。其下辖的信息战联合作战研究中心等机构,主要协助美军执行信息作战任务,因被认为缺乏实际效能,面临撤编。据估计,联合参谋部和战略司令部调整可在5年内节省10亿美元。为优化资源配置与指挥体系,美国太空司令部的导弹防御部门将被撤销,导弹防御任务由各军种和作战司令部承担。
此外,美国国防部正在考虑放弃北约最高盟军司令一职。此举被视为远离北约欧洲盟国的重要信号。最高盟军指挥机构负责北约盟军部队军事行动的组织指挥,按照惯例,最高盟军司令由美国欧洲司令部司令兼任。
“军事重组计划”在美国国内引发很大争议。反对者认为,整个重组计划充满商业模式,是唯利是图的投机行为。他们表示,几乎所有调整都被明码标价,整个过程以压缩开支为主线。
部分美军高官表示,有关调整不切实际,影响整体凝聚力与执行力。就作战司令部合并而言,无论是非洲与欧洲司令部,还是北方与南方司令部合并,都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非洲地区地缘政治错综复杂,军事行动涉及多方利益。欧洲司令部和非洲司令部任务侧重不同,合并后美军在非洲长期军事布局将遭受冲击。
同时,北方司令部专注美国国土防御,并与加拿大、墨西哥开展合作;南方司令部负责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事务。两大司令部整合后,作战指挥官控制和行动范围大幅扩大,可能因缺乏相应的决策协调机制,影响军队协同与指挥效能。此外,近期特朗普政府高级官员多次出现涉密信息泄露情况,引发民众担忧,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重组计划推进。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