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加快太空领域布局

美军加快太空领域布局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以来,美国太空军加快建设步伐,正逐步从“支援域”走向“主战场”,以确保美国在太空领域的主导地位。分析人士指出,相关举措可能加剧太空军备竞赛,对全球战略稳定构成威胁。

太空军迎新名字“守护者”。图/美国太空军推特

  美国媒体称,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开始后不久便签署行政令,启动下一代导弹防御系统“金穹”的研发,计划将导弹拦截系统部署至太空。为此,美太空军成立工作小组,将在未来5年分3个阶段构建覆盖全美的太空防御网络。

     在第二任期首次国会演讲中,特朗普重申“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和火星定居计划,显示美国将太空视为大国竞争的重点领域。美国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主导的《2025项目》提议,美国应放弃以防御为主的太空战略,转向“威慑+进攻”的双轨战略。

  美太空军作战部长萨尔茨曼宣布,未来两年,太空军将组建更多“常设任务德尔塔部队”和“一体化任务德尔塔部队”,以提升各领域战备效能。此外,太空军计划依据印太地区太空军司令部和驻韩太空军司令部的经验,在其他战区陆续建立太空军司令部,为联合部队提供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

  根据规划,美太空军将在近地轨道部署超过1.5万颗“星盾”卫星,为太空发展局、国家侦察局和太空军“德尔塔部队”提供卫星加密通信、早期导弹预警、载荷托管和地球观测等服务。特朗普已表达对该计划的支持,认为这将显著增强美国在太空和网络领域的技术优势。

  为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特朗普政府督促美太空军加速构建“扩散型作战人员太空架构”。该架构以大量低轨卫星为核心,搭配先进通信网络,整合天基通信、侦察预警、导航定位等多种功能,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打造庞大且高效的太空作战网络。为保障这一架构有效运行,美太空军正推动在多地设立地面接入站和大型运行中心,目前计划在澳大利亚、挪威等国设立相关设施。

  值得关注的是,美太空军还启动《数据与人工智能战略行动计划》,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太空态势感知和自主决策支持环节,为未来太空作战提供技术支持。

增加资金人力投入

  为助力美太空军2025财年发展规划,美国国会于3月下旬通过“持续决议”,批准太空军2025财年预算为287亿美元。

  在预算分配方面,研发和技术创新作为重点方向,共获187亿美元预算。其中,21亿美元用于导弹预警和跟踪项目,旨在打造下一代高空持续红外预警卫星,增强美国对高超音速导弹等目标的监测能力。

     在太空技术开发上,预算主要投向低轨卫星星座部署、地面/太空领域感知系统建设及受保护战术卫星通信升级,意图构建一个更先进的分布式太空架构,提升美国在太空领域的综合实力。此外,2025财年,美太空军将获得43亿美元用于采购和发射,计划进行7次国家安全太空发射和4次太空发展局发射,以支持“星盾”卫星及弹性GPS卫星的部署;52亿美元用于武器系统维护,并确保关键设施持续高效运转。

  在人员补充方面,萨尔茨曼提出,未来5年太空军现役人员将从9800人增至1.4万余人,重点补充导弹预警、电子战和轨道战领域人才。美国空军部计划增设技术总监和采购总监等职位,以吸引商业航天公司的专业人才。除扩充和优化现役部队外,特朗普政府还承诺创建太空国民警卫队,进一步壮大太空军后备力量。

推进一体化协同

  美太空军在推进多个项目过程中,高度依赖商业航天资源。除“星盾”和“扩散型作战人员太空架构”项目外,“星舰”、卫星互联网、太空卫星网络军用协议、月球表面通信系统和GPS卫星网络等项目,已引入“约克”太空系统、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直觉机器等商业航天公司参与。特朗普政府希望整合民用航天资源,为太空军建设赋能。

  同时,美国意图通过拉拢盟友和伙伴国,抢占太空领域战略制高点。“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将进一步扩员,合作范围也将拓展至太空情报共享领域。驻日太空军已正式扩编,并承担培训日本宇航员的任务;美韩两国自今年以来已举行两场太空战课目训练,并计划在年内组织多次类似训练。美国还以提供“星链”技术服务为诱饵,拉拢东南亚和中亚国家构建太空领域“小圈子”。美澳、美印以及在美国—北约框架下的太空军备合作也明显提速。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美太空军发展计划可能面临多方面挑战。在盟友合作方面,“美国优先”政策已在欧洲和亚太地区引发安全焦虑。近期,欧盟启动自主军事情报卫星网络建设计划。最新发布的《欧洲防务白皮书》也明确提出,欧洲不能再将美国的安全保障视为理所当然。这些迹象表明,美国盟友体系中的离心倾向正日益加剧,尤其在投资巨大的太空领域,盟友和伙伴国对于与美国深度捆绑心存疑虑。

  在商业合作方面,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为代表的商业公司“不完全受控”引发美军内部担忧。此前,该公司出于经济利益等考虑暂停“星链”在东欧等地的服务。鉴于太空领域军民一体化合作的复杂性,美太空军依赖商业航天资源推动自身发展的计划存在不确定性。

  在预算及自身实力方面,美太空军同样面临困境。外界预计,美太空军预算占国防预算比例至少需达到5%以上,才可能满足其发展需求,但实现这一目标困难重重。同时,由波音公司制造并承担重要军事任务的卫星在太空中突然解体,以及两名美国宇航员历经9个月艰难返回地球等事件,引发外界对美国太空技术的广泛质疑。美太空军从人员扩充到新装备研发部署等计划,均可能因资金短缺或技术可靠性存疑而难以顺利实施。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