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教育部门负责人郑英耀14日表示尊重校园摆摊联署,疑似为大罢免开后门。(图片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华夏经纬网综合报道】特朗普对台关税战未来发展未明,国际经贸局势动荡不安,台湾岛内却不思应对世界变局,还在无所不用其极地搞大罢免,从为校园摆摊联署争议解套,到直接搜查罢免民进党民意代表的青年领袖,台当局各行政部门纷纷抢祭投名状,争相表态效忠,各种行政双标、司法双标,毫不掩饰地上演,绿营官员为了给大罢免添柴火,文官风骨荡然无存。
上梁不正下梁歪,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当局各行政单位也加入协助大罢免行列;面对罢免团体进入校园摆摊宣传,本来坚持主张“政治退出校园”的民进党当局却为罢团清出一条路,台当局教育部门负责人郑英耀直接定调这是“言论自由”,台“中选会”也回避评论,称设联署站无涉“选罢法”。
政治黑手伸进校园 大学校内设罢免联署站
据了解,目前大学设立罢免站点,仍集中于北部学校,例如台大、师大等,并且活动也非一日形式,而是有计划、多据点的样态,以台大为例,校园内天天都有2处联署站,并善用大学生常用的ins、Threads进行宣传,下方回复普遍也多为互相打气、感谢等言论。
尚未设立联署站的校园,例如彰师大、高师大等,也有学生在社群网站上号召,并强调为个人行动。无论是已成立、筹备中的校园联署,几乎都不是由现有校园社团号召,而响应的人也互不认识,但有些校园例如台湾政大,则是有学生会力挺,强调罢免为表达言论自由的形式,鼓励学生投身公共参与。
台大 图片来源:台湾“中时新闻网”
针对校园内设罢免联署站,政大刘同学表示,他不反对,因为每个人都有表示意见的自由,但也该有底线,如果出现主动干扰、要求联署,甚至影响通行动线等,就会有点反感。
台湾中央大学黄同学认为,联署站不该出现在校园,因为校园为学习的地方,应秉持政治中立,但也担心若在公开场合反对联署,会被政治狂热者盯上,甚至遭到言语攻击。
不仅于此,台湾中山大学学生近日在校内张贴罢免相关文宣,有学生反映文宣遭校方撕除。台湾中山大学校长李志鹏获悉后,除对海报遭撤深感遗憾,并将海报贴回,但也显示大罢免进入校园,已让校方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陷入紧张。
郑英耀上个月才因为北一女教师区桂芝接受大陆媒体访问,严正要求她“保持教育中立”,还说若违反规定,将依“法”惩戒;但如今针对罢团进入校园,却改高举“言论自由”,完全无视“教育基本法”第6条“学校不得为特定政治团体从事宣传或活动”,行政双标太明显。
检调当然也不能错失效忠良机,声称接获检举,大动作搜索约谈多位罢民进党民意代表团体的蓝营青年,但“中选会”已坦言,可能涉及伪造或有死亡联署共41件,已告发39件,显然有死亡联署疑虑者,无论蓝绿皆有,迄今却只查罢绿团体,不见对罢蓝阵营采取相应行动。
台行政机构从上到下配合大罢免,台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卓荣泰都能在美国对等关税大难临头之际,继续政策宣讲拼场,大骂蓝白民意代表,各部门首长当然有样学样,跟着当起罢国民党民意代表大将,行政中立早已抛诸脑后。
行政立法关系搞到如此对立,大罢免投票后若民进党未能抢回民代过半席次,将来岂能厚着脸皮高喊“朝野”和解、团结对外?届时台行政机构就算总辞下台,恐怕也难以弥补这段时间台湾内耗的损失。
热衷政治 郑英耀用尽手段“逢中必反”?
台媒舆论直批,民进党推动大罢免,想要故技重施打出“抗中保台”策略,不仅在经济、政策层面,就连本来政治不该介入教育,在台当局教育部门负责人郑英耀领导成为民进党当局的“头号打手”,让两岸关系再度降到冰点。
郑英耀热衷政治,2000年台湾首次政党轮替时,郑英耀和学界、法界的“台独”人士成立“北社”、“南社”、“东社”与“中社”,曾任“南社”副社长,更担任过“新境界文教基金会”董事,意识形态鲜明。谢长廷与陈菊担任高雄市长任内,被借调担任高雄市政府教育局长,被视为“花妈人马”。
民进党执政以来,郑英耀曾多次被点名可能接任台教育部门负责人,直到去年520赖清德上台后,郑英耀才如愿以偿。郑英耀出任台教育部门负责人后,陆生学位生不仅没有恢复,反而两岸学术、教育交流逐渐限缩。
台湾《中国时报》评论指出,政治归政治,教育归教育,本来不该混为一谈,但赖清德当局决定由郑英耀担任台教育部门负责人时,意图就很明显是要走上“抗中”这条路,虽然上任不到1年,郑英耀这些日子以来的表现,对于民进党发配的任务总是使命必达,用尽手段“逢中必反”,验证郑英耀就是“绿底”,教育应该是百年树人的良心事业,有此意识形态强烈的部长,下一代教育令人堪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