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陕西耀县人,1960年生。中山大学经济学学士,法学(社会学)硕士。1986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工作至今,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理事。已出版《海峡两岸经济贸易投资大全》、《台湾何处去》、《海峡季风——多棱镜下两岸关系透视》、《台湾政商家族》、《塑胶霸主——王永庆》、《台湾军力》、《台湾的“黑金政治”》、《台湾省地理》、《台湾黑社会内幕》、《台湾地方派系与权力结构》、《民进党政商关系研究》、《国民党下台内幕》等。 |
作者 王建民
年初台湾举行的重大选举结束,但关于选举结果与影响的讨论并没有结束,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争议或争论。其中,大陆不少涉台学者而且其中还有不少知名涉台学者却认为,民进党在这次选举尤其是领导人选举中没有大赢,不是大赢,只是小赢,这与大多数涉台学者或普遍民众的看法有较大认知差距。那么,如何看民进党在这次选举中的输赢或大赢与小赢?判断大赢或小赢的标准为何?这不仅关系到涉台研究本身问题,而且直接涉及对台湾社会政治发展与重要选举的判断标准、科学分析问题,确实需要认真探讨。
部分涉台学者认为民进党在这次大选中没有大赢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认为蔡英文的得票数仅689万张,得票率只有56.1%,没有超过2008年马英九得票数786万张与得票率58.4%。二是民进党在气势这么好的情况下,没有取得民进党预期的更高得票数。显然,这一判断标准是有很大问题的。观察民进党是否大赢,是要看与对手的选票差距与变化趋势,而不是简单的看民进党候选人的得票数与得票率,更不能以民进党自身的事前预测为标准。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的得票数与得票率,是不能与2008年马英九选举时的得票数与得票率相比较,两次选举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大环境有很大不同。当时是陈水扁政权在涉及巨大贪污腐败弊案与经济形势趋于衰落的背景下举行的一场选举,而国民党的候选人马英九则正好代表了清廉、公正形象,民众又迫切期望改变现状。今年年初举行的选举与当时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两者没有可比性。就选举结果看,蔡英文的得票数看超过朱立伦300多万,得票率相差15%,这还不叫大赢,什么才叫大赢?
这些学者又认为,这次投票率低,只有66.3%,许多泛蓝选民没有投票,降低了朱立伦的得票数与得票率,但这与蔡英文的大赢没有直接关系。况且在民主政治体制下,投票率持续下降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规律,全世界几乎都是如此,2000年以来台湾举行的五次领导人选举,投票率一直呈现下降态势,台湾这次66.3%的投票率不算低,要全球民主政治体制下属很高的投票率,不可能再希望维持过去很高的投票率。即使提高五个百分点,投票率超过70%,也不过增加几十万人,况且也不会全部投给国民党的朱立伦。这些学者还简单地将宋楚瑜得的票数与国民党朱立伦的得票数加在一起,作为泛蓝阵营的得票数,是不科学的。宋楚瑜与亲民党早已不属于泛蓝,“橘子变绿”已是台湾社会的普遍共识,不能简单相加。即使相加,两者的得票数与得票率也分别只有439万票与43.9%,与蔡英文还是有很大差距,况且这只能算是泛蓝的,不能算是国民党的。国民党与泛蓝是不同的概念,所包含的意义是不同的。这是研究台湾问题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
这些学者还提出一个理由是,民进党选举气势如此之好,蔡英文的得票数才较上届才增加了80万张,因此不能叫大赢。民进党四年时间增加了80万选票,还不叫大赢,难道增加100万、200万选票才叫大赢吗?这就涉及到选举大赢、中赢、小赢的判断标准问题。判断台湾政治发展与选举结果,切莫以自己的主观期待与标准判断大选的大赢还是小赢。
显然,这些学者的主张期待与标准太高,是以自己的标准看问题,超越了民主政治下对重大选举输赢的基本判断,这是涉台研究学者必须认真对待与思考的问题。其实,在相对多数决定选举的情况下,赢几万、几千、几百或几十票,就算赢,可视为小赢(在这次“立委”选举中,就有多个选区出现只赢对手上一百多张票就当选的结果)。在两大政党实力本来差距不大甚至过去长期以来在临蓝大于绿的情况下,赢50万票以上也可称得上大赢,况且蔡英文赢了对手80万票。特别是在民进党过去四年甚至近八年来没有任何重要改革与进步,况且在没有承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训”的情况下,只有“为反对而反对”的破坏性在野策略,还能如此顺利赢得选举,当然更应视为大赢,狂赢,特赢。至于蔡英文的得票数与得票率,与民进党自己的事前估计有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民进党的选举策略考虑,绝不能以事先预测作为民进党选举大赢与小赢的判断标准。
事实上,对这次台湾选举输赢及输赢大小的判断,涉台学界与普同百姓总体看法基本是一致的,即“国民党大败大输、民进党大胜大赢”。只是令人不解的是,不少涉台学者竟然认为民进党没有大赢,也不认为国民党大输,显然无法让笔者苟同,也无法让更多普同民众信服。这些学者做出这样的判断与认识,显然是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具有强烈的主观期待与意愿,缺乏科学的判断依据与标准,不愿面对与承认台湾社会政治发展的残酷现实与态势。这这种强烈的主观思维与认识容易对研究台湾问题尤其是对岛内社会政治发展的分析造成误判或误差。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台湾社会历史大变迁背景,要充分认识中国国民党与民进党“此消涨”的发展趋势,要充分认识到蓝绿政治结构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要充分认识到民进党长期执政的可能性与国民党东山再起的困难性。(作者 王建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