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陕西耀县人,1960年生。中山大学经济学学士,法学(社会学)硕士。1986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工作至今,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理事。已出版《海峡两岸经济贸易投资大全》、《台湾何处去》、《海峡季风——多棱镜下两岸关系透视》、《台湾政商家族》、《塑胶霸主——王永庆》、《台湾军力》、《台湾的“黑金政治”》、《台湾省地理》、《台湾黑社会内幕》、《台湾地方派系与权力结构》、《民进党政商关系研究》、《国民党下台内幕》等。 |
作者 王建民
随着岛内社会政治与两岸关系形势的持续变化,“台独”内涵、“台独”论述与“台独”表现形态也在发展与变化,出现许多“台独”新论述、新概念与新动向,如“柔性台独”、“软性台独”、“和平台独”、“文化台独”、“生活台独”、“事实台独”、“释宪台独”与“新台独”等等。多为“台独”的表现形式,就其内涵与实质而言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认定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另一方面则进一步从历史、文化等方面切断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建构“台湾国”,即让台湾彻底国家化。当前“台独”主要形态与发展动向表现在八个方面。
(一)“中华民国台湾化”与“台湾国家化”。即“台独借壳上市”。在台湾现行的法律体系下,两岸在法理上是“两岸一中”,台湾是中国(在台湾是“中华民国”)的一部分,即外界所称的“宪法一中”。不过,民进党与绿营势力则将“中华民国”与“台湾”等同,认为“中华民国是台湾”,不包括大陆,通过混淆主权与实际管辖权的方式达到“中华民国台湾化”的“台独”目的。蔡英文曾公开表示“中华民国是台湾,台湾是中华民国”,以及“中华民国是流亡政府”,引起很大争议。尽管蔡英文当政后并没有明确表示“中华民国是台湾”,但在整个政治认知与重要论述逻辑中则依然坚持“中华民国是台湾”。今天台湾整个社会有明显的“中华民国台湾化”趋势。
(二)“台湾主体意识”的“台独论”。李登辉执政后期,通过一批“台独”学者自上而下建构的一种谋求台湾独立的“台独主体意识”。“台湾主体意识”主要强调台湾主体性、台湾独立性、台湾价值、台湾利益、台湾优先等,核心是将台湾视为一个有自主权与自决权的独立政治实体,不从属中国国家主体,因此具有某种程度的“台湾国家化意识”。
(三)“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论”。“台独”与绿营势力认为“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即使民进党重新“执政”后,主要官员与绿营“立委”也不断强调“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同时,他们认为台湾已经“独立”,不必再宣布“独立”,现在的“国名“叫“中华民国”。这也是民进党“台湾前途决议文”纲领的基本立场与主张。蔡英文上台后多次公开表示“台湾总统”,包括今年5月接受路透社专访时再次公开表示“台湾总统”,同时强调“台湾是一个友善的国家”。
(四)“文化台独论”。李登辉与陈水扁执政时期就已开始推动“去中国化”的“文化台独”活动。蔡英文上台“执政”后,尽管一再对外标榜“维持现状”,但却不断改变现状,全面推动“去中国化”的“文化台独”行动,包括“去孔化”、“去中山化”(取消遥祭南京中山陵等)、“去祖化”(“中枢”不再遥祭黄帝陵)、“污名妈祖化”、“污郑化”(蔡英文将开台圣祖郑成功视为屠宰原住民的凶手)等,企图从历史、文化等方面割裂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目前民进党当局推动制订《文化基本法》,其中提出“台湾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不提中华文化,也不提“中华民国”,完全是一个“文化台独基本法”。
(五)“一边一国论”。将两岸定位为“一边一国”或“两国”的“台湾国家论”。自陈水扁公开将两岸定位为“一边一国”后,就成为“台独”或绿营势力的基本政治立场。尽管台湾现行有关法律确认“两岸一中”,台湾与大陆同属一个中国(除“中华民国宪法”有“固有疆域”规定外,《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也明确了台湾地区的法律地位),但他们无视“中华民国宪法”,一直视为台湾为国家,大陆是另一个国家。蔡英文上台后,尽管提出“中华民国宪政体制”,在就职演说中还提出“会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关系人民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处理两岸事务”,但整个论述仍然是“台湾——国家”框架,其策略就是偶然用“中华民国”,大量普遍使用“台湾”,同时不断称“这个国家”,于是形成“中华民国=台湾=国家”。其中“这个国家”的广泛使用,成为蔡英文“台独新表述”,受到广泛关注。
(六)“台独历史与起源建构论”。一是陈水扁执政时期的“教育部长”杜正胜,作为一个外省籍的知名历史学者,杜撰了以台湾为中心的“同心圆理论”。二是蔡英文通过以领导人身份正式向原住民道歉与推动“原住民转型正义”,以确立原住民是台湾岛的真正主人,汉人是外来者,企图从历史源头上否定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论述。三是塑造台湾原住民属南岛语系,与南岛民族同族同源,与华夏民族不同源,企图破解两岸血脉相连的历史。四是宣扬日本对台湾占领与殖民统治的正当性、合理性,宣扬日本殖民统治对台湾的功绩与贡献,纪念日本殖民统治人物。
(七)变相“法理台独论”。即推动“准法理台独”与“释宪台独”。“法理台独”被视为大陆对“台独”的红线,因此有许多学者认为蔡英文不会推动“法理台独”。但事实上,“法理台独”本身的定义与解释也是复杂的,是有弹性的,如果将制订“台湾新宪法”或宣布建立“台湾共和国”作为“法理台独”的准确定义,那么如果制订“新国旗法”或修改“中华民国国歌”,是不是“法理台独”?日前民进党“立委”提议去除新台币上的孙中山图像,换上象征台湾本土的标识,一旦完成,象征国家的货币台湾化是不是“准法理台独”?如果推动“修法”将“中华民国宪法”“固有疆域”改为“现有疆域”或去掉修正后“宪法”前言中“应因国家统一之需要”,是不是“法理台独”?因此存在着“准法理台独”的可能性。李登辉被称为“修宪台独”,陈水扁推动“公投制宪”被称为“制宪台独”,蔡英文则是提名公然宣扬“两国论”的“台独”大法官、甚至企图通过司法改革对法官进行“政治任命”,未来就存在“释宪台独”的可能性,即通过大法官解释两岸关系政治定位与台湾国家性的宪法解释,就可能实现某种程度的“释宪台独”。“公投法”修正草案已完成初审,未来可能会有制造某种“法理台独”的可能性。
(八)“经济台独”。绿营“台独”势力反对两岸建立紧密的经贸关系,认为台湾经济对大陆过度依赖,应分散与降低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赖,以维护台湾经济的主体性与自主性(蔡英文多次强调这一点)。其中,蔡英文提出“从世界走向中国”的知名论断,就是要对抗马英九倡导的“从中国(大陆)走向世界”的发展路线。蔡英文在2016年“520就职”演讲中公开提出“告别以往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现象”,就是要“告别”对大陆经济依赖,大力发展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尤其是美日与东南亚地区的经贸关系,因此上台执政后未制订与出台任何促进两岸经贸往来与经济合作的政策举措。其核用意心就是要在经济上实现独立,摆脱对“中国依赖”。
华夏经纬网专稿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