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丽丽
去年十二月开始到今年初,蔡英文及“陆委会”官员不断强调要建立“两岸互动新模式”。外界不解,蔡英文没有完成答卷,也不会完成答卷,勾通协商机制已中断,有何信心能够建立“两岸互动新模式”?大慨是她受到大陆某学者提出在“九二共识”之外寻找可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新共识提议的影响,将一学者的想法误认为是高层决策释放的政治信号,是一种误判,有点盲目乐观。
经过近半年时间的酝酿,蔡英文在五月三日接受联合报专访时提出了“新情势、新问卷、新模式”的“三新”主张,作为建立两岸互动新模式的替代品。其实,在接受路透社的专访中,蔡英文已有“三新”内容,只是没有明确提出这一概念,而是有意留在台湾岛内媒体采访时明确提出“三新”主张。同时,这次岛内媒体采访不是由“台独”媒体《自由时报》(蔡英文在2016年当选后接受《自由时报》专访抛出了“九二事实论”),而是由被认为是偏蓝偏统的台湾《联合报》接受专访,这也是有意安排的,是要对大陆展现技术性的善意。不过,看了蔡氏“三新”主张,却感到词不达意,模糊不清,要仔细研讨,才能了解其用意。
什么是“新情势”?蔡英文也讲不清楚,外界还要认真琢磨与归纳才能略知一二。她讲“我们看到的一个新的情势、一个变动中的情势”,因此“要共同来维持一个和平稳定的状态”,而且“需要有些结构性的合作关系”。要用一句话高度概括这个“新情势”还真有点困难。5月4日,台陆委会发言人邱垂正在记者会上对“三新”主张进行了详细说明。何谓蔡的“新情势”?邱表示,台当局近期看到中国大陆承担维持区域安全的角色、发挥一定功能。面对变动中的情势,两岸在处事视野及角度上要更弹性与宽广,共同思考创造对对两岸及区域安定繁荣有利的合作关系。仔细观察,蔡英文所谓的“新情势”的关键点就是“变动”的新情势。
何谓“新问卷”?依蔡英文的认知,就是不再回答大陆提出的“未完成的答卷”,而是另起炉灶,要两岸共同面对未知的、不是任何人可以单独解答的“一张新问卷”。而且新问卷的答案似乎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相互间的善意互动”。邱垂正对“新问卷”有进一步的表示:两岸关系是相互影响下的结果,也是双方共同维护的局面;没有任何一方可片面处理或对待双方的互动,两岸关系要有进展,必须双方在善意累积、互信建立的情况下,为未来寻找可能性。可见,所谓的“新问卷”不再是单方面由蔡英文或台湾来回答的问卷,而是由两岸共同回答的问卷,不能单方面决定,而且双方必须有善意累积。张小月在5月18日的发言归纳得更简单即“共同解答两岸的‘新问卷’”。大陆提出的“未完成的答卷”是有答案的,就是承认“九二共识”。而蔡英文的“新问卷”是没有答案的,是要两岸共同寻找与共同回答的。
何谓“新模式”?蔡英文的表述是非常不清楚的,大概是强调在变动中共同维护两岸和平稳定关系,建立“有些结构性的合作关系”。邱垂正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在过去30年(非过去马英九执政八年)“双方共同合作结果”基础上,双方可创新思考出两岸协商与交流互动的“新模式”,应由沟通对话开始,共同思考在考量双方原则立场与过去的交流互动成果上,建构“结构性的合作关系”,达到化解分歧,避免误解误判,及寻求健康互惠双赢、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就是说,两岸双方不要任何政治基础与前提下进行对话沟通,建立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其实,蔡英文并没有提出具体的两岸互动新模式,而是“共同思考对两岸和平有利的‘新模式’”(张小月语)。
表面看,蔡英文企图通过制造新概念,掌握两岸关系发展话语权与主导权,模糊“九二共识”这一焦点问题,蒙混过关。其实,蔡英文模糊不清的论述背后仍有她的重要策略考虑。一是提出“新情势”是要表明,两岸关系是变动的,已出现新形势,大陆不能用过去的一套方式与原则来处理,应适应新形势,要调整,要变化。二是提出“新问卷”是要改变两岸不平等的地位。大陆提出“未完成的答卷”本身表明,大陆是老师,在出题,有答案,台湾或蔡英文是学生,要答卷,这让蔡英文很不爽,很不乐意,却有点无可奈何。于是她提出“新问卷”就是要将台湾与大陆视为平等地位,共同来寻找答案,共同完成答卷。三是提出“新模式”,是企图绕过“九二共识”这一核心问题实现两岸沟通对话协商机制与模式,改变两岸关系僵局,显然不切实际,纯属空想,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部分岛内民众认同。(作者 陈丽丽 闽南师范大学台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两岸关系理论漳州研究基地副主任)
华夏经纬网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