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大凉山,山高入云,连绵不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巍峨的塔架傲立群山之间,剑指天宇。
千里之外,椰林婆娑,浪花朵朵。航拍俯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风景如画。
从会理会议、礼州会议、彝海结盟到红色琼崖根据地、星火燎原母瑞山……一代代西昌航天人在伟大精神激励下追梦奋斗,将红色基因融入骨肉血脉,为实现航天梦、中国梦创造更多奇迹。
彝海结盟,民族团结传佳话
彝海结盟纪念馆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所在的冕宁县,正是当年红军长征时期“彝海结盟”的地方。
1935年5月,一路历尽艰险的中央红军陷入困境,前面有大批国民党军迅速集结。后面有10万国民党军尾追而来,分几路对红军进行夹击。中央红军要想跳出重兵包围圈,必须尽快借道彝民区,渡过天险大渡河。
彝民区山路崎岖,古树参天,野草丛生。彝民听说汉族军队来了,就将山涧上的独木桥拆毁,把溪水里的石墩搬开隐藏在山林里,不时挥舞着土枪、长矛,间或施放冷箭、冷枪袭击。红军只能边行军边砍树架桥,修整道路。
“红军与国民党军不同,是替受压迫的人打天下的,进入彝民区不是打彝胞,而是借路北上。”听闻消息,彝族首领小叶丹大喜,表示愿与红军结盟。
结盟地点定在袁居海子边。刘伯承到达后,小叶丹和另外几位彝族首领立刻上前,准备叩头行礼。刘伯承将他扶起,以诚恳的态度重申红军来意,表示将来红军打败反动派后,一定帮助彝族人民消除一切外来欺压,建设自己的美好生活。
“彝海结盟”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第一次体现和重大胜利。在通过彝区过程中,中国工农红军提出了:“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设立夷人政府,夷族管理夷族”等主张,为革命胜利后制定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打下了坚实基础。
礼州会议,首次提出“长征”一词
礼州会议旧址
1935年,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后,在四川凉山地区召开了著名的“礼州会议”,首次提出“长征”一词。35年后的1970年,一支创业大军怀揣航天报国、航天强国的理想信念,从大漠戈壁转战大凉山,在“长征”一词的发源地开启逐梦航天的新征程。
今日的礼州,古城旧貌保存尚好。会议旧址,祠堂简陋,墙上只是挂着几幅装裱起来的红军布告和几张老照片。
1935年5月19日早上,红军来到礼州,很快就挤满了小镇。这一次停下,是为了迅速突围大渡河作进一步的部署。
但国民党早已在大渡河摆开阵势,并放言,要让红军如当年石达开部队一样,覆灭于此。
1935年5月21日上午,军委接到刘、聂的侦察报告后,迅即决定开会商量改道事宜。
会议决定红军主力改道走冕宁,经大桥、拖乌彝族聚居区,在安顺场一带抢渡大渡河。会议还研究了大渡河战役的有关具体事宜。
礼州会议的重要之处在于通过精妙的红军北上行军路线的规划,以佯动兵力吸引国民党主力,至冕宁、越西、甘洛到大渡河一线部署重兵,由此掩护红军主力通过彝区,以最短的时间抵达大渡河,从而再次按照自己的意图调动了国民党的兵力部署,瓦解了蒋介石围追堵截红军的企图。
礼州红军广场
会理会议,延续巩固遵义会议成果
会理会议纪念地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指挥红军取得了四渡赤水的伟大胜利,使红军由被动变为主动,甩掉数十万敌军的重围,顺利地渡过金沙江,到达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地区。
那段时期,教条主义与宗派主义者对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后指挥红军机动作战不服气,个别高级军事指挥员对毛泽东指挥全军机动作战的方针虽然执行了,但并不理解,甚至表示反对,认为现在尽走“弓背路”,走捷径,认为部队“老打圈圈不打仗,可不是办法”,要求撤销毛泽东等人的前敌指挥权。
1935年5月12日,中央政治局在会理县城郊铁厂举行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遵义会议以来的战略方针,确定红军过金沙江后的行动任务,统一领导核心的认识。毛泽东总结了红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等胜利的经验,阐明了运动战略的正确思想。
过程中,会议针对当时部队的思想情绪,进一步阐明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只有机动作战才能摆脱敌人重兵包围的作战方针,批评了要求撤换毛泽东、朱德军事指挥和反对机动作战的错误,从而统一了认识,维护了党和红军的团结,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坚持了正确的军事路线。
可以说,会理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它进一步巩固了遵义会议的成果。
会理会议纪念碑
擎起琼崖革命的指路“明灯”
琼崖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只有红色教育不断线,才能永葆忠诚于党的信仰之火。从深山到海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充分利用海南红色资源,带领科技工作者走进革命圣地,接受历史熏陶和心灵洗礼。
在中共琼崖一大旧址,一件件烈士遗物,一幅幅珍贵照片,一句句深情讲述,将发射场科技工作者带回到那个烽火硝烟的岁月。“艰苦卓绝,孤岛奋战,二十三年,红旗不倒。”这是聂荣臻元帅对海南人民长期坚持革命斗争的生动题词。
1927年秋,海南革命形势发生重大变动。当年9月,琼崖共产党人在椰子寨打响了全琼武装总暴动的第一枪,拉开了全琼武装总暴动的序幕。
1927年11月13日夜间,杨殷、徐成章、王文明、罗文淹、陈垂斌、冯平、许侠夫、冯白驹等人围坐在冯氏祠堂侧厢房内,共同研究琼崖革命下一步的行动方向。杨殷带来了党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和省委指示,和大家讨论通过了《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决议案》,会议决定在琼崖进一步扩大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武装割据。
“这次会议开创了多项第一。”在会址纪念馆当义务讲解员的80岁老人冯锦健说,“琼崖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的召开,第一次把武装斗争和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政权结合起来,意味着琼崖革命斗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母瑞山,海南岛的“井冈山”
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
母瑞山,革命的山,英雄的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两次革命低潮为琼崖革命保存了革命火种,被誉称琼崖革命摇篮,海南“井冈山”。
那是1928年,广东国民党蔡廷锴师和谭启秀独立团对琼崖苏区进行第一次“围剿”。年冬,土地革命转入低潮,琼崖上空乌云密布。琼苏领导人王文明率领红军及革命群众数百人,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向母瑞山转移,开辟革命根据地,第一次保存了琼崖革命的火种。
红军得到发展壮大,引起了敌人的恐慌。1932年8月,国民党对琼崖苏区展开了第二次“围剿”。在第二次“围剿”中,国民党军队对苏区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将红色村庄划为“无人区”,对母瑞山进行层层包围,还放出猎狗进行搜山。
为了打破敌人的围困,琼崖特委决定,红军主力向乐会转移;冯白驹和琼苏政府主席符明经带领特委和琼苏政府机关以及警卫连100多人继续留在母瑞山坚持斗争。
那是艰苦卓绝的8个多月。因为同一个信仰、同一种追求,母瑞山上仅剩的20多位革命者没有一个人逃跑,没有一个人叛变。
“母瑞山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在琼崖坚持孤岛奋战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战斗历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海南省党史专家邢诒孔认为,在琼崖革命处于最艰辛、最危险的时刻,它保存了中共琼崖党政领导核心和骨干,使革命火种不灭、红旗不倒。
红色母瑞,琼岛井冈
学渡海英烈,做航天先锋
渡海先锋营烈士墓
海风吹拂着寂静的山岭,仿佛在呼唤石碑下逝去的英灵。
整理修葺烈士墓已成为文昌航天发射场铜鼓岭测控点航天人的必修课。据了解,该测控点地处海南岛最东端,三面环海,远离闹市,条件艰苦。数年前,这里还几乎是一片荒芜之地。在革命英烈精神感召下,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让一座现代化的航天测控点号拔地而起,形成了“学渡海英烈、做航天先锋”“面向大海、仰望星空”等特色文化。
铜鼓岭测控点航天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时光回溯,1949年12月,解放海南岛渡海战役的号角吹响。在“分批偷渡与准备大规模强渡,两者并重进行”的指导方针下,4支先锋部队分2批4次先后潜渡海峡,解放海南大军于1950年4月16日19时开始实施总攻,大举登陆琼岛。
当时,43军128师主力奉命由博贺港、东海岛进至徐闻以南集结,配合40军大规模强行登陆。过程中,128师率382团、383团、384团1个营,于三塘港、海珠港一线与40军主力并肩启渡,依次向预定登陆点前进。行进时,遭敌舰4次袭扰。担负护航任务的382团二营,在副政治教导员刘安元的指挥下,以2艘机帆船、3条木船,成扇形向敌展开,山炮、战防炮向敌开火,敌舰被打得措手不及,仓皇而逃。20分钟后,又有几艘敌舰向我主力船队攻击。护航队与敌舰展开了殊死搏斗,海战中,护航船只在仅剩2艘的情况下,仍顽强与敌舰战斗,保障了主力船队渡过琼州海峡。
据悉,解放海南登陆战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它开创了我军渡海作战胜利的先河,创造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用原始木帆船打败现代化铁甲兵舰的奇迹,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来源:我们的太空 作者:黄国畅、王玉磊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