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时隔39年,“张福林班”原副班长丁松再回老部队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1-08-09 15:05:47

  时隔39年再回老部队,西藏山南军分区某边防团“张福林班”原副班长丁松难掩激动——

  一朝戍边关,一生边防情

  ■孙 梁 张照杰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国涛

  

  丁松(左五)与边防团官兵分享自己创作的歌颂军营火热生活的歌曲。 张照杰摄

  “通往哨所的路修好了吗?你们一定要保重身体……”7月25日,家住四川富顺的老兵丁松,与远在千里之外的西藏山南军分区某边防团“张福林班”官兵视频通话,向他们致以问候。

  1个月前,丁松和几名战友一同前往西藏,来到山南军分区某边防团。在军史长廊“张福林班”的事迹展陈前,丁松伫立良久,深情地敬了一个军礼。

  “我曾是‘张福林班’的副班长……”丁松几度哽咽。1978年初,丁松携笔从戎上高原。入伍前,他信心十足地对父母说,自己一定会在部队好好干,不入党就不回家。

  说易行难。进藏初体验就让丁松备受煎熬。1978年4月,丁松和战友在四川简阳集结训练后踏上西去的火车。80多个新兵挤在一个“集装箱”式的车厢里,身上盖着新发的毡子,在一路“哐当哐当”的“伴奏”声中,到达青海西宁。下了火车,他们换乘老解放卡车,伴着强烈的高原反应,一路颠簸一路行。从四川简阳到西藏山南,2000多公里的路程,丁松和战友走了近20天。

  重回老部队,丁松感慨万千。“现在交通太方便了,飞机当天就能到,柏油路铺到了营区。”一路走来,今昔对比让丁松难掩兴奋,“过去,藏族群众住的是土坯房,有的甚至住在牦牛棚里。现在他们住的联排藏式新居太漂亮了……”

  走进营区,看到边防团新建的大礼堂里娱乐和健身设施一应俱全,丁松不住地感叹:“真好!真好!当年,团里最早的礼堂就是我们连队负责修建的。”

  1978年至1980年,正值三年边防建设时期,上级立足自身抓建设,将团机关楼和大礼堂建设任务交给了丁松所在的连队。

  丁松记得,那年冬天,天寒地冻,山谷的风刀割一般刮得人脸生疼,连队驻地旁的那条河早早就结了冰。修建礼堂缺少木材,需要蹚过冰河,从对面山上把木材运到营区。面对艰巨的任务,“张福林班”的战士又一次请战打头阵。

  1951年12月进藏途中,在雀儿山担负开凿花岗岩地段主攻任务的张福林,清理炮眼时被一块滚落的大石头砸中,壮烈牺牲。1952年7月,原西南军区授予张福林“模范共产党员”称号,追记一等功,同时授予张福林生前所在的小炮班为“张福林班”。1952年秋,交通部、原西南军区追授张福林“筑路英雄”荣誉称号。此后,一茬又一茬“张福林班”战士,赓续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英雄血脉,在雪域边关扎根奉献。

  “‘张福林班’的战士一直都有啃硬骨头的劲儿。”身在英雄集体,丁松有切身体会。那次搬运木材,人均一天要来回蹚过冰河几十趟,时任班长陈世林心疼战友,为减少战友蹚河次数,他自己来回过河连轴转。几天下来,木材备足了,陈班长却累倒了,后来还落下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

  “当时的日子真苦,但是全班很团结,大家就像亲兄弟一样!”回忆如泉涌,丁松越说越激动。当年,丁松在“张福林班”任副班长,后来入了党,还荣立1次三等功。1982年,丁松带着万千不舍,脱下心爱的军装回到地方工作。

  一朝戍边关,一生边防情。千百次,丁松梦回雪域高原,梦回“张福林班”。闲暇时,他将思念写进歌词谱成曲,先后创作出《军营是我家》《英雄事迹伴随我们成长》等歌曲。“铁血忠诚,敢打硬仗,张福林精神一代代传扬……”每每哼唱,丁松都泪眼蒙眬。

  遗憾的是,苦于当时通信不畅,丁松退役后一度与战友和连队失去联系。几番寻找,他终于找到老部队,今年6月和几名战友一起重返西藏时,他特别想去“张福林班”看一看,奈何时值雨季,前往哨所的路出现塌方,他们未能成行。

  “大家辛苦了,有机会再去看你们!”在与“张福林班”战士视频通话时,丁松向年轻的战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眼泪夺眶而出。

  手机屏幕那头,官兵们齐声回答:“请老班长放心,我们一定坚守哨位,守好边防!”


作者:孙梁 张照杰 李国涛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邓芳华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