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人民军队锻造“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1-08-20 14:38:37

  开篇语:“七一勋章”由党中央设立,是党内最高荣誉。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经历百年风雨,无数优秀党员肩负民族之理想使命,不畏艰险,砥砺前行,留下彪炳史册的光辉事迹。今年是“七一勋章”首次颁授,29名功勋党员作为全党9100多万党员的优秀代表获此殊荣。其中,有11位勋章获得者来自人民子弟兵,5位是战斗英雄,6位有过参军经历,他们的军龄或长或短,有的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有的仅有短暂的军旅生涯。这些由人民军队锻造出的“七一勋章”获得者们,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岗位作为战位,坚守职责,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听党指挥,对党忠诚!

“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6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吴天一,新疆伊犁人,1934年出生,1950年入伍,1982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参加志愿军支援朝鲜,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12医院工作期间,因防治疫情得力荣立三等功。1958年随部队回撤,积极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来到青海,成为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吴天一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

  2021年6月29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向院士吴天一颁授 “七一勋章”。

  “当总书记亲手把勋章挂在我胸前的时候,我心潮澎湃。”吴天一说:“我将用我毕生的精力为青藏高原人民生命健康事业奉献终身。

  被颁授“七一勋章”之后,86岁的吴天一仍然没停下在高原开展科研工作的脚步,他参与并制定出多个高原病防治的文件,助力川藏铁路建设顺利推进;由他领导建设的珠峰绒布寺医疗急救站即将投入使用……他说:“青藏高原是我科学研究的根,高原医学研究是我一生的追求。‘七一勋章’是党内最高荣誉,是荣誉也是考验。虽然我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但是仍要响应党和总书记的号召,在新的征程上为人民立下新功。未来,我要带好团队培养好接班人,为保障高原人民和官兵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参军入伍,走上了医学的道路

吴天一参军入伍。图源:央视新闻网

  20世纪30年代,吴天一出生在新疆伊犁一个塔吉克族知识分子家庭,9岁随父母去南京读书。因为要到汉族地区学习,父亲特地为他取了个笔画少的学名“吴天一”。

  南京解放后,吴天一在学校里被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共青团的前身)。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刚上高二的吴天一在课堂上坐不住了。“我当时只有一个愿望,参军报国,去前线打仗!” 他跑到征兵体检的地方,护士长看他个头特别小,说“走走走,你这么小当什么兵啊”,但吴天一觉得自己是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必须要参加,“跟电视里演的一样,我差不多要跪下了,我说,别看我个子小,但体质好!我能长大!”

  经过努力争取,吴天一最终得到了入伍通知,但却不是被派往前线,而是又回到了课堂里——他被送到了中国医科大学学习,成为中央军委委托中国医科大学培养的一批军队的学生。

  “我上大学时,心里很紧张。我才读高二,其他学生都是高中毕业的,也有参军后转学医的。但不到一年我就超过了他们,还当了很多课代表。”吴天一在中国医科大学读书期间,成绩优异,一共38门功课,27门满分。

  6年的医科培训结束后,抗美援朝已经签订停战协议。“但当时部队还没撤回,我就强烈要求去前线。”1957年,吴天一换上志愿军的服装,来到位于平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12医院。吴天一凭借自己的医学知识,在前线发现烈性传染病,上报志愿军司令部,采取紧急隔离防护措施,预防了疾病的流行。因为防治疫情得力,他荣立三等功。

骑上马背,开始高原医学研究

吴天一院士在青海省玛多县为当地藏族群众义诊。图源:新华网

  1958年,吴天一随部队回撤到青海,要求“当一名普通兵。”他被分配至某骑兵连,获得了“五好战士”荣誉,这段经历也为他之后常年在高原“骑马问诊”打下了基础。

  到了青海之后,吴天一便目睹许多人因不适应高原环境而出现缺氧、乏力、头痛欲裂等高原反应,有的患上了严重的疾病,甚至献出生命。当时,大量河南、安徽、山东的青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移居青海,进入海拔4000米的青南地区开垦。但由于高原病的高发,迁移工作接连失败。

  一位在祁连山铜矿工作的四川转业军人的话,让吴天一终生难忘:“我在朝鲜打美帝国主义,美帝国主义的飞机大炮都没把我打死,我到了这鬼地方,这样的鬼病把我就弄死了。”

  “在朝鲜待的两年,我看见了志愿军不怕牺牲,看见他们经受血和肉的洗礼”。吴天一说,看到亲密的战友因为高原反应患病难愈,他的内心十分痛苦。当时我国对高原医学的研究几近空白,作为一名内科军医,他和援边的医生们就高原气候和战友的疾病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经过科学的医学试验,他认定此为极度寒冷和氧气稀薄情况下的特发疾病。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期间,吴天一注意到从平原调来的印军中发生了大量急性高山病,不少人沿途倒毙。来自军人的敏锐,让他立刻意识到,高原医学研究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还关系着国家的军事建设和国防建设。

  吴天一下定决心实地采集数据,了解人类在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探索高原病的成因,寻找应对方法。就这样,他骑上马背,开始了数十年如一日的高原科考路。他走遍了青海、西藏、甘肃、四川、新疆西部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区,诊治过上万名牧民群众,被藏族牧民亲切地称为“马背上的好曼巴(好医生)”,整理了大量的临床资料,为我国高原医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出生于战乱纷争的年代,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国家强盛。”吴天一说,“高原医学研究也是筑牢我国国防战线的重要力量。青藏高原在我国西南边境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通过系统的研究掌握军队在这里适应、训练的医学要诀,也就掌握了领土保卫的主动权。”

钢铁战士!党员要奋战在第一线

吴天一接受采访。图源:央视新闻网

  从1956年到1981年,吴天一曾递交了8次入党申请书,“我1949年就加入了青年团,我的信念是做一个共产党的坚定分子,要做一个共产党员”。申请入党这件事,他坚持了整整26年。直到1982年5月,吴天一终于通过考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青藏高原的极端环境下,50年中,吴天一经历了6次车祸、2次致命伤、14处骨折;两次骑马渡河运送病患险被冲走;两眼白内障,玻璃体出血;参与低压试验,鼓膜多次被击穿;心脏加装起搏器……“这一些艰险都没能动摇我的意志,党员始终要奋战在第一线。”吴天一坚定地说。

  “每到一个地方,我都问哪里海拔最高?”吴天一说,“哪里海拔高去哪里,3000多米我们是不去的,一般都四五千米。”高原医学研究必须去高、偏、远的地方,不能落下一户一人。1982年,在外出调研途中,吴天一乘坐的汽车从海拔4000米的青海橡皮山翻下来。他说,“一下就从山顶翻到山下。那一次我差点死了。”当时司机已经晕了过去,吴天一从车里爬出来,身上都是血。经过的车辆把他们救起来,车完全报废了。“左边四根肋骨、肩胛骨、两条腿都断了,髌骨也断了,当时完全是靠着毅力爬了出来。”死里逃生,吴天一得却从未想过放弃,他说:“骨折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后面还能长上。”

  为获取大量人在特高海拔的高山生理学资料,他在阿尼玛卿山海拔4660米到5620米做了5年高山生理研究——那里是一片冰山雪岭,银色世界,紫外线反应特强,时间长了眼睛就受不了。连续面对皑皑雪山,吴天一的双眼患上了白内障,手术治疗后往眼睛里放入了人工晶体。一到晚上,两只眼睛就发蓝,他自嘲说:高原送了我一双“狼眼睛”。

  1995年,吴天一在青海高原心脏病研究所设计并启动了首个模拟高海拔环境的高低压实验氧舱。舱体上升可至海拔1.2万米,下降可至水下30米,对高原医学研究至关重要。但人体实验有风险,第一次由谁进舱?“我设计的,肯定我进。”吴天一毫不含糊。实验时,由于缺乏经验,操作失误,吴天一的鼓膜“嘣”的一声被击穿了。即使如此,长好了,再实验,又穿了,又长好了,前后四次。

  “他们都说我粉身碎骨了,但是我一次次坚强地站了起来。”他说。吴天一没有走上过枪林弹雨的战场,但在高原医学研究这个战场上,他是一名真正的钢铁战士,把自己的血肉之躯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祖国的医疗事业。

高原卫士!守护生命创造医学奇迹

吴天一在青海西宁的实验室内指导学生。图源:新华社 张宏祥摄

  50余年来,吴天一对发生在青藏高原的各型急、慢性高原病从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学方面做了系统研究。1963年,吴天一在中国第一个报告了高原肺水肿;1965年他在中国第一个报告了成人高原心脏病;1979年他在中国第一个报告了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他提出的慢性高山病量化诊断标准被国际高山医学协会纳为国际标准并命名为“青海标准”,于2005年在国际上统一应用。

  他对我国的高原军事医学也作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吴天一参与军队指令性项目“高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项目的研究,制定了在高原战伤条件下的诊断与急救标准,其诊断标准被列为中华医学会全国标准。他首先向解放军装备所提出应将抗缺氧致适应剂与野战食品(包括饮料)融为一体。经过10年的合作研究,吴天一研制出大分子糖的野战功能性抗缺氧食品系列,有效提高了高山作战部队在高原缺氧环境下的有氧代谢能力。

  2020年,340万字的医学巨作《吴天一高原医学》出版发行,这本书展示了吴天一50多年来在高原医学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图源: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数十年如一日,吴天一全身心投注在高原医学研究中,成绩斐然。这其中,最让吴天一感到自豪的一项成绩,是他利用自己多年的研究所得,保障了青藏铁路14万多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国家决定建设青藏铁路时,我激动了很久。因为我知道,自己有了用武之地。”吴院士回忆。随后,他担任了铁道部青藏铁路一期建设的高原医学顾问和二期建设的高原生理研究组组长。

  青藏铁路二期路段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施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在这里吸进来的氧气只有海平面地区吸氧量的一半,工人们时刻面临着急性高原病的威胁。为了应对高寒缺氧,确保铁路顺利施工,作为专家组组长的吴天一数次带队奔波于青藏铁路沿线,大到铁路沿线供氧站、高压氧舱的建设,小到员工起夜,他都想到了。吴天一带头制定出一系列劳动保护和高原病防治措施,建立了全面科学的卫生保障措施和急救方案,他们在青藏铁路工程全线配置了17个制氧站、25个高压氧舱,保障工人们氧气需求;将高原病的自我判断方法写入科普手册,送到每个筑路工人手中;吴天一亲自带领科研医疗队上山指导工作,研究开发以藏药为主的红景天等致适应剂,提出“三高三低”急救措施,使急性高原病发病率由青藏公路建设初期的9.8%降至1%以下。

  5年建设期间,14万筑路大军急性高原病“零死亡”,被誉为“世界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外国人都不敢相信,最后来青海实地看了以后,都竖起大拇指说佩服。”吴天一骄傲地说。

  而今,国家川藏铁路建设正在推进中,吴天一又再次投入了新的生命保障任务中。他指出,川藏铁路也要进入一些无人区,海拔可能在4500米左右,川藏铁路建设工程95%以上是隧道和架桥,需要高空作业和隧道作业,最长隧道设计45公里,建设过程中缺氧也比较严重,“所以会有新的挑战、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做。”

 

  综合整理自:新华社、央视网、中国新闻网、中国工程院网、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网、青海省人民政府网、复旦大学澎湃号、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www.bjnews.com)、中国组织人事报、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等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