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
宝塔山下探初心
■解放军报记者 李 蕾
清晨,雾气笼罩的宝塔山下,延河水蜿蜒流淌。“咚……”山上古老斑驳的铁钟敲响,钟声悠长绵延,好像诉说着这里厚重的历史。
1935年10月,这片荆棘遍野、杂草丛生的黄土地,张开宽阔的胸膛,将一支穿着破衣烂衫、饿得皮包骨头、累得精疲力尽的队伍热情拥入怀中。这支战士平均年龄19岁、干部平均年龄24岁,在疾风骤雨中辗转漂泊的队伍,终于找到了扎根的土壤。
人们也许没有想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支队伍,竟成了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更没有人想到,只用了短短十几年时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支队伍,从这里走向全中国,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习主席曾经意味深长地说:“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穿过历史的尘烟,记者来到中国革命的圣地,感悟伟大的延安精神,探寻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一
杨家岭革命旧址,完整保存着毛泽东同志当年居住的窑洞。
上午11时,窑洞外艳阳晴空,室内却光线暗淡。方寸斗室狭小逼仄,一张旧木床、一盏煤油灯、一部老式电话构成了毛泽东同志的办公场所。
在这极为简单的屋子里,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毛泽东同志在昏黄的油灯下纵览风云、洞察时局、笔走春秋,思考着中国的前途和未来,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光辉著作。正是在延安,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站立在窑洞前的石桌旁,记者眼前浮现出历史上的一幕: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广袤的祖国版图上处处回荡着“我要去延安”的声音,无数有志之士背着沉重的行李,冒着被国民党军队封锁、绑架和杀头的危险,前仆后继,冲破封锁线,向着抗日救亡旗帜高高飘扬的方向、向着心中的圣地坚定前进。
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那个盛夏,一位广东青年经西安奔赴延安,路上不幸病倒,弥留之际,他用尽最后力气将双手抠进黄土地,朝着延安的方向爬行。
延安革命纪念馆的版画上,一个个奔赴延安的年轻身影,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看到了信仰的力量。正是坚定的共同信仰,让他们在跋涉与安稳之间,选择了跋涉;在牺牲与苟活之间,选择了牺牲。
参观杨家岭党的七大会址后,习主席意味深长地说:“这里我来过多次,插队时每次到延安都要来看看,每次都受到精神上的洗礼。”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抹迷彩绿十分显眼,记者一打听,原来他们是新疆军区某旅的官兵,利用休假时间结伴前来延安参观。官兵们告诉记者,他们旅的老前辈曾参加过保卫延安的战斗,延安不仅是旅史上厚重的文字,更是他们心中的信仰高地。
“没有人生而伟大,只是为了心中的信仰和真理,以平凡的身躯铸就伟大”“他们在简陋的窑洞,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绘制着未来共和国的蓝图”……在红色旧址参观后,官兵们纷纷留言,表达崇敬之情。
二
花满河谷,碧草如茵。来到南泥湾,苍翠清新沁人心脾,往日的荒山早已不见。
埃德加·斯诺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陕北是我在中国见到的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当时,陕甘宁边区受到敌人严密的经济封锁,边区军民生活十分困难,米面油、布匹、纸张等基本的生活用品极度缺乏。
为了摆脱困境,359旅官兵响应党中央号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开始了“背枪上战场,荷锄到田庄”的战斗屯垦生活。采访中,记者看到了一张珍贵的馆藏照片,那是美国摄影师哈里斯·福尔曼拍下的宝贵瞬间——
359旅旅长、一代战将王震参加完田间劳动,和他的战友们在田埂上席地而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当地的老乡告诉记者,南泥湾从那时开始便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但解决了部队官兵的吃穿用度,而且还有余力支援人民群众,难怪官兵们笑得那么灿烂。
1949年,359旅官兵解放大西北、进驻新疆,从一个南泥湾奔赴另一个“南泥湾”,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再次过起了边战斗边农垦的生活。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激励着359旅的传人扎根高原,戍边守防。”记者曾工作过的单位前身就是359旅。记得刚下连时,指导员把我们这些新同志带到荣誉室讲传统:当年,部队驻地寸草不生,生活环境十分艰苦,为了给高原留下一片绿色,一茬茬官兵接力奋斗,坚持不懈。土壤不行,从山下一点点往高原上带;冬季太冷,把站哨用的大衣裹在树上……整整用了5年时间,才在冻土层上种活了第一棵白杨树。
延安之行令记者感慨万分:山城虽小,却磨砺出中国共产党人开荒垦田的昂扬斗志;窑洞虽土,却孕育出了引领中华民族阔步前行的伟大思想,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让人们从中汲取不竭力量,向着光辉的未来勇毅前行。
三
站在宝塔山上极目远眺,南川河与延河在宝塔下交汇,形成一个醒目的“人”字。
记者凝视这个巨大的“人”字,脑海里不由地响起习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走访延安,一路前行,一路感动——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群众节衣缩食,勒紧裤腰带,宁可自己吃糠咽菜,也不让前线战士饿肚子,自发缴纳抗日救国公粮达100多万石。群众有人出人,有力出力,5万余人加入八路军,18万人参加自卫军,几乎每名妇女都加入了后方保障队伍……
人民哺育革命,共产党人从来没有忘记过。
红色旧址枣园院中,绿树成荫,凉风习习。不远处,一条水渠川流不息。1940年,党中央进驻枣园时干旱少水,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不便。在党中央号召下,机关干部和战士自己动手,为驻地群众修建了这条6公里长的水渠,既保障群众用水,又可灌溉1200多亩土地,被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幸福渠”。
流水潺潺如故,小渠两岸,换了人间。群众高兴地告诉记者,在脱贫攻坚行动中,当地驻军出台了很多精准扶贫举措,把红色经济搞得红红火火,老百姓都过上了幸福生活。
只见公仆不见官
■桑 叶
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有精神上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延安精神,无疑是让我党我军强大的力量源泉和宝贵财富。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展览馆的序言中写着这样一段话:这里有一种精神,就是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这里有一种主义,就是延安窑洞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里有一种形象,就是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干部形象;这里有一种力量,培养造就一批信念坚定、为民服务、不怕牺牲的革命志士。
延安精神,最难能可贵的是培育了“延安作风”,锻造了“共产党的官”应有的样子,即永远是人民公仆、人民的勤务员。这种为官者的形象,让各界人士看到了希望,让人民群众有了依靠,让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
1946年12月1日,是朱德60岁生日,董必武在《祝朱总司令六秩荣寿》中这样评价朱德:“要作主人不作客,甘为民仆耻为官。”朱德写诗唱和道:“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
“甘为民仆耻为官”“只见公仆不见官”是延安时期党的干部为谁做官、如何做官的真实写照。
1937年1月,经过长征落脚陕北的党中央和红军来到延安,给延安带来一股清新的政治空气,人们目睹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美国记者斯特朗到延安访问后,曾写下这样一段话:党的负责干部,住在寒冷的窑洞,凭借微弱的灯光,长时间地工作,那里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物质享受,但是住着头脑敏捷、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
毛泽东生活艰苦朴素,一支铅笔使用到手捏不住时还舍不得丢掉,把铅笔头装在子弹壳上继续用完。有一次,毛泽东在办公室同陈嘉庚谈论南洋情况,总司令部内的人都可以参加,顷刻间席位告满。有一个勤务兵迟到,望见长板凳上毛泽东身边略有空隙,便挤身坐下。毛泽东向他望一望,把自己身躯移开一点,以便让他坐得更舒服些。
不仅毛泽东,党的领导者皆是如此。周恩来在大生产运动中坚持纺纱,在参加比赛时还得了奖;朱德作为人民军队的总司令,穿着打扮总是和士兵一样,“朴素浑如田舍翁”;林伯渠一心为公,坚持自己的生活待遇不应当超过一个普通工作人员,被誉为“革命先锋一老牛”;徐特立廉洁奉公,生活简单如老卒,“携带两个冷馍馍,一天开会好几处”。
毛泽东说过:“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延安时期,只做公仆不做官,这一政治理念上升到一种主流精神,成为一种现实、一种时尚,成为各级干部的行为自觉。
“瓜连的蔓子,蔓子连的根。老百姓连的共产党,共产党连的人民。”在延安,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党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和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形成了“十个没有”的良好局面。共产党的干部“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坚决不做官老爷”,这正是延安精神的根本和精髓所在。
心无百姓莫为官。每名军队领导干部只有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以百姓之心为心,坚持人民至上,坚守人民情怀,切实解决好官兵“急难愁盼”问题,才称得上群众心中的“好官”,真正无愧于人民公仆的光荣称号。
两个拥有共同战斗经历的英雄连队,携手守护和传承延安精神——
一脉同根,互学共传
■徐宝华 邹珺宇
7月下旬,正在高原驻训的新疆军区某团“战斗英雄连”官兵,通过视频方式与中部战区某旅“红十连”官兵连线,围绕“传承延安精神、激励强军斗志”展开讨论交流。
“战斗英雄连”前身是在陕北用三支短枪建连的红军连队,曾在保卫延安的战斗中屡立战功。上个世纪70年代移防到新疆后,官兵们发扬革命先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房无一间、瓦无一片、树无一棵的西北大漠扎根。
诞生于渭华起义的“红十连”,也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红军连队,历史上曾多次参加保卫延安的战斗。建连90多年来,连队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和平年代都表现得十分突出,先后5次被授予荣誉称号。
“两个英雄连队,因为都有着保卫延安的共同经历,对加强学习延安精神的合作一拍即合。”“战斗英雄连”指导员杨兴旺告诉笔者,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他们与“红十连”建立互学共传机制,通过开展支部共建、互派骨干参观见学、共上视频党课、“云访”革命纪念馆等方式,引导官兵共同守护和传承先辈的精神遗产。
前不久,“战斗英雄连”整建制奔赴高原驻训,连队官兵叫响“缺氧不缺精神”的口号,战风沙、斗严寒,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开展训练,积累了高原训练作战的宝贵经验。“战斗英雄连”官兵介绍弘扬延安精神的感人故事后,“红十连”官兵深受触动,表示要向他们学习,以更高标准完成今年的演训任务,两个连队还相约开展“立功挑战应战”活动。
交流活动结束时,“红十连”指导员刘林涛感慨:“时代在变、社会环境在变,但两支红军连队传承延安精神的信念从来没有变。”
版式设计:方 汉、梁 晨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