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展开国内考察,其足迹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乡村,留下殷殷嘱托,印下深深情怀。透过总书记的考察足迹,可以看到治国理政的深思考,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如磐。近期,华夏经纬网推出系列报道“总书记的心中事”,这次带你走进陕西,看看总书记关心的那些事……
2021年9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榆林市,深入企业、农村、学校、革命旧址等进行调研。这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第三次到陕西考察。
回顾他的这三次陕西行,从延安杨家岭中共七大会址,到榆林杨家沟革命旧址,从考察秦岭自然保护区,到调研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从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到探讨如何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中国共产党人对陕西有一份深深的感情,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有一份深深的牵挂。
● 考察时间:2015年2月 / 2021年9月
● 考察地点:延安杨家岭中共七大会址 / 杨家沟革命旧址 中共绥德地委旧址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赴陕西考察调研,每次都会专程瞻仰红色遗迹,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2015年陕西之行,总书记参观了党的七大会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薛家寨革命旧址等,他意味深长地说:“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就是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不懈奋斗中,在延安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思想品德、工作与生活作风的精华和结晶。其主要内容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020年再到陕西,习近平重点谈到延安精神,要求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
2021年9月13日下午,习近平在米脂县杨家沟革命旧址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21年9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时专程到杨家沟革命旧址、中共绥德地委旧址等地,追忆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
总书记在考察中强调 ——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团结一致向前进,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就在于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高瞻远瞩、见微知著,既解决现实问题,又解决战略问题,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要始终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同时坚持实事求是,从我国实际出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
● 考察时间:2020年4月 /2021年9月
● 考察地点: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 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建设中国人民心向往之的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在2015年的陕西行中曾明确指出,必须结合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科学谋划、合理规划,在发展中要坚决守住生态红线。
2020年4月再到陕西,习近平站上秦岭提出告诫,要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决不能重蹈覆辙,决不能在历史上留下骂名。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2021年9月13日上午,习近平在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乙二醇项目现场考察。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2021年9月13日,再次踏上黄土高原,习近平来到陕西省榆林市考察调研。从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的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到水土流失治理的模范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总书记此行,“绿色发展”依旧突出。
总书记强调 ——
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 考察时间:2020年4月 /2021年9月
● 考察地点:小岭镇金米村 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 / 绥德县郝家桥村
贫穷一直是困扰这片黄土高原的问题,习近平惦念着包括陕北在内的老区苏区人民的脱贫致富。2015年,习近平来到陕西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强调幸福美好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靠艰苦奋斗来创造。要“把老区发展和老区人民生活改善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真抓实干”。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指出,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要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做好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工作。
2021年9月14日下午,习近平在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看望村民侯志荣一家。新华社记者李学仁 摄
如今,中国的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如何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成为民众的关切。习近平再一次走进陕北的乡村,在郝家桥村考察调研“山沟沟里走出的致富路”。
总书记强调 ——
让乡亲们过好光景,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共产党就要把这件事情干好,不断交上好答卷。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奋发图强、自力更生,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更大胜利。
● 考察时间:2015年2月 / 2020年4月 / 2021年9月
● 考察地点: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 / 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 / 陕西绥德实验中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三次考察陕西,每次他都会来到学校,深入孩子们中间,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
2015年2月14日,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首次赴陕西考察时,来到了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强调——教育很重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抓发展在根上还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来到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在五年级一班,他亲切询问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特别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习近平说——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
2021年9月14日上午,习近平在绥德实验中学考察时,同正在练习书法的学生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李学仁 摄
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绥德实验中学,观看同学们练习书法、体育锻炼,同大家亲切交流。
习近平表示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要靠不断提高人民精神素养,基础在于教育。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办好教育,使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更加适应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字字千金,都是经过多年总结摸索才得出来的。孩子们要全面发展,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国之栋梁。
● 考察时间:2021年9月14日
● 考察地点: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2021年9月14日上午,习近平在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同群众亲切交流。 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期间,来到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观摩石雕、绥德平安书、剪纸、民歌、泥塑等展示,对当地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表示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绥德是黄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孕育发展了优秀民间艺术,展现了陕北人民的热情、质朴、豪迈。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考察时间:2021年9月15日
● 考察地点:驻陕西部队某基地
2021年9月15日,习近平来到驻陕西部队某基地视察调研,听取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1年9月15日,习近平到驻陕西部队某基地视察调研。习近平在听取基地工作汇报后发表重要讲话。
总书记强调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聚焦备战打仗,加快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履行使命任务能力。
总书记充分肯定基地长期以来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鼓励大家发扬好“两弹一星”精神、航天测控精神,完成好基地担负的各项任务,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综合自新华网、中新网、人民网、央视网、求是网、中国西藏网、学而时习微信公众号等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