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建:第一家园建设让闽台更近更亲更融洽

苏美祥

苏美祥,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作者 苏美祥 福建社科院现代台湾研究所所长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对台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近日,福建省出台了《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42条新举措,覆盖广,力度大,落点准,是对台企台胞释出的又一波政策利好。新时代新征程,福建充分发挥对台工作的特殊优势,强化使命担当,创新对台政策,加快闽台深度融合、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从内容上看,《实施意见》包括“能通先通”“提升服务”“文化连心”三个方面,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三大促融路径十分清晰。

  深化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意见》在提升经贸畅通方面,提出打造两岸共同市场,注重平台建设,对准关键点发力。《实施意见》提出,要深化闽台优势产业融合发展。立足闽台产业的发展方向及互补性,分别提出了闽台先进制造业、金融、现代服务业、农业合作,以及对台贸易便利化、台资企业创新等方面的支持重点。

  一是建设和提升一批载体,明确加快建设古雷石化园区、南靖精密机械制造等产业园,推动建设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推进厦门、泉州、平潭“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城市”建设。

  二是针对关键点施策,如“对重大龙头类、示范类台资项目优先给予用地指标保障”,“将自贸试验区内台企资本项下便利化试点政策扩展至全省”“扩大向台胞颁发金融信用证书试点”“推动台企科创板上市,台企股份制改造享受同等奖补”“推动闽台海铁多式联运”“推动闽台海空航线与‘丝路海运’及中欧班列对接”等,分别针对项目用地、融资需求、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攸关台企发展的“关键点”着力,为台企在闽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便利。

  三是引领对台农业合作。根据《实施意见》,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每年将获得省级财政安排的贴息资金扶持;“台湾同胞取得的集体统一经营林地可办理不动产登记,支持凭证融资开展抵押贷款”,让台农扎根大陆创业更安心,更有信心,同时也是对破解台农抵押融资“缺乏物权凭证”难题的创新之举。福建对台农业交流与合作一直在各省市中居于领先地位,今后在闽台农将获得财政、金融的“双效”加持,一批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区呼之欲出,闽台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的前景十分看好。

  突出提升民生工程

  福建具有独特的近台优势,在推进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便捷人员往来等方面,有基础、有经验、有优势,更要有新探索。《实施意见》注重项目带动,先行实施条件成熟的项目,支持探索并力求突破与民生发展攸关的项目(议题)。

  优化提升类项目包括:用好海峡海底光缆、加密闽台海空直航联接、加强对台开放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做好向金门供水源头龙湖水库环境保护,加强输水管道维护。

  加速推动类项目包括:深化研究论证“台海通道”、研拟厦金大桥和福州连江至马祖通桥方案、探索台湾能源供应新路径等。其中,向金门马祖通水、通气、通电则分别提出具体的阶段性项目:建设连江官岭至黄岐输水管道,为向马祖供水作准备;发挥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作用,推动向金门马祖供应液化天然气;推动通过海缆输电方式实现电网联网,则是向金门马祖通电的推进内容。以上项目工程与金马地区同胞的民生利益息息相关。

  目前来看,加强对台开放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口岸服务的软硬件水平,有望是见效最快的一项举措,可让往返两岸同胞更舒适,费用更节约。据统计,福建沿海与金马地区“小三通”航线自2001年开通以来,两岸同胞经金马“小三通”往返人次已累计超过1千9百万,其中,厦金“小三通”是大陆居民经厦赴台赴金旅游最热络的“黄金通道”,2018年厦金“小三通”出入境旅客约17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重在走实走深走心

  《实施意见》在落实同等待遇方面,积极回应了台企台胞诉求,比如,凭台湾居民居住证享受所在地居民购房同等待遇、凭台湾居民居住证同等享受我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推动台胞在闽使用台湾机动车驾驶证和便利换领大陆驾驶证、为台胞来闽发展创造更好条件等。《实施意见》从满足台胞子女就学需求、扩大对台招生规模、鼓励台湾人才来闽发展、扩大招聘台湾教师来闽执教、支持台湾医护人员来闽执业、提升涉台司法服务水平,以及探索推进两岸基层治理交流合作等方面,给出了实实在在而又具体细化的优惠,体现了“听取台湾同胞呼声”“只要能做到的都要尽力去做”的对台工作要求,做到“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让台湾同胞有更多获得感。

  此外,《实施意见》在加大文化交流方面提出,深化民间基层交流交往,推进祖地精品文化入岛,进一步拓展文化交流领域,从更深、更广、更密三个维度着力,强化深度交流,突出双向互动,把工作做到广大台湾同胞的心里。 (作者 苏美祥 福建社科院现代台湾研究所副所长)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