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领略传统文化之美 感受乡村振兴之变——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荆楚行”侧记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大陆新闻 > 社会综合      2021-11-07 08:32:46

  新华社武汉11月6日电(记者喻珮、贾金明)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如何制作?“世界硒都”缘何而来?正在湖北恩施开展的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荆楚行”活动中,台湾媒体记者带着这些疑问深入走访,实地感受土家族的风土人情,了解当地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

  在沥沥小雨中,两岸媒体记者一行来到当地最具特色的游览地之一恩施土司城,这是土家族土司文化标志性建筑。古色古香的门楼、侗族风雨桥、土家族民居等建筑,让台湾朋友啧啧称奇。

  身着黑斗篷、缠上青头帕,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杨钊在视频连线中向台湾观众介绍:“这套服装以黑色和红色为基调,色彩丰富、明艳,穿戴起来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在民俗博物馆,西兰卡普的传承人梁春兰端坐在纺织机前,右手挥刀、左手牵线,勾线、放线……一幅大型的西兰卡普正从她手中流淌成霞。

  “您做这个多长时间了?”TVBS新闻记者陈韵雯问。

  梁春兰热情介绍,她从12岁开始练习制作西兰卡普,至今已经41年。西兰卡普运用手工挑织,纺线颜色搭配丰富,是土家女儿最珍贵的陪嫁。

  32岁的陈韵雯细细观赏着西兰卡普复杂多变的图案。“我来之前专门查阅了土家族的资料,但亲眼见到传统的手工艺者现场编织这么精美的作品,还是觉得蛮震撼的。他们既能守住传统,又能兼顾生计。”她感慨地说,在大陆常常听到朋友谈论乡村振兴工作,在振兴过程中如何保留传统文化,值得两岸多多交流和学习。

  恩施州森林覆盖率近70%,享有“世界硒都”之称号,也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来到风景秀丽的恩施市龙凤镇龙马村,500亩茶园满目葱绿,茶香扑鼻。这里是恩施州龙马新果实业有限公司的茶叶种植基地之一,也是杭州市和恩施州结对帮扶的示范茶园。

  据介绍,为了提升茶叶产业附加值,公司大力发展抹茶产业。当地多个行政村累计建立抹茶订单示范基地1073亩,直接带动贫困户318户1123人实现增收,当地1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相关抹茶产品出口到日本、美国。

  “由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茶农操作,特别是引进抹茶技术后,茶叶生产从一季扩展到三季,既增产、又增收,农民都富起来了。”龙马村村委会副主任张义国向两岸媒体记者介绍。

  “‘世界硒都’果然名不虚传。利用现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不仅帮助百姓增收,也大大打响了恩施‘硒都’的品牌。”杨钊说,台湾人很注重养生,他特意拍摄了很多茶园的画面,希望让更多台湾朋友知道恩施的各种富硒产品。

  两岸媒体同行后又来到宣恩县松坪易地扶贫安置区。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的宣恩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宣恩县引进服装厂、鞋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提供3000多个工作岗位,就近吸纳贫困户就业增收。

  2020年5月,湖北省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时期31.84万户88.23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安置任务,99%以上的搬迁户实现了脱贫,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正在从“搬得出、稳得住”向“有就业、能脱贫、逐步能致富”转变。

  台湾自媒体创作者刘世鑫谈到,此次采访中,他印象最深刻的要数当地的扶贫事业。多年前这里是比较落后且交通不便的地方,在政府及企业的支持帮扶下,居民的生活质量大幅改善,再不用“靠天吃饭”。

  东森新媒体驻京特派记者任以芳在大陆工作生活了近10年,了解到很多乡村鲜活的脱贫故事。此行来到恩施,任以芳深入农户家中、厂房里,以镜头为媒,用心体察和记录乡村振兴给这里带来的变化。

  “我在服装厂看到很多年轻人,他们说虽然外面挣钱的机会多,但是愿意选择在家门口工作,可以陪父母、陪孩子,不用背井离乡。这样一来,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也可以解决。”任以芳被当地村民质朴的心愿所打动。

  有收获,亦有期许。在为期近一周的参访中,来自台湾《联合报》、TVBS电视台、东森电视台等10余名台湾媒体工作者纷纷表示,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让他们流连忘返,两岸间应持续开展更多亲切友好的交流,增进了解和认识,以情促融,共谋发展。



责任编辑:袁丹华
热门评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