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星火燎原|井冈山精神:红色井冈,英雄山脉(上)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1-11-17 13:53:10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

  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力奋斗,形成了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共同组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贯穿于改天换地的壮阔征程,熔铸于惊天动地的英雄伟业,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值此之际,解放军报微信“熄灯号”特别推出“四史微讲堂•学习六中全会精神”栏目,讲述红色经典,弘扬先辈精神。

  “倾听经典故事 追寻红色记忆”系列之二百五十五

  井冈山精神:红色井冈,英雄山脉(上)

  ■解放军报记者 张科进 段江山

  井冈逶迤五百里,红旗一展乾坤赤。

  记者走红军路、上井冈山,在先辈们曾战斗过的地方一路探访、回望,深刻体悟那段艰苦卓绝、荡气回肠的红色岁月——

  1927年10月,毛泽东引兵抵达井冈山茨坪,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0年2月,红军主力撤离井冈山,挺进赣南、闽西。

  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道成功之路,培育了薪火相传的井冈山精神。

  一座山,辉映历史;一种精神,光耀未来。2016年春节前夕,习主席在井冈山考察时,深情地说,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

  一路走来,记者一次次被标注精神伟力的历史细节震撼:红色井冈,不愧为中国革命的英雄山脉!

  1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一条长70厘米、宽4厘米的红带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它的主人是曾经的遂川县第五乡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赤卫队队长王棣权烈士。

  这是一条识别带。在人民军队创立初期,装备极其简陋,没有统一军服,为了区分敌我,同时不与百姓混淆,他们就在领口上、袖子上、脖子上系上红带子,以此作为参加革命、勇敢杀敌的标志。

  识别带也是“牺牲带”。在极其残酷的斗争中,佩戴红带子的革命者随时准备为革命献身,而活着的战友也可以根据红带子上的籍贯、姓名信息,将消息传给烈士家人。

  站在烈士照片墙和英名录前,我们再一次被震撼。短短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共有4.8万名英烈献出生命,这意味着每天有将近60人牺牲。如今,留下姓名的只有15744人,更多的烈士在鲜血染红战旗的那一刻,把名字留在天地间……

  面对艰苦的环境、残酷的围剿,战士们为何能将生死置之度外、甘愿为党和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在另一件不寻常的展品中,记者找到了答案——

  “牺牲个人,言首泌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1931年,井冈山老区贫苦农民贺页朵在榨油坊昏暗的油灯下写下入党誓词。虽有不少别字,却真实反映了一位农民党员的忠诚与信仰。

  一份誓词,代代坚守。贺页朵的两个孙子先后参军,其中一人在战场上牺牲。牺牲前,他写下家书:“现在我就要临近战斗,在战斗中我一定要英勇杀敌……生为祖国人民而战斗,死为祖国人民而献身。”

  井冈山精神穿越历史,始终影响和塑造着人民军队的英雄气。

  雪山下那个英雄群体,此时此刻突然在记者脑海中出现。去年6月,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带领官兵以血肉之躯挡住来犯之敌,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英勇牺牲,用生命誓死捍卫祖国领土。

  2

  眼前这几件朴实的展陈,蕴含着中国革命实现伟大转折的密码。

  八角楼中,一盏红军在井冈山使用过的油灯旁,摆放着毛泽东写下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

  这两篇重要著作,为夺取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革命实际的井冈山道路——

  在战略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在军事上,坚持“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方针;在建设上,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

  井冈山道路,每一步都是生死关!看着墙壁上那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据,我们无不为之动容。

  1927年南昌起义后,总兵力达2万多人的起义军南下广州,最后仅约800人得以保存;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不到10天,起义军就从5000人锐减至不足1500人,不得不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

  井冈山道路,每一步都是紧要处!听着讲解员语气沉重的介绍,记者情不自禁为当年的革命者揪心:接下来的路该怎样走?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接连的失败证明,面对悬殊的敌我力量对比,以城市为中心的苏俄式暴动之路,在中国根本走不通。生死攸关之际,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带领仅存的革命队伍,放弃攻打大城市,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习主席曾说过:“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从这里革命才走向成功。”诚如斯言,井冈山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危亡之际作出的战略选择,是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

  人,还是那批人;枪,还是那些枪,但结果却大相径庭。正是从井冈山出发,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军队历经万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淬炼,终于缔造了一个新中国,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本文选自《解放军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系列专版,略有删减;该专版通过实地踏访红色地标等方式,回溯这些伟大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感悟精神伟力、传承红色血脉、担当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作者:张科进 段江山
文章来源:解放军报微信
责任编辑:邓芳华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