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山东10处遗址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十四五”规划

华夏经纬网 > 文化 > 文化热点 > 文化热点文章      2021-11-24 14:49:09

  1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宣布印发《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力争到2025年,大遗址保护利用总体格局基本成型。全国共有145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遗址及5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大遗址,入选“十四五”时期大遗址保护利用规划。山东省共有10处遗址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三位。其中,济南市的焦家遗址、城子崖遗址、大辛庄遗址、东平陵故城4处遗址名列其中。

  山东省共有10处遗址入选,数量排全国第三

大辛庄遗址出土的商代玉龙

  记者在《规划》的附件《“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中看到,山东省共有10处遗址入选,数量上仅少于河南的16处和陕西的15处。这10处遗址分别是:大汶口遗址、焦家遗址、两城镇遗址(含尧王城遗址)、城子崖遗址、大辛庄遗址、东平陵故城、临淄齐国故城、曲阜鲁国故城、杨家盐业遗址群、即墨故城及六曲山墓群(含琅琊台遗址)。其中,济南市的4处遗址分别是焦家遗址、城子崖遗址、大辛庄遗址和东平陵故城。

  另外,还有5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大遗址,分别是长城、大运河、秦直道、蜀道和明清海防。在大运河遗址中包括山东的大运河南旺枢纽、河道总督署遗址;在明清海防中包括山东的蓬莱水城遗址。

  按照官方定义,大遗址主要包括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历史文化信息,具有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特点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及文化景观。

  “十四五”期间新增10至1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展出的焦家遗址出土的文物

  大遗址是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核心文物资源。《规划》明确,要坚持国家属性、考古支撑、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基本原则,通过加强大遗址考古工作、深化理论制度研究与科技应用、实施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提升大遗址展示利用水平、推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等举措,确保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总体安全,大遗址考古研究、保护管理、展示利用、教育休闲、传承创新、传播交流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

  作为这份规划的基本原则之一,“坚持考古支撑”格外抢眼,在规划的数项主要任务中,“加强大遗址考古工作”排在首位。这意味着未来5年,考古研究将贯穿于大遗址保护利用全过程。

  《规划》提出了“提升大遗址展示利用水平”“推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两项主要任务,并且吸纳已有经验做法,如举办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建设一流遗址博物馆、实施大遗址研学精品工程等,促进大遗址展示利用从强调开放数量,转变为重视开放服务质量和效果。

  “六片、四线、一圈”为核心、以150处大遗址为支撑

城子崖遗址出土的黑陶蛋壳杯

  2005年,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共同印发了《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正式启动了大遗址保护工程。在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原国土)等部门支持下,国家文物局连续制定实施了“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持续指导各地开展大遗址考古研究、文物保护、展示利用、文化传承等工作,初步形成了以“六片、四线、一圈”为核心、以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大遗址保护格局,评定公布了36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运河、丝绸之路和良渚、殷墟、老司城、元上都等7处大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遗址保护理念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大遗址保护利用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需要找准定位、创新思路、精准发力,继续发挥示范性、综合性、带动性作用,探索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相关链接

  入选“十四五”时期大遗址的四处济南遗址

  焦家遗址

  焦家遗址位于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焦家村西约800米,南面距城子崖遗址4公里。焦家遗址为大汶口文化遗存,并有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代、汉代的遗存。

  焦家遗址是在探讨中华文明起源国家行动的关键阶段被发现的远古遗址,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居住形态研究的空白,它的发掘为探究黄河下游地区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进程提供了珍贵的线索。

  城子崖遗址

  城子崖遗址属新石器时代(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100年)城址,位于章丘区龙山街道龙山村东北。遗址可分为周代城址、岳石文化古城、龙山文化古城上中下3层,出土有陶器、石器、蚌器和少量铜器,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实证。

  城子崖遗址是龙山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遗址总面积为20万平方米,是中国国家学术机构、中国考古学者自主发现并发掘的第一个史前遗址。城子崖遗址的发掘推翻了中国文化西来说,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展铺垫了重要的基石,由此发现的龙山文化,对于认识和研究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探究中国文明起源的核心问题,城子崖遗址因此被称为“中国考古圣地”。

  大辛庄遗址

  大辛庄遗址是商朝时期的古遗址,位于历城区。自1935年遗址发现至20世纪80年代间历经多次调查、勘探和试掘。发掘中发现甲骨文,为国内除殷墟外唯一发现。商代贵族墓葬和大型建筑基址的发现,充分显示了大辛庄遗址在商王朝对东土的经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带有“索刂”字铭文的青铜器在地处鲁北的大辛庄遗址发现,对于研究商代末年征夷方战争的地点及路线,提供了新的实物及文字资料。大辛庄遗址是迄今发现的商代中期中原地区商文化向东推进最远的据点,对于商文化及商代夷商关系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东平陵故城

  东平陵故城位于章丘区龙山街道东北,西南与城子崖遗址相距近2公里。是汉代济南国、济南郡、平陵县治所遗址。遗址总面积约360万平方米,分为冶铁遗址区和一号建筑基址。城墙全部由土夯筑而成,内置木骨,城内有宫殿和手工业作坊,其中宫殿遗址位于东北,西北一带则是制陶和冶铁手工业区,南部和东南部未作详细发掘,推测应该是市民住宅区。20世纪70年代以来进行了数次勘探和发掘。出土文物除战国钱币、钱范,陶、铜、石等制品,还有大量的当时社会所需的各种铁制品。该遗址的发掘对地方城市史的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西汉时期大面积冶铁工场的发现,对于古代冶金史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新资料,显示了东平陵城作为汉代北方工业重镇的重要地位。

来源:济南日报

文章来源: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虞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